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丹 付勁東
摘要:我國地域廣闊,各種礦藏十分豐富,但我國的地質活動又相對比較頻繁,各地的地質條件相差很大,導致了礦藏的分布十分不均勻,這給找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為了提高礦產勘查中找礦工作的效率,必須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和找礦需要,選擇合適的找礦技術,且還應該做好找礦技術的創新工作,以滿足不斷發展的時代要求。本文分析地質勘查找礦技術原則,提出地質找礦創新能力及找礦工作模式。
關鍵詞:地質找礦;創新能力;找礦
1地質勘查找礦技術原則
1.1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地質找礦勘查是一項不確定性較大的工作,涉及方面眾多內容復雜多變,需要進行事前的科學規劃,以保證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統籌規劃是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基本原則,在實際工作進行之前應充分考慮能源地的各項指標、明確自身的勘查目標、做好找礦設備的安排和分配,方面后續工作有序實施。因此,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要將氣候環境、地質特點、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人口分布等因素容納進去,使用科學的規律指導布局工作的進行,以便于更加精準地開展勘探工作。
1.2完善技術,實現創新
首先需要總結之前的找礦經驗,對當前主要應用的地質勘查找礦技術進行分析,找出落后和不完善環節,通過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換代等手段,完善勘查技術,實現信息化地質勘查。其次,加強對先進技術的跟蹤和研究,加強技術引進和自助研發能力,積極培訓人才,不斷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距離,制定具有特色的地質找礦方式。
1.3突出重點,拓展領域
在實際的勘查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點,有效拓寬勘查的領域。地質勘查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作,應該分清主次,結合各方面的因素,重點突出重要礦源的勘查工作,追求更多的成果,努力將勘查工程的利益最大化,不斷拓寬工作領域,不斷追求地質勘查的廣度和深度。積極利用當前的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全面發展地質勘查工作,讓其為更多的領域提供服務。
1.4以人為本,合理規劃
地質勘查找礦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協調國家和地方勘查部門之間、協調不同崗位之間的關系,加快地質找礦勘查工作發展。在此基礎上,勘查工作的時間也應要適當提前,如可以通過對未來10~25年工作的科學規劃來為將來的勘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地質找礦工作能力創新及找礦工作模式研究
2.1勘查模式的創新
現階段,對于某一級別的成礦單元來說,要對相應的礦田以及礦床等根據整裝勘查的新模式部署地質找礦工作,從整體上開展多方法、多礦種的綜合找礦工作。一方面,要根據已有的地質資料建立起成礦單元的新概念,提升找礦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根據成礦單元的概念模型,對已有的多種找礦方法綜合應用,對已有的資源進行全面的、合理的配置。同時,目標成礦單元還要從中提取出相關的有利于成礦以及找礦的有關信息,為未來的找礦工作打開突破口,還要將新的成礦理論應用于目前的找礦工作中。在應用新理論的過程中,要立足于當下的成礦地質背景,對已有的研究成果、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已有的成礦規律進行全面總結,這樣才能優選找礦靶區,同時有助于從三維的角度尋找出深部的第二找礦空間,推動我國找礦事業的發展。
2.2創新找礦整體部署
一是穩定研究隊伍,把握發展需求,跟蹤市場動態,借鑒國外經驗,切實加強礦產勘查部署研究。二是加快推進全國地質工作統一規劃,盡早出臺礦產資源勘查規劃,統籌安排公益性地質勘查與商業性地質勘查,正確引導找礦布局和結構調整,避免重復、分散現象。三是突出重點成礦區帶、重點礦種,遴選發布重點勘查區域和項目,引導和調控礦產勘查布局;對有潛力的成礦區域,設立重大工程和項目,多學科、多工種集成作業,進行會戰式綜合勘查研究。四是強化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發證和動態監測,合理布局勘查開采,支持重大勘查項目,嚴格制止邊探邊采,嚴查無證勘探開采。
2.3創新和落實“六化”方法
在進行具體的地質找礦工作時,工作人員要嚴格落實“六化”的基本原則,即明細化、綜合化、系統化、規范化、目標化和四維化的基本原則。明細化是在找礦工作時要充分發揮“雙向工作能力”的創新作用。在地質找礦過程中,要嚴格根據設計、規范的相關要求將工作明細化,這也是工作創新的一個重要基礎。在進行選區一立項一設計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將所收集到的相關地質信息、物化探資料以及遙感地質、礦產資料明細化,從中提取有價值的成礦、找礦信息。綜合化、系統化是在研究成礦規律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系統性的思維,將區域成礦-找礦信息進行系統化、目標化。此外,還要建立區域性的成礦模型以及綜合找礦模型,進而可以為選區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工作人員還要從系統觀出發,嚴格落實地質找礦工作的各項實踐、學習等工作。
2.4地質勘查找礦技術創新
目前的找礦技術方法雖然很多,但它們的效率普遍不高,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了有效提高金屬礦找礦的效率,不能僅僅只使用一種找礦技術,而是要對找礦技術進行綜合性地應用,發揮各種找礦技術各自的特點。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找礦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強大,只需將其帶到找礦地點,并經過簡單的設置,就可以自動開展地質勘查,如地磁分析儀,其使用就非常方便,采用全液晶顯示模式設置,降低了對設備的操作難度。針對找礦技術的研制,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并對礦藏條件和開采項目進行綜合考慮,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地物化三場異常約束技術,將該技術和GPS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就可以進一步對地下礦物的信息進行收集,了解其實際分布情況。遙感地質是一種將遠景調查圖設計編制、地質填圖和礦物檢查綜合研究的技術,其主要包括區域構造格的建立、巖體的鎖定以及地質地圖的解釋這三項。通過對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加及時發現礦物,并對礦產量進行較為精確的預測。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導致各行各業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在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這就給地質勘測開采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為了進一步滿足當前社會對礦產資源的實際需求,在實際的地質勘查找礦中,應該有效遵守勘查技術的應用原則,在找礦技術上不斷進行創新,加強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效率、提升找礦的精準度,注重低碳化的模式,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健康循環,進而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地質勘查找礦技術原則與創新方法[J].姜海峰.科技風.2017(24).
(作者單位:遼寧省物測勘查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