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誠
摘 要:在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下,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現代民商法文化的產生。民商法的理念不僅包含著市場經濟的自由平等發展,也包含著市場內經濟的自由平等交換,民商法作為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權益的重要法律,已然成為了現代社會維護社會經濟、市場經濟的有力法律武器,民商法的出現有效的維護了現有市場的經濟體制和秩序,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保障了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自由的、平等的、穩定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民商法在其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適用性、局限性問題,因此民商法的應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適用性和局限性。本文將對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進行論證、分析,給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民商法文化;先進性;局限性
法律作為維護國家秩序和社會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之一,能夠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調整完善,保障人民的權益利益。民商法作為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權益的重要法律,是由“民法”和“商法”兩個方面結合而成的,民商法已然成為了現代社會維護社會經濟、市場經濟的有力法律武器。民商法的出現是基于社會資源的再分配,能夠有效的起到維護現有市場的經濟體制和秩序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現階段我國現代民商法仍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出現了一些局限性。
一、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分析
(一)現代民商法的先進性
民商法的產生可追溯到十八世紀,由于當時社會制度、經濟體制的改革,社資源再分配,因此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催生了民商法的產生,也可以說民商法的產生同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所以隨著社會改革和經濟發展,民商法也隨之同步發展,現代的民商法已經基本完成了這一發展過程的轉變,在發展的過程中摒棄了民商法文化中原有的“絕對所有權”、“契約自由”的弊端,而在社會經濟秩序的維護中更加關注個人利益的維護,個人利益的具體維護內容包括人的尊嚴、隱私、誠信等,現代民商法在理念上也更加注重自由、平等、公平,人們對于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自由、平等、公平的追逐由此誕生了現代民商法文化。由此可知,民商法擁有進步的一面,具備發展的先進性。
(二)現代民商法的適用性
現代民商法除了具備先進性這一特性外還具備另一點重要的特性就是適用性。民商法的產生到其后續的發展全過程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同步進行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從而才能促進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才能保障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自由的、平等的、穩定的發展。民商法要想一直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具備適用性的特質,才能在其不斷發展和時代的應用中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問題,保證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保證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自由、平等、穩定的發展社會經濟,促進良性的市場競爭,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個人權益利益。所以為了使日常生產生活有法可依,避免市場混亂和惡性競爭等破環市場秩序狀況的發生,現代的民商法就必須具備技術上的適用性。
二、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民商法的產生也是基于經濟基礎而產生的,也可以把其當做經濟發展的產物之一。民商法在長期發展和應用中,雖然有效的解決了很多經濟發展問題,但是仍然有一些民商法無法解決的問題。從另一個來說,即民商法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也是現代經濟發展中發展弊端的一種體現。
(一)信息化程度不高
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的信息化程度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高,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工作活動中都已離不開信息技術,社會信息化程度逐年攀升,對于一些特殊的行業和領域來說,幾乎已經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行業領域全覆蓋,人工化已經慢慢被信息化、智能化所取代。但是相應的,如果民商法無法在這些特殊的行業和領域中起到應有的作用,未能達到理想的規制效果,甚至不涉及某些領域,就會導致民商法在這些行業和領域中的不適用,形成民商法規制管理漏洞。
(二)個人主義和社會和諧失衡
民商法作為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權益的重要法律,已然成為了現代社會維護社會經濟、市場經濟的有力法律武器,民商法的出現有效的維護了現有市場的經濟體制和秩序,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保障了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自由的、平等的、穩定的發展。現代民商法在理念上也更加注重自由、平等、公平,注重保護個人的利益和權利,但是對于社會和諧的方面涉及甚少,最終導致民商法在個人主義和社會和諧之間失衡。
(三)缺少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
民商法的出現是基于社會資源的再分配,能夠有效的起到維護現有市場的經濟體制和秩序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因此,民商法是維護個人自由、良性競爭和正常社會經濟活動的保障,但是這種維護方式存在缺陷,它會增大貧富差距,造成財富在一方的不斷積累,破壞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且極易導致財富壟斷模式的產生和分配失衡,缺少對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
三、完善現代民商法文化局限性的措施
(一)提高立法技術水平
對于現代化民商法文化信息化不高的現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現代民商法的立法技術水平,在立法內容上進行適當增加,擴展立法內容和適用范圍,將信息化技術同民商法兩者相結合,提高現代民商法的信息化程度,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協調好和諧社會與個人主義
和諧社會同個人主義間的協調發展是現代民商法文化的重要內容,在社會經濟中不能過分強調個人利益,將個人利益最大化是不可取的,應注重和諧社會同個人主義間的協調發展,完善現代民商法文化構建和諧社會。
(三)加強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維護個人自由、良性競爭和正常社會經濟活動的同時加強對社會弱勢群體權益的保護,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保護弱勢群體利益,防止財富壟斷和分配失衡,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并促進現代民商法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史玉濤.淺談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法制博覽,2019(09):250.
[2]張濤.論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法制博覽,2019(04):266.
[3]蔡承洛.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03):76-77.
[4]朱鵬.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解析[J].法制博覽,2018(35):262.
[5]申龍.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研究[J].法制博覽,2018(27):199.
(作者單位: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