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強
摘要:民用建筑防火問題是綜合性、系統性方面的研究,相關工作人員應重點考慮有關建筑防火技術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對民用建筑的使用和質量的要求更為嚴格,為了確保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必須要運用好建筑防火技術。就此,本文結合民用建筑設計中防火技術的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技術;應用
1引言
民用建筑關系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穩定。為了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讓現階段的建筑質量和性能要求得到滿足,我們必須對民用建筑的火災特點進行研究,深入了解建筑總體的規劃,最大程度的運用防火技術,增強建筑的質量和可靠度。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及在民用建筑設計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建筑防火技術也同樣取得了巨大進度。只有人們提高了對建筑防火性的重要性認識,才能有效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因此,設計人員在實際高層建筑設計工作中需要將防火技術合理地應用在民用建筑設計中,從而有效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
2民用建筑火災特征分析
2.1 撲救難度較大
對于高層建筑住宅而言,一旦發生火災,其撲救難度較大。主要是由于消防云梯的數量及長度無法滿足高層建筑的高度,以致在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中,水炮、水槍等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撲救效果。一般而言,高層建筑的周圍設有裙房,制約著消防人員的登高作業,加大了全面的滅火救援工作的難度;此外,由于高層建筑住宅是人員密集的地區,停放了較多的車輛,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消防撲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2.2人員難以疏散
一般而言,高層民用建筑的建筑樓層都大于十層,且建筑的總高度都在24米以上,并且建筑內還聚集著眾多的人員,而大部分的住宅樓中都缺乏足夠的人員疏散通道,以致在出現火災的時候,樓道中就會有大量有毒的煙氣蔓延,在此情況下,火災現場易出現人員混亂的狀況。在火災蔓延時,大量的人群則會一起涌入通道中,嚴重阻礙人員的安全疏散。
此外,在高層建筑物中,會設置諸如電纜井、水暖井、垃圾道以及排煙道等設施。但如果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無法保證防火分隔設計的合理性,促使火災繼續蔓延,在短時間內,大火則會從底層不斷地向頂層進行蔓延。由于距離比較大,處于上部層數的人員則無法立即得到疏散,消防工作人員也無法及時地趕到救援現?觶蛔詈螅?由于建筑的高度限制了消防云梯的使用,一旦發生火災,將會直接威脅上層人員的生命安全。
3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防火設計問題分析
設計中的民用建筑存在一定問題,如民用建筑缺乏完善的防火設計規范,建筑物疏散不科學,民用建筑不合理等方面,不能完善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使不少問題逐漸顯露。設計人員如果不能依據自身的經驗對民用建筑防火設計進行監督,則會導致消防設計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實施。安全疏散通道設計不夠合理會導致居民在火災蔓延的情況下不能及時疏散,因此,在建筑設計中,應當盡可能地縮短疏散口間的距離。
在建筑設計中安裝的火災報警系統,當火災發生時,對建筑物內的居民進行及時的報警,消防員能在火災發生時有效地撲救火災,合理布置和設置可以盡量減少火災發生后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如果缺乏綜合意識將導致消防設計的不規范化,不科學化。
4民用建筑建筑結構設計中防火技術應用分析
4.1建筑內部結構設計對防火技術要求
使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對管道每隔2-3層的樓板處來防火隔離,如果建筑物總高度超過100m,則應該分為每層進行分隔,且井壁檢修門應該為丙級防火門。
在L型或C型高層建筑內轉角處設計不方便設置防火墻。且如果防火墻設置在轉角處附近時,應該以4m作為最小要求值設置兩墻之間門窗洞口的最近邊緣水平距離。如果有固定的乙級防火窗設置與任何一側墻面時可以不考慮水平距離。而緊臨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的最邊緣距離則應該在2m以上,如果其水平距離小于2m時,就應該以設置固定乙級防火窗作為彌補。
4.2建筑設計平面布局與設置對民用建筑防火的影響
為盡量減少火災以后或者是火災在發生之后所造成的損失,科學、合理的對建筑設計的平面布局進行設置較關鍵。尤其是對于部分娛樂場所、公共建筑科學合理的平面布局是對防火起到關鍵作用。建筑防火設計的主要根據就是建筑防火的有關規定務必要依照其實際的情況嚴格執行,加強在建筑設計之初對建筑防火進行實施,《建筑防火規范》是建筑設計中平面設計與布局的依據。
4.3選擇合適防火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一樣的點火點和傳播性能,發生火災時它將對火災產生不一樣的影響。除此之外,工作時用的材料排放出的氣體和煙霧也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裝飾材料的高燒點和強傳遞是民用建筑火災蔓延的重大原因。裝飾材料產生的火災和有毒氣體都在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在民用建筑中,設計者一定要充分地考慮材料自身的性能,確保火災發生時損失減到最低。
4.4 進一步完善火災警報系統
當建筑中發生火災時,發生人員傷亡的原因多是由于煙氣致死。因此,在民用建筑消防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在火災警報系統中應用感煙探測器,并將其設置在建筑內部的各個樓梯、電梯廳以及走道中。但由傳統的設計經驗來看,這一措施在采用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這是因為分戶門位于探測器與煙氣之間,其擁有良好的密閉性,導致探測器感應到煙氣的時間被延長,因此,建筑火災無法被盡早的發現。在這種情況下,相關設計人員盡可能地將煙感探測器安裝在廚房、客廳等多個部門。
此外,應綜合考慮智能建筑內部系統的設計方法,在智能化系統中合理的應用火災探測器以及一些傳感器件,進一步提升管理和設置工作的統一性。
5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防火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每年各地都會有不同大小的火災事故發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傷害,同時損害國家的經濟利益。因此,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將防火技術合理地應用在民用建筑設計中,進一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參考文獻:
[1]黃林.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8):657-657.
[2]宋鵬.淺議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7,127-128.
[3]吳宇豐.論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2,177.
[4]陳磊.探討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7,8(9):4.
(作者單位:浙江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