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 要:本文就從為什么研究練習講評課出發,重點闡述該怎么調整和改善評講教學過程來上好農村初中數學練習講評課,以期待提高練習講評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練習講評;效率 思考
練習講評課是以集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但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片面追求題型多,容量大,造成了學生負擔過重,并使學生產生挫敗感和怠倦感。課堂效果往往是收效甚微。但是,如果教師能在練習講評課中利用評價機制,適時調整和改善評講教學過程,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就能起到既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整體上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講評課的效率和質量。
一、巧設開場
一個好的開頭能使后面很多的教學環節能夠順理成章的展開。在農村初中數學練習講評課中,精彩而別致的開場白,可以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領之下,學生的學習活動能進入最佳的境界。相反,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急于傳授知識,那么學生就會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產生冷漠的態度,成為學習的被動者。那么,如何設計開場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公作用呢?我認為場白的設計必須要根據大綱要求、教師風格以及教學環境等的不同而定。
比如:在講評新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勾股定理單元練習試卷之前,我的開場白如下:“同學們,請看投影儀,這是試卷上第10題,我們班兩位同學做的不同的解答結果,請大家比較一下他們的解答,看誰的正確?為什么?”(投影儀上的題目是: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為3和4,則第三條邊長是 .一位同學的答案是5,還有一位同學的答案是5或 )。我的話音一落,教室里頓時響起了激烈的討論聲。這樣,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課堂活動就不會盲目,同時輔以信息化教學工具,學生會爭分奪秒的學習,極大的提高了練習講評課的效率。
二、巧創模式
1、明確問題,提問分層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教學中的提問和回答能營造數學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為了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提問,而且要明確問題的對象和目的的指向,比如:課堂上老師將要求不同層次學生回答的問題在幻燈片上不同的位置展示出來。這樣不僅明確問題的對象和目的的指向,也提高了課堂提問的質量和效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就感。
2、作業分層,能力提高
傳統的課后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常常被統一大量的作業所累。而練習講評課的課后作業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還要難易適中。所以,“作業分層”顯得十分必要,教師要及時依據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后的矯正補償練習,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達到矯正的目的。那么,在這份針對性的練習題中,教師應有的放矢地布置不同的題目,內容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練習解答情況,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及時反饋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巧變思路
(一)選好講評內容是首要
講評課內容的選擇應堅持以“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為依據,結合學生在試卷中存在的問題,避開偏題、怪題和超綱題,把立足點放在“雙基”的落實上,側重解決試卷中存在的一到幾個主要問題,最好是列舉典型問題,師生共同分析得分點、扣分點,目的就是讓學生多動腦,拓寬思路多方尋找答案。對一些綜合性、技巧性較強的問題,應引導學生仔細分析題意,挖掘題目包含的知識內涵,理清解題思路,使之弄懂吃透,舉一反三。克服盲目性,多一點思考,就會洞察繁難表象后的簡單思路。
(二)注意知識的發散性是關鍵
講評課上教師不能孤立地逐題講解,就題論題,而是要透過題中的表面現象,抓住數學問題的本質進行發散性講解,可以對數學情境發散“一題多聯”,可以對數學解題思路發散“一題多解”,也可以對數學問題發散“一題多變”,比如改變命題條件或將題目中的因果關系顛倒等。那么,教師要從一道題中跳出去講聯系、講創新并非易事,因為,它要求教師心中裝的不是一道題,而是許多題,而且是同類的題,教師通過講一道題使得學生掌握一類題,從一個知識點,聯系到整個知識網,不會造成學生看到題后無從下手的局面。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的啟發式地講評,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講出教師講不出的思路與方法,做到創新解題。
四、試卷講評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能夠使學生更易于接受
練習講評課必須講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要具有目的性和導向性,要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調查發現有些講評課學生收獲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面面俱到,不分輕重,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其實試卷上有些題目學生可自行解決,甚至有些問題學生剛考過就已發現錯誤并已經將它解決了,這部分題教師可以不用再講了,否則就是在浪費時間,達不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五、獎勵措施要適當,并且多樣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就感
教師在課堂上指責學生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新課程倡導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只看結果,更應重視過程。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措施是這樣的:首先,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哪怕學生的進步只是很細微的一點點,我都給予表揚。比如在講評前先表揚一下整個班級所取得的成績,然后表揚分數提高較快的學生,對某一道題目有獨特見解的學生也給予表揚,這樣學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戰。其次,口頭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學生往往對物質獎勵更喜愛。我常常是通過小組積分的方法,在一星期學習結束之后,對于小組積分最高的那一組成員我會獎勵作業本,以表示對他們學習的肯定。
六、教師要做好講評課的反思,以便更好地高效教學
教師也要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如知識的遺漏使學生沒有形成知識鏈;教學用語不夠深入,使學生掌握過于膚淺,而導致了錯誤;自己習慣給學生講的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或許不夠精彩和簡要。對這類錯誤的出現,教師除了在評講課上或今后的教學中及時彌補,還要吸取教訓,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學。
參考文獻
[1]蘇玉鳳《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探究》,《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年36期
[2]陳博《初中數學習題講評教學的三個重要環節》,《陜西教育教學》2014年10期
(作者單位:濱海縣八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