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萌萌
摘要:現今,隨著我國零售業的不斷發展,其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也在持續提升。不過,基于外資零售企業不斷涌入國內市場、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發展背景下,我國零售企業也由此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威脅。若要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專業人才培養及引進則是一個必要的選擇策略和方法。本文以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現狀為基點,探討了我國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的具體現狀,然后明確了相應的人才專業化培養路徑,其旨在為零售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專業化;思路
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零售行業已實現了飛躍式地發展,其增幅率基本上浮動在10%-15%/年之間。盡管現階段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穩定,例如:一些國外大規模的零售企業不斷涌入國內市場、國內互聯網經濟得到迅猛地增長等等,不過,我國零售企業依舊是支撐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核心構成要素。目前國內零售市場的發展不僅有機遇,而且也有挑戰、如果想要準確、有效地把握發展機遇,且及時地規避不利因素帶來的威脅,最關鍵的一個路徑是彰顯自身的競爭優勢。其應對方法有兩個:第一是優化產品,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第二是培養優秀的企業人才,增強運營管理人才的崗位技能。對此,如何創建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滿足零售行業今后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則是大部分國內零售企業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以下我們針對幾個方面就此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為我國零售企業的 健康、穩定發展等帶來幫助和指導。
一、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升,消費檔次也出現了明顯地轉變和升級。不過,按照我國統計局的相關調查發現,從2014年之后,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增速有所減緩,零售總額增速≤12%/年,尤其是中小型零售企業的零售總額增速≤10%/年。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超市及百貨等零售行業的綜合盈利率也有所下滑。盡管在這之前我國傳統零售總額的增速比較高,不過近年來,其增速明顯減緩,消費結構的調整及升級造成居民的消費能力有所降低。就國內零售行業的發展形勢來看,終端消費不給力,零售企業業正遭遇著嚴重的威脅和挑戰,這就是現今我國零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對的新態勢。
二、我國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現狀
由于我國傳統零售行業的發展正處于停滯期,零售企業需要在此背景下加強自我創新和變革。其面對的發展機遇有兩個,第一是經營模式和思想的創新;第二是培養專業、優秀的運營管理人才。
(一)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流失率高
2005年,基于國內零售業市場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影響下,一些國外專業、優異的零售企業不斷涌入國內市場,對此,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該行業的人才市場中,中層管理者諸如店長、區域經理等流失率超過18%。基層運營管理人才諸如導購員、收銀員等流失率超過20%,甚至一些基層員工流失率超過25%。
(二)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供需不足
基于我國零售行業運營管理人才流失嚴重的背景下,也引發了一個重要的管理難題,那就是相關人才供需不足。盡管這些年來該行業的經濟增速有所下調,不過相關企業依舊在擴大運營規模,對此,這需要招聘更多零售管理人才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三)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培養難度大
關于零售企業的運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來說,一般多見于企業自主培養。探究其原因,存在兩大因素。第一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未設置相應的專業課程;第二是社會對零售管理崗位的了解不全面,不會主動選擇該專業來就職。對此,企業必須要通過自主培養的方式才能夠獲得所需要的人才。不過,這對于很多中小型零售企業而言,由于其經費、師資等方面的資源有限,所以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較大難度,可行性不強。
三、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的專業化培養思路分析
(一)樹立行業標桿,共同創建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的專業化培養體系
現今,國內百強零售企業都設置了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甚至創建了內部人才培養院校,具有相對成熟、完善的培養機制。基于此,這一類企業能夠與行業協會聯合,共同創建一套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或技能操作規范,進而增強行業的人才專業素質。另外,一些有實力的企業能夠向政府、職能單位等申請相關政策扶持,通過多方合作等方法,從社會層面對相關人才的培養進行頂層設計和規劃。
(二)打造零售企業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合作關系,創建校企合作機制
如果想要快速、高校地培養零售企業的專業化的運營管理人才,那么僅靠企業自身是很難實現的,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國零售行業協會需要引導企業創建“校企合作機制”,將企業的用人標準與學校的人才培養標準相統一。并且,需要將高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招聘的前后秩序設置好,力爭達到學生一畢業則就業的目的。該模式能夠直接、有效地縮減企業培養人才的時間與成本。那么,現階段,在人才培養方面,校企合作的路徑主要包括:
①畢業招聘。即:學生經畢業招聘來獲得相關工作。
②實習招聘。即:學生在畢業前諸如大三或大四前,通過實習途徑求職。
③訂單培養。即:學生在入校前通過人才篩選、簽訂合同等,進入獨立行政班級學習,待學生畢業后即可到特定企業參加工作。
④現代學徒培養。學生、學校與企業共同簽署三方協議,明確學生學徒雙重身份,然后企業與學校共同構建教學制度,對學生實施工學教育,在學生畢業后即可正式上崗。
(三)創建行業專家與高校教師的人才培養隊伍,加強企業人才培養效果
零售企業在進行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專家或帶徒師傅的實踐經驗豐富,不過理論能力不足,語言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欠缺。而這些問題是能夠通過聘請高校教師的方式來彌補。對于院校教師來說,其文化水平高,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且教學經驗豐富,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一定的駕馭和引導能力。所以,可以通過師資整合等方式,打造理論及實踐均強的人才培養隊伍。不僅企業專家能夠為相關學員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而且企業也能夠通過聘請高校教師等途徑加強學員的理論培訓,進一步增強學員的專業能力。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不但滿足國家教育部提倡的普通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需求,并且對零售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建設及企業科研能力提升等發揮積極作用。其實施路徑主要有:
①企業專家到院校實施校企合作計劃,設置實踐性強的教學課程。
②高校教師到企業支持校企合作,為學院提供專業化的理論指導和項目化教學訓練。
③校企專家一起探討企業發展的研究課題及方向,強化企業在行業競爭中的標桿性地位,真正地發揮企業的示范及帶頭作用。
(四)根據崗位要求,設置科學、有效的專業化課程
利用課程設置、教材編制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效果。具體方法包括:
①利用與院校教師共同設置課程內容,實施適合企業崗位要求的課程機制,加強人才的前置性培訓。
②將行業人才需求等相關技術指標相結合,確保課程教學目標與實際應用相統一。
③根據行業資格證書設置課程內容,確保學員不但能夠通過最終考核,同時也能夠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發揮雙重作用。
(五)提高人才培養經費投入,選拔優秀人才。
對于零售企業來說,其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提高經費投入,具體措施主要有:
①利用校企合作等模式,盡量獲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或經費撥付,真正地夯實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經濟基礎。同時,企業也能夠由此設立校企合作訂單培訓班,促使人才培養更專業、更規范。
②校企合作需要創建學員獎學金機制,吸引優秀學員積極專研,為提高專業成績、增強專業素質等發揮積極作用。例如企業通過提供實習機會,為兼職實習生提供實習機會,并未其發放相關勞動報酬;企業也能夠利用設置管理培訓生薪資體系,將院校畢業生或實習生與社招員工的福利待遇區分開來,有利于挽留優秀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率;另外,企業也需要為參加校企合作的高校教師發放獎教金或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有利于優秀的教學資源向企業傾斜,為企業更好地培養專業人才提供幫助和支持。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創建適合我國零售企業運營管理人才的專業化培養模式,是現今零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全面思考及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需要盡可能地與各大高等院校等保持密切的合作,在合作政策、運營方式、教學內容、師資建設、經費撥付、人才篩選、課程設置等方面實現校企合作,是真正加強優秀運營管理人才培養的一個必要手段和路徑。只有這樣,我國零售企業在人才競爭方面才能夠彰顯出獨特的競爭優勢,為實現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等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程邵薇.探析零售管理人才培養方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4).
[2]李麗.談論一體化教學方法在零售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8(9):22-23.
[3]韓江.網絡零售運營管理人才需求分析與培養模式研究[J].當代經濟,2017.(15):13-14.
[4]杜曉明.高職零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教育,2018(5).
[5]劉振彥.重塑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的培訓體系[J].企業家天地,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