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明

摘? ?要:隨著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用電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供電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供電企業想要提高自身經濟利益,必須嚴格控制線損。供電企業對線損分析是進行配網線損管理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的經濟實力,另外一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約資源。線損管理效果越高說明線損合格率也越高。文章簡要分析了線損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作用與思路。
關鍵詞:線損分析;配網線損管理;作用與思路
電力是耗能大的行業,我國逐漸實施環保政策,這對電力行業進行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高效率的管理措施建立穩定且經濟的電力網絡可保證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供電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線路損耗是運行成本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比較分析線損率大小可對供電企業的綜合經濟性加以判別。降低線損是體現電力企業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供電企業如果將線損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這將標志供電企業的設備運行工作人員技術水平或者配電網的有關設計水平處于合理范圍內。如果企業在輸配電過程中出現較大損耗,因此導致配電網溫度顯著上升,既影響到供電設備的使用壽命,又極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有關研究顯示,在供電系統中,配網是否合理需要通過線損率來加以判別,因此線損分析對配網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供電企業的經營效果,必須清楚掌握電網設備的運行狀況。綜合分析配電網的線損狀況,以期更好地降低線損率,提高用電質量。
1? ? 簡要分析線損
配電網中以及輸電網中存在變壓器或電動機等,而上述材料中均屬于導體,導體本身存在電阻。電能在傳輸時會產生以下幾種損傷而被稱之為線損:無功電能、有功電能、電壓損失。線損廣泛存在于配電系統之中,從整體角度來看,線損主要包括:(1)管理線損—主要通過相關管理措施來降低線損率。(2)技術線損—主要通過相關技術來降低線損率,例如有些線路的電線橫截面積小,負荷高的輸電線路顯著加大電線損耗度,未達到使用標準的線路也會導致線路損耗量日益增大。
2? ? 線損分析的重要意義
線損分析是配電網線損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比較線損的實際情況以及國內外相關先進指標,再從中找出線損發生的主要原因,制定針對性措施,降低線損率[1]。線損分析的線損計算方法有以下幾種:(1)等值電阻法。(2)平均電流法。(3)最大電流法。對線損的理論方面分析是提高線損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科學技術的輔助下,找出電能損耗管理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理論線損的計算較為繁雜,在配電線路多以及負荷大的配電網系統中,計算方法各有不同,計算誤差也無法避免。通過線損分析能夠準確把握輸電網線損率,清楚意識配電網中的具體負荷分布情況,清楚了解配電網過程中的缺陷,判斷負荷分布是否處于合理范圍內。
3? ? 線損發生的主要原因
3.1? 未合理選擇變壓器
在選擇變壓器的過程中,如果未進行充分調查,將顯著降低變壓器利用率。例如,在高溫季節,不同地區的用電量呈顯著上升發展趨勢,一旦度過高溫季節,不同地區的用電量呈日益下降發展趨勢,最終使得變壓器損耗日益變高。
3.2? 未合理選擇配電線路
輸電網以及配電網的線路設計需根據實際用電負荷加以確定,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部分線路未充分考慮到用電負荷變化情況,導致用電負荷量增加,日積月累將超過線路的承受能力,而此時進行理論計算會顯著增加實際線損率。
3.3? 功率因數過低
電力系統中功率因數過低會導致發電機容量無法被有效利用,在系統中感性負載過多會導致功率因數過低,繼而導致電力系統電流過大,電壓損失日益增多,增加線路損耗率。
3.4? 三相四線制不夠平衡
三相四線制要求三相負載平衡,但是實際使用時存在不夠平衡的情況,導致電量的計算準確率下降。無功補償不配套會導致電路系統出現不對稱電流的情況,繼而加大線路損耗。
4? ? 降低配網線損的相關措施分析
線損率是衡量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供電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加強對指標和用電的管理,明確各個部門的管理職責,最終降低配電網的損耗率。線損管理部門需及時上報數據,便于供電企業及時分析線損發生的原因[2]。
4.1? 盡量選擇節能變壓器
節能型變壓器能夠有效改善配電網中的損耗情況。國內有關研究資料顯示,10 kV電壓等級的電壓變壓器能夠顯著降低損耗(約10%)[3]。目前來看,常見的油浸變壓器有11型(見圖1)和10型,通過采用節能變壓器可顯著降低線損率。
在選擇節能電壓器上需考慮到電網終端的使用情況,例如,在農村地區,電網在使用過程中可針對季節性特點,選擇非晶合金變壓器,繼而有效降低線損率。調查研究顯示,非晶合金變壓器用于農村電網改造可將線損率從6.2%降低到1.5%.
4.2? 加強抄核收以及稽查管理
及時且準確抄表是保證線損率的重要前提,無法準確計算線損率將無法有效降低線損率。因此,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加強抄表審核工作,加強對抄表工作人員的高效率管理,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和制度,嚴格按照規定完成抄收工作。加強稽查管理需結合專業特點,再在不同專業不同特點基礎上開展工作。稽查部門一般有業務部門(主要對業務傳票進行審查)、電費專業部門(主要稽查新電價的執行情況,是否準確核對電費工作)、計量專業部門(對現場三封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對大客戶計量表的安裝情況加以規范)、用檢專業部門(稽查是否及時檢查用電情況,對違約用電工作是否檢查到位)等,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管理職責和管理內容。
4.3? 加強供電企業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供電企業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定期進行培訓和計量等活動,例如,定期進行電氣檢查,讓供電工作人員能夠盡量減少不合理的行為,從事線損工作人員的水平均達到標準。
4.4? 準確計算無功補償容量
無功補償容量在計算時需綜合多種因素(如負荷容量、自然功率因數以及負荷性質等),對處于35~100 kV的變電器需堅持就近原則,根據主變壓器容量來綜合考慮,無功補償容量的計算需綜合考慮分相補償。如果進行自動補償,實際補償容量大于計算結果,因此避免在用電負荷高峰期出現欠缺情況。通過準確計算無功補償容量,可在線路之中通過增加高壓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率的目的。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補償容量在安裝過程中應避免出現投切振蕩的情況。
4.5? 提高配電線路的科學化水平
電力系統在配電線路和輸電線路過程中需綜合分析配電區域和輸電區域的具體情況,再準確計算,繼而準確預估供電區的用電需求。預測電力需求量過程中需參照電力行業參考標準,對不同區域的用電量加以有效分析,滿足當前以及未來供電需求。簡化配電以及輸電線路可避免配網半徑過大所致的線損,合理選擇電源分布點,使得配電和輸電線路中的導線截面積能夠與變壓器容量互為相符。
5? ? 結語
綜上所述,線損分析是有效進行線損管理的重要基礎,不同供電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需高度重視線損分析,并充分意識到線損管理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萬翔,章行,王大軍,等.線損分析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作用與思路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9):445-446.
[2]張永杰.線損分析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3):95-96.
[3]黃川蕓.線損分析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討實踐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7(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