李廣海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話語發揮著提升學生知識習得成效的重要作用。也是教師對學生發揮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通過對教師話語內涵及特征的闡述與研究,分析了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話語運用的現狀與問題。并結合話語運用策略的理論,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決建議。
關鍵詞:教師話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1教師話語的含義
話語在某種程度上披著語言的外衣,卻成為各種社會角色的化身。例如,政府發言人使用的是政治性語言,而教師話語指的是語言教師在課堂上調整自己的話語,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目標語的一種調整式話語。教師話語具有語速較慢、發音清晰、多使用簡單句等特點。教師使用的課堂話語可以分為兩類:課堂組織話語及信息傳授話語。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課堂組織的話語包括課堂問候語、指令、提問、反饋和糾錯等課堂組織不可或缺的話語。信息傳授話語是教師通過講授來呈現語言現象、解釋語言概念及語言使用規則、示范語言使用的情景等,達到使學生學會使用語言的目的。通過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話語特征的分析,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調整話語,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效率
2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話語使用現狀
2.1教師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并且各大高校也對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但由于評價模式還是傳統的以考察學生考試成績為主,沒有進行相應的變化,也就導致了各大高校雖然清楚應該注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培養,但為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考慮,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也就導致了教師與學生缺乏深入的溝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占有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重視,也就導致學生的話語權受到了剝奪。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生缺乏英語的應用,就會導致學生口語能力不足,無法將英語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影響了英語的教學效果。
2.2教師話語應用質量不足
由于英語并非學生和教師的母語,而我國的教師大多沒有在外國生活或學習的經歷,使得教師的英語口音是否標準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英語教師的交際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往往重視對詞句、語法、翻譯等方面的講解,而缺乏對口語的訓練,也就導致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足。加上英語教師過于重視成績,在講解過程中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使得學生在機械化地吸收知識的過程中,很容易對英語的學習產生厭惡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3教師話語技巧較差
由于我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長期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之中,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對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只需要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講解,學生為了提升學習成績等種種原因,會主動地進行學習,也就不需要英語教師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相應的培養。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越來越深,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差,導致絕大多數學生無法進行主動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4不良話語使用影響師生關系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有時會對學生進行一些不良話語的使用,這種話語不但對于學生的發展沒有作用,還會影響師生關系的發展。然而不良話語的使用并非無緣無故,而是由于教師本身的壓力過大導致的。一方面,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一個人要負責上百個學生的學習,還要承擔著其他的工作,具有相當大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由于學生所帶有的叛逆心理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看到學生狀態不集中,經常會產生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不良話語也就由此而產生。
3教師話語對課堂英語教學的策略
3.1改變教師角色,通過課堂互動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Swain認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輸入外,學習者必須有機會使用所學語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流利、類似母語者的水平”??梢?,除了合適的可理解性輸入,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及可理解性輸出對語言習得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重新認識自己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者”的角色,采取互動式教學,除對課文做必要的講解和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語言交際活動的實踐。變學生為主動,為他們創造交流信息、表達思想的環境和機會,使他們通過有意義的語言運用習得語言,通過課堂互動推動學生語言的輸入與輸出,促使二者平衡發展。
3.2提高教師話語質量,優化學生語言輸入效果
作為學生語言習得最主要的輸入源,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精心準備自己的課堂用語,給學生提供效度高的輸入,營造真實的英語環境,增加反映目的語特點的原汁原味的英語輸入。教師話語不能過于簡單,停留在1上或過于復雜達到1+2。過于簡單的語言輸入不利于學習者語言能力提高,過于復雜的語言輸入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同時,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豐富多彩,形象生動,聲情并茂才能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語言修養,盡量運用精練、清晰、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語言在質量、數量和輸入方式上進行精雕細酌,嚴格把關。
3.3改變單一提問模式,對回答積極反饋,降低學生情感焦慮
鑒于目前教師提問存在的不足,教師應注意提問技巧,多提一些激發學習者思考的問題,并且給予一些啟發和引導。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對于學生的正確回答,教師應恰當地運用獎勵和有效表揚策略對學生的表現做出一個積極反饋,即使回答不完全正確,也應帶著反饋性的口吻給予評判,盡量不對他們采取冷淡批評的態度,而應鼓勵下一次能夠做好。
4結束語
總之,教師話語是外語課堂中學習者獲得可理解性目標語輸入的主要來源,對學生的語言習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應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提高語言熟練程度,提高話語輸入的質量,利用教師話語的各種技巧,改變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單向交際形式為學生與教師和其他學生的雙向交流,通過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有效的輸出。
參考文獻
[1]單爽爽.教師話語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研究.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01.136-138.
[2]吳賀男.教師話語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研究.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05.163-164.
[3]陳瑜明.教師話語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09.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