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晨
摘要:以GB/T 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為依據,從適用范圍、環刀選取、試驗過程三個方面總結了環刀法測土密度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方法標準;環刀法;土密度
1 前言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單位體積的質量,它是土的主要物理性指標之一,可換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飽和度等其他指標[1]。對細粒土,環刀法因操作簡便,在室內和野外試驗普遍采用。為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度和可靠度,以GB/T 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為依據,總結了環刀法測土密度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2 方法標準的探討
2.1適用范圍
環刀法測土密度適用于細粒土[2]。按GBJ l45-90《土的分類標準》,土中粒徑小于等于0.075mm的顆粒(細粒組)質量大于或等于總質量50%且粒徑大于等于0.075mm但小于60mm的顆粒(粗粒組)含量小于25%,則該土屬于細粒土[3]。并且細粒土是在判定土為無機土的前提下進行的分類,工程中大致相當于粉土和黏性土,其他類土不適用。
2.2 環刀選取
試驗所用的環刀有高度20mm、內徑61.8mm和79.8mm兩種,規范中未對環刀厚度做出明確要求。研究發現,環刀壁越厚,壓入時土樣擾動程度越大;壁過薄,則環刀容易變形和損壞。為保證環刀有足夠的剛度,因此一般壁厚采用2mm左右,刃口厚度0.3mm[4]。室內密度試驗,因考慮到所取環刀再用作剪切、固結等其他試驗,一般選用內徑為61.8mm,高為20mm規格的環刀。野外施工現場,則可采用增大環刀容積的方法以提高試驗成果的精度。
2.3 試驗過程
1)取樣。根據試驗要求,先檢查所用環刀外觀和刃口是否變形,內壁應平整、光滑、表面無殘損。取待用環刀,內壁涂一薄層凡士林,以減小土與環刀內壁的摩擦力。環刀切土時,要防止試樣擾動,應先切成一個比環刀內徑略大的土樣,高度宜為3-4cm。將環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均勻用力將環刀垂直下壓,防止土樣壓偏使土樣與環刀間出現縫隙。為避免環刀下壓時擠壓四周土樣,應用切土刀或鋼絲鋸沿環刀外側切削土樣,邊壓邊切削至土樣高出環刀,根據土樣的軟硬程度采用鋼絲鋸或切土刀整平環刀端面土樣。高出的土樣太多時,應從一端到另一端緩慢、分次切削;切土刀應向外側傾斜,角度不宜過大,整平端面盡量一次到位。若試樣表面土有少量剝落時,可用削下余土小心填補,注意應保持和原結構的土同向。一面整平后,整平端面蓋上潔凈的玻璃板,小心翻轉再整平另一端面,蓋上玻璃板,做好保濕工作。
2)稱量。對電子天平進行預熱,確保儀器狀態滿足試驗要求。擦凈環刀外壁,稱環刀和土樣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得出結果。試驗要求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取平均值。實際操作中,可采取增加測定次數的方法,即稱量包括用于壓縮和剪切的環刀(一般情況下,一組土樣取5個環刀),以減小實測值的誤差,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同時驗證物理力學指標的匹配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人為因素對環刀法密度試驗影響較大。因此為提高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操作過程中,試驗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操作水平和經驗,合理取樣,把握細節,規范操作。另外,試驗用儀器設備應做維護和保養工作,環刀做定期自檢,電子天平做定期校準和期間核查工作。
參考文獻:
[1] 陳國興等著.土質學與土力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2] GB/T 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S].
[3] GBJ l45-90土的分類標準[S].
[4]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土工研究所編著.土工試驗技術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無錫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