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給子女提供寬松的家庭環境,培養子女健全的人格。尤其在子女處于青春期時父母要理解子女,給予子女更多關懷。但是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需要將孩子委托給老人代管子女。在寄宿制小學中學生遠離父母,長期下來就會給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造成一定的隔閡。本文針對在隔代教養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以及親子溝通產生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若干對策。
關鍵詞:隔代教養;親自溝通;親子關系
引言:
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要遵循基本的原則,不能事事都依照子女的選擇,要以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子女,重點培養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子女快速融入社會和學校中。在教育子女時也應該給子女設定一個挑戰,培養子女內心抗挫折能力。父母必須關注這種親子溝通問題,采用一定的措施,改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緊張關系,增加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同時,本文可為研究寄宿制小學學生家庭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和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存在的問題
父母與子女成功的溝通是保持親子關系健康發展的基礎,科學有效的溝通可以保持子女心理健康。通過溝通父母可以教育子女,也可以增強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密感。在父母對子女的關懷過程中不能對子女過于溺愛,或者給予孩子過高的希望,需要給孩子創造寬松快樂的家庭氛圍,進而幫助其快樂的生活。
(一)溺愛環境下的親子溝通
如果孩子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生活,長期以往就會使父母與子女產生一定的距離感。尤其在孩子的青春期可能產生一定的叛逆問題,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孩子心理問題。父母不應該長期給子女過度的溺愛,也應該適當的讓其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培養其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對困難的情況下逐步培養孩子堅定的意志,進而在成年走入社會中可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并形成完整的人格。父母給予子女過度的溺愛容易讓子女產生自私、冷漠的性格,難以快速融入到班集體內,與同學產生一定的隔閡,并且導致子女內心脆弱,遇到困難產生逃避心理,而不會直接面對困難[1]。
(二)責備環境下的親子溝通
在寄宿學校中由于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情況不了解,并不能及時發現子女內心出現的問題,往往在子女做錯事時就責備孩子,并沒有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長期以往,孩子在責備的環境中容易導致孩子的心理脆弱。不敢面對現實,也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給孩子內心蒙上一層陰影。長期以往,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一定的抵觸感,不愿意與父母溝通,也會使孩子內心非常孤獨,難以融入到學校集體生活中。在孩子日后的成長過程中導致其自信心不強,產生一系列的人際交往問題。
(三)高期望的親子溝通環境
尤其在貴族學校中學校教育環境好,父母對孩子抱有較高的期望,希望子女在貴族學校能提高學習質量,接受良好的教育,考試考個好成績。父母對孩子報以期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容易使孩子的心理過于緊張,情緒低落。尤其在隔代教育家庭中缺少父母長期的陪伴和教育容易讓孩子放松,對孩子缺少嚴格的監管。一旦父母發現孩子的成績下降,會由于過高的期望而產生極大的落差。因此,在這種高期望的溝通環境中孩子會減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次數,進而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理距離。
二、策略
(一)理解孩子,平等溝通
只有充分的理解孩子,才能培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良好關系,進行親子溝通。由于父母日常經常在公司工作,只有晚上下班回來才能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甚至有的孩子放到祖父母家,將減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時間。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僅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學習情況,更需要增強與孩子溝通。避免帶有極強功利性的溝通,減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感。父母應該嘗試著與孩子和諧平等相處,凡事多問問孩子的選擇,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選擇能力。父母需對孩子的選擇進行適當的引導,并且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承擔錯誤帶來的傷害,逐步培養孩子內心的抗挫折能力,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保持與孩子的平等地位,避免居高臨下式的教育[2]。
(二)創建歡快的溝通氣氛
父母欣賞孩子可以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感激之情,對孩子帶來信心。尤其在寄宿班內很多學生都是長期生活在學校,父母經常不在身邊,這樣會增加學生內心的孤獨感。尤其在那種貴族私立學校學生的家庭環境都比較富裕,但是父母經常忙于生意,無暇顧及孩子,放松對孩子的管教,減少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因此,父母平時要給孩子預留足夠的陪伴時間和空間,帶孩子旅游或者去游樂場等場所,讓孩子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父母要積極鼓勵孩子主動融入到集體中,欣賞孩子,并在孩子面臨困難時要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和激勵孩子解決困難。
(三)關注孩子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遵從孩子的想法,積極傾聽孩子內心的世界。尤其對于寄宿學校教師要引導父母多陪伴孩子,特別是對于教學條件優越的貴族學校教師應該定期給學生和家長舉辦一些親子活動,讓父母給孩子更多陪護時間。不能僅因為給孩子創造優越的經濟條件就放松對孩子的管教,不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對于發生的問題要讓孩子自主的想解決辦法,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在傾聽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耐心控制自己的情緒,并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進而通過這種方式父母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并及時糾正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
三、結束語
孩子在隔代教育下容易產生一些親子溝通問題,父母長期缺乏對孩子的陪伴,容易忽略這些問題,導致孩子在青春期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并且影響孩子的未來成長,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潛在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要給孩子預留更多陪伴時間,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揚.淺談隔代家庭教育的特點及指導[J].孩子大世界月刊,2018(1).78-79.
[2]陳璐,陳傳鋒.隔代教養家庭幼兒的祖輩依賴及親子關系研究[J].幼兒教育,2017(27):32-36.
作者簡介:
姓名:王彬?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山東省平邑縣地方鎮? 職務:小學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學歷:本科?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株洲附屬學校? 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