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月
摘 要:英國脫歐公投已落下了帷幕,然而其影響卻還在繼續。英國脫歐證明了歐洲議題在國內政治中不斷被政治化,大眾認同和政黨偏好影響著一體化的發展進程。英國脫歐削弱了歐盟的實力,動搖了歐盟原本就弱的認同基礎。
關鍵詞:英國脫歐;后功能主義;影響因素
一、英國脫歐概述
在歐洲面臨著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債務危機、難民問題、移民問題、老齡化危機、恐怖主義的大背景下,作為二戰以來的首屆聯合政府的卡梅隆政府為了滿足自己黨派獨立黨的利益,在本來具有代議制民主“精英政治”傳統的英國,借以“大眾政治”的方式,用全民脫歐公投,威脅歐盟,同其討價還價,表達對以法德為主導的歐盟事務的不滿,來實現本國不承擔歐盟危機、繼續保持差異性的利益。然而,在英國極右勢力獨立黨的推波助瀾下,民粹主義抬頭,加上國內傳統疑歐拒歐勢力的影響,最終打錯了算盤,把實為留歐的公投變成了意想不到的脫歐,自己也撂下擔子,以辭職收場。而支持脫歐的政治人物紛紛表示不接管爛攤子,最后以特麗莎·梅為首的堅定的留歐派政府來完成其脫歐的政府使命。
二、后功能主義對英國脫歐的解釋
后功能主義在批判繼承新功能主義的基礎上,研究了歐盟的大眾意見和成員國的國內政治(主要是政黨政治),認為由于歐洲一體化議題在國內政治中的政治化,國內政黨和大眾的偏好會影響一體化的成果。
一個議題進入大眾政治有時并不依靠它本身的重要性,而在于是否有一個政黨會提出它,提出與否取決于三點:第一,是否有利于本政黨的選舉;第二,該議題是否符合本政黨的意識形態聲譽;第三,該議題會在多大程度上使政黨分裂或團結。基于本黨派獨立黨的利益:團結保守黨內的疑歐派,贏得大選,以及防止不斷壯大的極右翼的獨立黨獲得更多的選票,卡梅隆使“英國是否該繼續留在歐盟”這一議題進入了大眾政治,并賦予全民公決的形式。
大眾對一體化的認可與自身對一體化的利弊判斷和歐洲認同成正相關。此外,大眾因自身的局限,其對歐洲一體化的理解需還要外界的提示,如政黨、媒體等。英國是傳統的疑歐勢力較強的國家,加之歐盟目前面臨經濟放緩等多重危機,以獨立黨為代表的極右翼黨派以及占據國內大眾媒體80%的右派媒體的反歐宣傳,使得大眾對一體化做出了負面的評價,根本性的民族認同與歐洲認同出現相互排斥,并最終占據上風。
政黨、大眾和利益集團三者的互動促成了國內相關歐洲議題的產生,歐洲一體化在選舉和全民公決中被政治化,而政治化的結果可能威脅一體化的進程。隨著歐洲一體化的不斷政治化,使得傳統的精英驅動模式逐漸失去其能動性,并不得不考慮大眾意見。特定的政黨利用大眾政治的某些特點,如大眾政治與精英政治存在差異,且往往易受鼓動,使得政治精英和利益集團增強歐盟合法性的途徑之一——通過大眾對一體化的參與,變得障礙重重。自《馬特斯里赫特條約》簽訂以來,數次全民公決都給歐洲一體化帶來了危機,如2005年法、荷全民公決失敗引起的制憲危機,以及這次的英國脫歐。
三、英國脫歐對歐盟的影響
作為一體化進程中的歷史性事件,英國脫歐,給歐盟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多方面都帶來了沖擊和影響。
現階段來看,一方面,英國脫歐削弱了歐盟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雖然英國不是歐盟的原始創立國,其加入歐盟的過程也跌宕曲折。但自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以來,英國與法國、德國逐漸成為了拉動歐洲發展的“三駕馬車”,并引領著歐共體的一體化。在歐盟28個成員國中,英國是僅次于德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并吸納了200多萬歐盟其他成員國的就業;英國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是歐盟資本和金融市場的重要部分,歐盟股市一半資本通過英國資本市場籌集;同時,英國還是歐盟預算的主要貢獻者,在歐盟的預算里,英國繳納的比例大約占1/8,列歐盟第三位,2015年英國對歐盟預算總貢獻113.4億歐元,占比9.7%;根據摩根士丹利歐洲經濟團隊測算,英國“脫歐”后,在“溫和”和“高壓”兩種情形下,歐盟2017年經濟增速將可能下降0.7%和2%,并且區域內金融環境將出現顯著緊縮狀況。此外,英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北約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歐盟安全與防務政策的主要推動力量。總之,由于英國自身在全球經濟政治體系中不可小覷的地位和影響,英國的離去嚴重削弱了歐盟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降低了歐盟在全球事務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另一方面,英國脫歐將對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和發展前景產生深遠影響。早在1973年,為了應對一體化進程中帶來的認同問題,歐共體就公布了《關于歐洲認同的宣言》,試圖通過政治參與的方式強化其成員國的歐洲身份認同,然而,時至今日,成員國民眾的歐洲認同感依舊偏低。而英國脫歐無疑給歐盟原本就薄弱不穩的認同感帶來重擊,削弱了其本來就弱的凝聚力。更令人擔心的是,在目前面臨多重危機的歐盟體內,英國脫歐將推動歐洲疑歐勢力的崛起,甚至可能會引起多米洛骨牌效應。眾所周知,包括英國在內的28個成員國對歐盟的忠誠度不一,除英國外,希臘、意大利、葡萄牙等國脫歐的勢力都比較強大。而隨著民粹主義的抬頭和極右翼政黨的勝利,要求脫離歐盟的成員國增多,甚至連核心國家法國都恐自拆基石,歐盟的未來前景充滿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英國一直是歐洲一體化的拖后腿國家,也是保持較強差異性的國家。此番脫歐公投,再次證明了大眾偏好和國內政治化進程將影響一體化的發展。對歐盟來說,英國的退出影響了歐洲一體化的進一步推進,但少了一個分歧國家,也有利于一些問題達成共識,并為其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即應如何建設和推進歐洲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美)詹姆斯·多爾蒂等,閻學通等譯.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M].世界知識出版社,2013:535-577.
[2]馮仲平.英國脫歐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現代國際關系,2016,(7):1-6.
[3]宋新寧.歐洲一體化理論:在實踐中豐富與發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