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瑛
摘要:融媒體在促進電視新聞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更是對電視新聞記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這也就使其不得不面臨更多的困境。所以,在對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記者所遭遇的困境進行深入挖掘,這就需要電視新聞記者不斷提升能力,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的傳播理念與方式。另外,提出了促使其能夠更好適應融媒體下電視新聞發展的個人提升途徑。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記者;困境
在當前新時期新聞媒體的傳播發生極大改變,在各類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新聞資訊的傳播已經入融媒體時代。在融媒體的影響下新聞傳播的形式等得以改變,促使更多層次的人群參與到新聞資訊的創作、傳播中的各個環節內。這也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從融媒體的全新發展理念來看,其便是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將二者優勢進一步提升的同時,對彼此的不足或者劣勢進行填補,最終實現有效融合而促進整個新聞媒體的良性、持續發展。當從電視新聞記者的維度來看,其是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所在。而其在融媒體下必然面臨諸多困境,這就需要電視新聞記者不斷提升能力,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的傳播理念與方式。
一、融媒體下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理念
(一)電視新聞媒介融合化
在當前的融媒體階段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融媒體促使傳統的新聞傳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依托互聯網技術平臺的多元化新聞媒介的產生,已逐步替代了過去電視新聞采編系統的在傳播中地位。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媒介逐步呈現融合化發展,其使電視新聞的傳播模式向立體化、全面化發展。這種電視新聞媒介融化的發展趨勢,促使各類新興的、高效的傳播媒介之間的相互融合與促進,實現電視新聞行業的快速、多層次、全面的發展。
(二)電視新聞直播常態化
對于電視新聞而言,其傳播的即時性能夠滿足社會大眾及時獲取新聞資訊的需求,這也是電視新聞能夠獲得良好發展的關鍵之一。而在融媒體的影響下電視新聞傳播的即時性越來越高,社會大眾能夠借助電視新聞直播獲得更多資訊。伴隨著融媒體技術的不斷提升,這種新聞直播將呈現常態化發展,也就促使融媒體下的電視新聞更加具有傳播優勢。電視新聞直播的常態化發展,能夠促使社會大眾如同身處新聞事件現場一樣,體驗到更加真實的現場情景。所以,在融媒體下電視新聞的直播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喜愛。這種借助新聞直播呈現現場情境的傳播方式,將逐漸成為電視新聞發展中的常態。
(三)新聞資訊傳播國際化
在當前通訊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任何一個人都能夠不受國度或者地域上的限制參與到資訊的傳播其中。在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資訊的傳播國際化發展越來越普遍,這也就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個人職業素養提出更大的挑戰。要想促使電視新聞在國際化競爭中的實力,就必須做到能夠適應融媒體所帶來的種種挑戰。融媒體下電視新聞的國際化發展,能夠將拉近了國與國、不同國度民眾之間的距離,促使其相互了解與學習,這也必將是電視新聞資訊國際化發展的趨勢。
二、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記者面臨困境
(一)資訊信息共享的渠道受到限制
在融媒體下大多數的傳媒企業都得到良好的發展,電視新聞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在不同地區、不同傳媒公司之間,新聞資訊與新聞信息共享的渠道上受到嚴重的限制,每個傳媒公司或者電視新聞記者都想自己能夠第一時間播出有價值的新聞資訊。這也充分的說明,在融媒體下的電視新聞行業急需建立新聞資訊共享的渠道。也只有建立了共享的渠道,才能更好的實現新聞資訊的共享,最終不斷提升電視新聞的即時性而更好的實現國際化的發展。
(二)電視新聞記者缺乏融媒體意識
在當前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記者的融媒體意識越來越關鍵,然而當前大多數的記者仍舊受到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而不能認識到融媒體在電視新聞發展中起到的積極影響,缺乏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的意識。在電視新聞的傳播與制作過程中,仍舊沿用傳統的模式。在融媒體下電視新聞對記者的敏感度、融媒體意識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提高對融媒體的重視,提升融媒體意識。
(三)受眾對新聞內容形式要求越來越高
在互聯網、智能電子設備普及后,大多是的人群逐漸轉向借助其獲得新聞資訊,這也就促使電視新聞的受眾在逐漸流失。而依舊對電視新聞保持關注的受眾,對電視新聞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再偏愛簡化的新聞資訊,更關注新聞事件的時效性、完整性與后續的發展方向。所以,在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記者就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這也就使電視新聞記者不得不面臨著巨大的困境,既要保持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又要滿足受眾對電視新聞提出的新要求。
(四)綜合素質與先進多媒體技術不匹配
在當前各類新媒體技術不斷普及與快速發展下,傳統電視新聞記者的訪談與撰稿形式已發生轉變。在融媒體下對新聞記者的采訪與撰稿時效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也要求其能夠了解與運用更多的新媒體技術。雖然電視新聞記者自身的素養較高,但是其自身的綜合素養與新媒體技術的匹配程度不足。這也就導致電視新聞記者無法在融媒體背景下,將新媒體技術與現階段的電視傳播進行有效的融合。因此,這就需要電視新聞記者在提升個人素養的同時,不斷掌握新媒體技術,并將二者進行融合以實現匹配的目的。
三、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記者提升途徑
(一)提升綜合素質向“全能型”記者轉變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內容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就對電視新聞記者的要求逐漸增多,也使其在要承擔的職責越來越多。在做好傳統的采與編的同時,要儲備與熟悉直播知識、出鏡進行主持等。這樣就說明,融媒體下定時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電視新聞記者不在僅僅局限于記者身份,而是向著“全能型”的電視新聞記者逐漸改變。所以,融媒體下的電視新聞記者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綜合素養,使其成為具有高素養的復合型記者。
(二)學會“借勢”,靈活運用多媒體
融媒體下的電視新聞記者的思維不可僵化,要轉變思想懂得靈活應用媒體技術與渠道。認識與掌握融媒體下的傳播模式、形式等,探尋到進行創新的突破口,使電視新聞更具有吸引力。電視新聞記者要學會“借勢”,以提高融媒體意識為基礎,不斷掌握更多與融媒體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這樣才能夠在融媒體下靈活性的應用各種新穎的多媒體技術,以帶給社會大眾更高品質電視新聞。
(三)以受眾為中心,掌握“跨媒體”采編技巧
在融媒體下社會大眾對電視新聞的需要正在向著多元化、多層次化轉變,這也就要求電視新聞在采編時應更多考量的以受眾需求,并以受眾做為出發點或者中心。所以,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能夠培育更多的“跨媒體”采與編技巧。以受眾為中心,應用融媒體思維向社會大眾傳播新聞資訊。同時,要保證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可以說,電視新聞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仍舊能獲得廣大受眾的青睞。
(四)增強“雙向”傳播功能,學會與新媒體互動
在融媒體影響下,社會大眾在電視新聞傳播中的參與程度在不斷增強,愈來愈多的社會大眾也更希望能夠參與到新聞的傳播。所以,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清楚社會大眾在心理上的轉變,并結合其心理提高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互動。一方面,通過與社會的大眾的互動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另外憑借彼此的交流獲得更多的意見與線索。另一方面,要學會與新媒體的互動。通過學習不斷掌握更為多元化、新穎的媒體技術,提高電視新聞各個環節的質量。
四、結論
在融媒體下電視新聞必將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電視新聞傳播中媒介逐漸向著融合化、直播常態化、國際化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對電視新聞記者的考驗也會越來越嚴峻,其也就會逐漸面臨更多的挑戰與困境。所以,融媒體下的電視新聞記者就要做好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職業素養,學習與掌握更多新媒體技術、采與編技巧并能夠對其進行靈活性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鄭亞青.論如何當好融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記者[J].傳媒論壇,2019,2(11):48+50.
[2]梁艷青.融媒體下電視新聞記者所遇困境及出路探討[J].新聞前哨,2019(05):72.
[3]許莉.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如何編排更能吸引受眾[J].傳播力研究,2019,3(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