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薈洋 侯天倫
摘要:視覺傳達設計學科是一門重視實踐性的學科,但目前我國在藝術系高中教育實踐教科方面的教育效果并不明顯,也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實踐性教學體系,現有的教學科目所設置的價值并沒有充分反映出來。在這種進化形勢下,視覺傳達設計學科中如何處理好藝術設計課程教學關系中教學的“質”與學生的“量”的問題, 如何確立高等藝術設計教學思想和指導方針的統一,如何改良藝術設計的教育目標和教學模式。對設計學科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要求我們對當代藝術設計教學有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并將科學的理論與對策相結合,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具體實施。
關鍵詞:視覺傳達 教學模式
我國現代設計教育課程從最初的理論和技術教學,逐漸轉變為發展性、啟發性的教育模式,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完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從課程的專業特點出發,通過啟發式教學模式,將實踐與教學相結合,教學與社會、市場相結合,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方法,以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和對新知識的興趣,通過分析大量的例子來引導學生發展興趣課程,大量的實際和客觀的分析和演示的例子,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以便提出一個有目的的研究課題。
1.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
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可以通過實踐教學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在藝術教學專業課程除理論外,還具有實踐性。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鍛煉設計創新能力,即從藝術視覺傳達方向培養學生的教育目標,讓學生面向市場。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加各種項目設計課題的培訓,提高學生的設計團隊。學習查找資料,分析案例,市場調研和市場營銷調研。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補充課堂不足、適應設計變化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
1.2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協作參與教學模式
“合作”是“參與”的手段,“參與”是“合作”的方式。為什么要注重合作參與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課堂教學的過程,而且為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提供了全面的協作能力,為溝通、溝通和協調奠定了方法論基礎。教師選題,學生分組編織討論,樹立與他人的集體合作精神。通過協調能力的增強,學生可以擺脫個人思維的局限,在集體的關注下,設計思維可以完美的呈現。從而使“協作式教學模式”的整體教學表現出教學模式的創新。
1.3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個性優勢教學模式
個性優勢教學是為了加強和促進學生的發展,突出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展示其個性設計優勢教學,我們提出了個性優勢教學。學生在人格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穩定的人格優勢。這些優勢表明了他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我們的老師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學生各個方面的獨特之處,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從而引導學生改進設計案例,采取鼓勵、啟發、肯定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其個性能力的舞臺。從以往的教學方法中,學業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實踐能力的唯一標準,轉化為實踐能力強、個性突出的學生。教師應在學生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自我肯定、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意識。
1.4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創新教學模式
藝術類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想象和思維方式。創新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自由的教學氛圍中,不再受現有知識和傳統觀念的限制和約束。這種教學方法的教育和傳統方法的教學,主要的區別在于,傳統教育培訓理論、知識型人才,過時老舊的教學內容并且一成不變。主要是教師以教學方法、教材為核心,讓學生通過記憶、理解、傾聽和實踐來掌握知識,這是一種灌輸式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法主要是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實踐突破書本知識,通過自己的分析,通過創新的方式賦予其不同的方法,在培養創新人才中發揮作用。在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性思維和發現新知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 視覺傳達教學模式以實踐研究為目的
注重實踐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發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服務經濟、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它還更新了教育理念,使學生更貼近市場,更好地面向未來;探索一種獨特的培訓模式,從而改變以往只以技能培訓為主體的培訓模式,運用多學科滲透、注重實踐能力各方面的現代平面設計師的培訓模式;我們嘗試的創新教學方法和擴展,讓學生不僅掌握形象思維的基本技能,而且也擁有綜合分析的邏輯思維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繪圖推論類比,這樣教學不知不覺中為設計創意和生產制作提供最好的表達。
3.視覺傳達工作室建設與實踐教學改革
當前,高校美術設計教育的任務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然而,國內的教育體系主要注重理論教育形式,沖淡了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性不足。為了解決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設計應服務于功能。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學生應該突出技術化和個性化。相反,應該把人才培養應用到技能上,體現技術與功能的完美結合。因此,通過建立和完善演播室制度,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學校教學工會中,在工作室理論工會實踐中。然后加強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建設。與傳統藝術教育相比,高校視覺傳達方向的教學方法存在著諸多差異。實踐特點更加突出,教學中應穿插大量的實踐操作環節。它與生產相聯系,這種“實踐”就是與生產生活相對應的實踐經驗。它是設計理念的物化,其特點決定了設計的要求。因此,對于高校視覺傳播專業而言,實踐教學改革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廣告人才的基礎和保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科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研究是藝術設計教學的先導。教學模式的確立決定了應該采取何種手段與方法,應該制定何種教學方案。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是高校美術設計教學研究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