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潔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的影響日益加重,對于組織形象的影響也亦趨明顯。筆者以“線上蘭大”——即網絡中構筑蘭大形象的各個平臺作為切口,將眼光聚焦在蘭州大學官微、生命驛站和西北角Corner公眾號的運營者身上,通過深度訪談和觀察試圖探究運營者、運營機制、內容選擇與平臺形象構建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核心人物;平臺形象;構建
一、平臺形象
(一)蘭州大學官微:嚴謹,中規中矩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觀察,我們發現蘭州大學官微基本上能保持每日更新,除了學術新聞、會議新聞等嚴肅內容外,蘭州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同樣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懷??傮w來看,蘭州大學官微呈現的是一個比較嚴謹的蘭大形象。
(二)西北角Corner:專業,深度,貼近社會
“西北角Corner”作為新聞學院學生運營的公眾號,其內容原創性強,緊跟社會中發生的新聞事件,符合其為蘭大新聞學子打造交流平臺的定位,而且文筆扎實,內容詳實,很多深度文章非常體現新聞學子“專業”的特征。
(三)生命驛站:自由活潑,以分享、傳遞訊息為主
“生命驛站”,從更新規律上看,基本上每天都在更新,內容豐富,涉及包括民俗、生活小貼士、好書推薦等各個方面的專題,原創內容占據大多數,小部分為學院新聞簡訊。
二、“核心人物”形象
本次研究的主要采訪對象本身就是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他們在訪談過程中也頻繁使用“指導”、“負責”、“審核”、“責任”等字眼,這表明他們在實踐工作過程中也十分認同自己的“核心”位置,因此筆者在分析過程中將引入“核心人物”這一概念,通過對他們的話語進行解讀,分析相應的人物性格。
(一)小肖(蘭大官微負責老師):認真負責,嚴謹有規劃
小肖老師在第一輪訪談開始的時候基本主導了訪談的節奏,對采訪者的目的、計劃等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詢問。從以上話語中可以看出,小肖老師在剛開始接受采訪的時候是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以審視的目光來對待此次訪談。小肖老師的另一重要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現為有規劃,這種有規劃的個性在蘭州大學官微的排版中也有所體現。
(二)黃坤同學(西北角Corner負責人):專業,理想,有情懷
“西北角Corner”的負責人黃坤同學是一個“專紅正”的人,他平時關注最多的就是社會新聞,其次就是一些偏文藝的內容,是一個專注于深度、價值、有理想和情懷的新聞學子。他將“西北角Corner”作為展示專業素養的平臺。訪談過程中,他始終強調“專業”,在他看來,影響力并不是僅僅由關注量、閱讀量和點贊量所決定的,他更期待的是通過平臺展示自己專業主義的東西。
(三)小阮同學:強勢,自由,愛好廣泛
“生命驛站”負責人小阮同學對于公眾號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她興趣廣泛,關注各個學院的網站、公眾號,了解各院的基本情況,并在空余時間閱讀大量的新聞時事,并從中摸索新聞寫作的規律與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筆者在多次訪談中發現,作為團隊“核心人物”的小阮具有一種比較強勢的性格特征,她的興趣點不是集中在某一領域,她認為“生命驛站”就是一個分享的平臺,她對于“生命驛站”的態度在其他團隊成員身上也有所體現。
三、職責、專業與愛好——核心人物與平臺形象的相互構建
(一)職責驅動——喉舌部門
蘭州大學官微是下屬于蘭州大學宣傳部的微信公眾平臺,其職責在于“分享蘭大資訊,傳播校園文化,服務師生校友”。在小肖看來,這是蘭州大學的喉舌部門,是蘭州大學形象的組成部分。在與小肖的訪談過程中,她多次提及“定位和職能”、“引導”等字眼,十分注重官方這一角色定位,因此該運營團隊形成了以宣傳引導為主的思維定勢,嚴謹、專業的態度,系統、模式化的風格。這有助于她帶領團隊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平臺的宣傳任務,同時更好的形成蘭州大學官微固有的形象構建。
(二)專業驅動——展示平臺
“西北角Corner”是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在其主要負責人黃坤看來,這就是一個展示自己專業素養的平臺,也是新聞學子們實現新聞理想、專業理想的平臺。兩輪訪談中,黃坤都表現出了對于新聞工作的熱忱和理想主義情懷。他多次提及“專業主義”、“信念”、“理想”、“操守”、“影響力”等,在他看來“西北角Corner”就是一個展示平臺,他們能夠展示自己的專業素養,讓蘭州大學及校外的同行看到,在這里依舊有人堅持做新聞。
(三)興趣驅動——分享平臺
“生命驛站”的定位是作為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口舌部門,為學院發聲?!吧A站”高頻率的更新和多篇幅的推送很好地保證了平臺的這一功能,但是在筆者看來,“生命驛站”更像是一個基于運營者興趣的展示平臺。在“生命驛站”相關的三輪訪談中,“分享”、“興趣”作為高頻詞不斷出現在被訪者的口中。在其運營者看來,這個平臺除了傳遞必要的學員信息之外的價值就在于“分享”。因而,筆者認為“生命驛站”的運營團隊更像是一群業余愛好者的集合,這個公眾號因為他們充滿活力和趣味,但是也正由于此,“生命驛站”未能形成專門化、組織化的模式,每一時期的“生命驛站”都深刻地體現著作為領導層的“核心人物”的影響和團隊成員的個性烙印。
四、總結
通過以上材料的對比分析,筆者認為平臺定位和職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團隊“核心人物”,“核心人物”也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團隊成員,并最終完成平臺的形象建構。反之,與此同時,運營團隊時形成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又進一步塑造了“核心人物”形象,完成了二者相互構建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