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薩 崔聰聰
摘 要: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社會生活與婚姻模式的改變,原有的以伊斯蘭教法為基礎的阿拉伯國家婚姻法開始不再適應阿拉伯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本文將深入研究與分析阿拉伯國家的婚姻法制度,梳理阿拉伯國家婚姻制度規定的結婚要件、結婚形式、禁止結婚的規定、離婚條件等內容研究,結合阿拉伯國家婚姻觀的變化,以此論證阿拉伯國家婚姻制度的現狀和存在的沖突,為阿拉伯國家婚姻變革提出展望。
關鍵詞:阿拉伯婚姻法;改革
一、研究背景
阿拉伯國家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重要的社會結構變革,隨之變化的阿拉伯國家人口結構與生活方式開始影響其社會的婚姻觀和婚姻法現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國家人口生活在現代城鎮之中,并且遠離農耕生活開始介入到工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女性地位開始提升,結婚年齡也逐漸提升。再加之傳統伊斯蘭教法正在受到西方法律文化的沖擊和挑戰。近代以來,傳統伊斯蘭教法收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沖擊和挑戰,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傳統的伊斯蘭教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法律與氣候、土壤、貿易、人口、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法律的移植或者變革必須要植根于本土的風俗與社會生活才能夠成活。西方社會的對伊斯蘭教的沖擊力量巨大,如果沒有對其進行有益的融合,那么就會對阿拉伯國家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二、阿拉伯國家婚姻法制度概況
婚姻,是構成家庭的基本形式阿拉伯國家婚姻法是一種包含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禮儀秩序的綜合社會規范,包含著阿拉伯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內容包括婚姻(即婚姻形式,法律效力,婚姻關系);離婚(離婚方式,法律效力,協議離婚);男女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待婚姻期(即IDA);訂婚(即maohia);離婚;合法子女和非法兒童;妻子贍養費;子女監護權和其他相關法規。
1、結婚的基本條件
(1)婚姻要件
根據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婚姻法》第六條規定,對結婚要件進行以下規定:結婚雙方都屬于并信奉穆斯林信仰或宗教;各婚約方應就年齡、精神能力和其他事項訂立結婚契約;當事人有任何違反婚姻有關伊斯蘭法中的內容的禁止結婚;當事人了解合同的性質,應當自愿同意結婚;婚姻由根據本法的規定被任命為婚姻官的人宣布生效;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登記結婚。
(2)年齡限制
但在不滿21周歲的女性或未滿18周歲的男性或女性(不是鰥夫或寡婦)。在年齡限制的方面,比傳統的穆斯林習俗所認為的男子達到12歲,女子達到9歲即為成年人,成年人便可結婚的標準晚了許多,這也就抑制了早婚現象的產生,對成年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有重要的作用。
2、聘禮制度
聘禮分為明確商定的聘禮和未明確商定的聘禮兩種。前者指婚約中明確約定數額和贈予方式的彩禮,根據男方的經濟條件確定其彩禮數額。后者指在婚約中沒有明確規定數額的彩禮,其數額依當地風俗習慣而定,一般不能低于新娘的同家族女性出嫁時所得聘禮的數額。聘禮也可以進行減免,正如婚姻法對丈夫的權利義務中規定,如果女方可以不要聘禮,那么男方應給予支持。
3、證婚制度
訂立婚約時,至少須要兩位男性穆斯林或一位男性穆斯林和兩位女性穆斯林在場作為證婚人,證婚人應是成年穆斯林且具有良好品行者。為了得到社會的承認,在儀式中證婚人當眾宣布男女兩人結成夫妻,從而領取結婚證書,正式締結婚姻關系。這是形成婚姻關系的前提,體現了婚姻的獨立自主性和雙方自愿性。
4、夫妻的權利與義務
阿拉伯國家婚姻法所規定的女方權利包括享受合理的聘禮;男方完全承擔妻子的費用;婦女應該得到丈夫的善待;有權享受正常的性生活。其男方權利與義務基本與女方權利與義務相對應。
5、一夫多妻制
阿拉伯國家曾有或現存的一夫多妻制一直是婚姻改革進程中,與現代婚姻制度相互矛盾有待協調的沖突,需要結合各國國情進行解決的問題。事實上,我們從傳統的阿拉伯國家婚姻法發展歷史中來看,伊斯蘭的一夫多妻制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所實現的一種特殊的婚姻形式,并非是伊斯蘭教法所提倡或允許的。
6、離婚規定
阿拉伯國家婚姻法不支持隨意離婚,夫妻雙方在遭遇婚姻危機的時候,對于婚姻是否能夠繼續下去的選擇才是雙方應該解決的問題。對于離婚條款,結合現代生活變化的條件,各阿拉伯國家對離婚法的規定也做了一些相應的變革。例如,突尼斯、摩洛哥等一些國家規定允許妻子以婚前不了解丈夫患有性病、丈夫不履行對妻子的義務等理由結束婚姻關系。
三、阿拉伯國家婚姻法變革的展望
1、女性角色的重新界定
在阿拉伯社會,婦女的地位主要是由她們作為母親和妻子的角色定義的。然而,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婦女是單身,迫使她們的社會努力爭取一個“新”女性的地位。成功的職業女性更有可能擺脫傳統的刻板印象,找到超越母女角色的自我實現機會。傳統的婚姻法將婦女至于次要地位與現代社會女性地位的提升產生沖突,因此婚姻法變革應婦女女性更為獨立和自由的空間。
2、伊斯蘭傳統教法與現代化浪潮的協調
家庭法作為伊斯蘭法的核心和主要部分,當伊斯蘭教法的絕大多數法律被西方法典取代時,實際上阿拉伯婚姻家庭法是支持伊斯蘭法的改革和復興的。另一方面,現代和當代的改革致力于保護和改善婦女的權利和義務。婚姻法的改革不僅涉及到傳統的本質的延伸,而且涉及到法律文化的更新。這也取決于法律本身的內在機制活力。
3、現代婚姻登記制度的發展
從阿拉伯國家《婚姻法》相關規定可以看出,婚姻官員的產生、婚姻登記制度的存在是伊斯蘭社會現代婚姻發展的積極表現。阿拉伯國家現代婚姻法為了伊斯蘭教家庭生活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護,也通過現代婚姻制度,從而進一步促進實現男女地位平等,從而促進民族團結,強大宗教隊伍。
四、結論與展望
隨著各國加入全球經濟市場,經濟建設步伐不斷擴大,西方社會中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成為伊斯蘭社會的范疇。了解阿拉伯國家的婚姻家庭法律規定以及婚姻家庭觀,有助于更好的與阿拉伯國家的人們以及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了解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國家相關的婚姻法制度,有利于阿拉伯國家的人們理解與感受區別于傳統阿拉伯婚姻的現代婚姻生活。越來越頻繁的交流讓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走在一起,這些差異的影響越來越小,但家庭生活的幸福與安適是所有社會人不變的追求。
作者簡介:
飛薩(MOHAMMED FISAL AHMED AL-NADARY)(1988-03),男,阿拉伯人,也門,碩士,研究方向:法律
(作者單位: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