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秀
摘 要:少數民族文化有其特殊性,加之民族風俗等的影響,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教學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教育水平低,教學理念落后,學生思想較為保守,平等觀念尚未完全普及,因此,開展體育教學困難重重,教學質量不高。學校應引導學生摒棄封建思想,正確認識護士禮儀操,充分發揮護士禮儀操教學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少數民族;衛生學校;護士禮儀操
一、護士禮儀操課程對學生的積極意義
護士禮儀操課程的開設,其意義主要體現在:第一,學生身體素質強化。護士禮儀操運動將較多學科理論融入其中,包括體育美學、人體解剖學以及運動生理學等,其中涉及的動作覆蓋大部分肌肉、關節,促進人體均勻和諧發展。第二,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包括動作美、形體美、音樂美等均是課程主要內容,加之課程教學中各類舞種如爵士舞、芭蕾舞與競技護士禮儀操,有助于學生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提升。第三,學生藝術氣質培養。護士禮儀操本身將舞蹈、音樂與體育鍛煉融于其中,要求學生在身體姿態上不斷調整,長時間訓練下藝術氣質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中職院校學生學習壓力較大,身心負荷重,通過歡快優美的護士禮儀操活動,可幫助釋放壓力。
二、護士禮儀操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認知困境。少數民族多分布在偏遠地區,受地理位置的影響,經濟發展水平低,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時,學生接觸外來文化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思想較為保守,對于護士禮儀操這種活潑動感的體育活動有抵觸心理。護士禮儀操屬于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臘,發展于歐美。西方國家人們認為,護士禮儀操體現了人體的健美、肌體的調節,是結合跑跳、站立、舞蹈等多種運動姿勢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運動,能展現肢體的和諧和人體的健美。而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引入護士禮儀操,學生對這一運動認知不足,不能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導致護士禮儀操教學難以推廣。
學生心理困境。護士禮儀操本身運動強度和幅度較大,身體接觸在所難免。但少數民族中職學生思想保守,上課時放不開,尤其是男女混跳,一些靦腆害羞的女生覺得不好意思,不愿練習。以臨夏州衛生學校為例,少數民族學生較多,女生占絕大多數,男生較少,通常幾十個人的班級只有兩三個男生,女生習慣與同性接觸。而護士禮儀操是一項男女生一起練習的運動,有些女生容易害羞,不愿在男生面前表現,肢體動作難以做到標準。這導致護士禮儀操教學陷入困境,無法充分發揮鍛煉學生身體的作用。
民族風俗困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水平不高,教育教學理念落后。在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引入先進的授課方式,更新教學內容,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作用。目前,全國多數院校開設了護士禮儀操課程,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肢體協調度。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地區風俗習慣的影響,女性地位低下,性格內斂,思想保守僵化,因此在護士禮儀操教學中放不開,不能很好地完成練習。
三、加強護士禮儀操教學模式創新的對策
加強護士禮儀操的宣傳和推廣。護士禮儀操本身是一項集合舞蹈、體操和音樂等的大眾體育運動,而且場地受限小,娛樂性強,特別適用于學校體育教學。護士禮儀操雖然起源于歐美,但是也適應多區域的體育教學,能達到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的目的。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要加強對護士禮儀操的宣傳和推廣,認識到護士禮儀操對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消除學生偏見,引導其進行輕松愉快的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最終目標。
深化學生對護士禮儀操的認知。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學生應加強對體育活動的認知,了解護士禮儀操的優勢,尤其是女生,增強自信心,積極練習護士禮儀操,展示健康體魄和青春活力。
轉變教學理念。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對于體育教學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應引入開放式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讓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更好地參與體育教學。傳統體育教學方式較為機械,以教師安排為主,沒有按照學生意愿和需求組織體育活動,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應遵循現代教育理念進行體育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護士禮儀操學習中來。
加強學生心理引導。少數民族中職學校護士禮儀操教學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學生認識和心理方面。學生易受各種思想的影響,尤其是男女比例懸殊的學校,男多女少或女多男少都對體育教學的影響較大。部分女生由于性格原因和傳統風俗的影響,不愿意在男生面前展示自己,難以完成需要男女生配合的體育運動。因此,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心理疏導,鼓勵其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認真學習護士禮儀操的動作,積極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形體美。
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創新。針對當前護士禮儀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求在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上加強創新。如在教學目標層面,應圍繞操作、認識與情感意志方面,保證在強化學生身體素質與基礎知識的同時,在其他品德意志、審美等多方面均得到培養,以此目標為指導開展教學活動。再如教學內容,可在原有的教材內容基礎上,通過網絡搜索、圖書館書籍查閱,對前沿的護士禮儀操技術技能進行捕捉,確保學生所學習的為先進的護士禮儀操知識。
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是中職院校護士禮儀操教學模式創新的關鍵。具體實踐中,首先可考慮在課內教學方法上采取多元化模式,其強調結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引入相應的教學模式,如合作學習教學法,可在教學中通過分組形式,由各小組組內相互學習指導,最后同其他小組以競賽形式表演護士禮儀操。
教學評價模式創新。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方法多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將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綜合能力考核,致使大多數學生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心理。此時考慮引入生成性評價模式,其主要強調結合學生綜合表現,如課堂參與情況、合作意識等,且評價一般選擇激勵性言語,盡可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體驗,以此保證學生對護士禮儀操課程的熱情。教學模式的創新是提高中職院校護士禮儀操教學效果的關鍵。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應正確認識護士禮儀操課程意義,立足于當前教學現狀,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創新策略,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創新等,以此實現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養共同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羅百花.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健美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創新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0)
[2]周慧珍.淺析貴州民辦高校社體專業學生健美操教學現狀及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0)
(作者單位:涼山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