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紅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在我國占有極大的人口比重,做好農業執法工作對于發展農村經濟,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國的農業執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但是在發展進步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將以問題入手,分析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執法;現狀;完善對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較多,農村地域廣闊,農業是我國最重要的基礎產業,也是民生之本、立國之本。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和工業化建設力度,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并且由于農業具有天生的若質性和風險性,因此在相同的條件下獲得的經濟效益不及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但是,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其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支撐和保護,才能確保農業穩定快速的發展。
1農業執法概述
農業執法是農業行政管理機關執行農業法律、法規的行為,即主管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資源利用與保護的行政機關依法采取的具體直接影響相對一方權利與義務的行為,或者對個人、組織的權利與義務的行使和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行為。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賦予的執法權限,農業執法涉及種植業、畜牧獸醫、飼料、漁業、農民負擔、農機等六大類十五項。比較典型的農業執法行為包括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如發放種子經營許可證、農藥登記等;農業管理中的一些強制性檢驗或檢疫也屬于農業執法行為,如植物檢疫、動物檢疫等。
2我國農業執法發展現狀
2.1農業執法機構建設
我國的農業執法機構建設發展時間不長,仍處于初始探索階段。近年來,農業務工大力推動執法機構建設,政府農業部門職能更加豐富和完善,并隨著農業發展不斷轉變,實現了農業的科學規范管理,各地農業部門都能依據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穩定地實行農業執法,傳統農業執法的政企不分、分散執法等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更加科學完善。
2.2農業執法法律體系基本形成
農業執法主要是農業行政管理機關進行執行農業法律法規的行為,是保障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舉措。國家對制定和執行農業法律十分重視。到2015年,我國已頒布農業法律25部、涉農行政法規76部、農業地方性法規1300多部。這些法律法規涉及農林牧漁各個領域,涵蓋了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對農業實施宏觀的調控就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農業的生產資料經營管理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2.3農業執法制度逐步健全
近些年來,我國農業部門制定了諸如執法責任制度、錯案責任追究制度、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備案制度、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罰款與收繳分離制度、行政處罰程序制度、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農業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等農業執法制度和規定,不斷完善處罰程序和資格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執法制度,逐步規范執法行為。
3農業執法的發展優化策略
3.1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執法
為了提高農業執法力度和執法水平,體現農業執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行政執法部門應以身作則,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農業執法,將《行政強制法》《行政處罰法》作為農業執法的依據和保障,按照法律規定嚴格執法。在執法過程中要突出農業執法的重點,執法人員要建立責任意識,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于目前屢禁不止的問題,應加大處罰力度徹底杜絕,提高執法的有效性。嚴格執法,熱心為農民服務,提高執法水平,改善執法工作質量,為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執法保障。
3.2培養適應農業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綜合執法隊伍
農業執法工作不是輕而易舉簡單的工作,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工作的挑戰性要求培訓人員具備更為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全面的技能,對于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情況不盡相同,這就要求針對不同人員開展不同的工作培訓,尤其是對于農業相關法律的系統培訓以及基本法和法理的培訓,使農業執法者確實能夠以一名法律人的思維來解決和處理案子,完善農業執法案卷的規范性。此外,還要注意學習實踐工作的開展,來提高自身的相關業務水平,在新的形勢下促進各項文化素質逐步提高,把自己鍛煉成為適應時代需要的農業綜合執法工作者。
3.3明確執法的職責分工,完善監督機制
目前,在農業執法中有一個極為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執法部門的分工不是很明確。農業執法主要針對的就是農村地區,相關的執法部門在平時的生活中所受到的約束很小,但是執法人員也十分有限,有時候一個執法人員要同時分管多個方面的工作,如既要解決農民之間的糾紛,還要保障農村經濟的發展,工作人員的力量有限,在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是分身乏術。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農業執法的時候要進行明確的分工,這樣既能夠減輕執法人員的負擔,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做到有責可究。在執法的過程中,執法人員既是執法工作的實施者,但同時也需要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盡最大可能保證執法的公平、公正,而且在農業生產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監督機制,也容易衍生出亂象,不利于農業發展秩序的完善,對農民的生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建立適宜的監督機制做好監督工作,也有利于執法人員良好形象的建立。
3.4嚴格依法辦事
在工作過程中,執法人員必須加強責任意識,不斷學習農業執法的相關知識,樹立依法執法的正確觀念;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應針對農業執法人員進行內部培訓和考核,為執法人員營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圍,督促執法人員能夠有意識地按照相關要求和規定進行農業執法。在管理和執法過程中,要依法辦事,如果發現執法人員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現象,要給予處罰,并追責相關的管理人員;對于存在違規執法現象的執法人員,行政機關必修采取措施嚴肅處理,徹底杜絕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確保農業執法的公平公正。
4結束語
依法治農,實行農業執法是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真正做到確保“三農”利益的具體體現。合理的加強對農業執法人員確立的制約和監督是非常必要的,根據農業執法的需求,建立起結構科學,配置合理的權利運行及監督管理機制,從根本上杜絕濫用權利行為的出現,才能保證執法人員與人民需求利益的雙重滿足,促進依法治國和法治治國的共同進步,從而推動我國法制化社會的建立。
參考文獻:
[1]唐明伯.芻議山西省農業執法現狀及對策[J].山西農經.2018(14).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