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晶
摘要:集體備課作為校本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正在越來越受到廣大高職高專教師的重視和應用。本文就集體備課在我校數學教研室所面臨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學校、教研室、教師三方面找到了有效發揮集體備課作用的對策,并就我校數學教研室集體備課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集體備課;對策;建議
教師集體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講授之前,由本教研室集體研究,討論該教師講課內容,幫助該教師提高備課質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集體備課是當前基礎教育中提高教師群體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它作為校本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正在越來越受到廣大高職高專教師的重視和應用。
但在我校,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由于領導和教師對集體備課存在理解偏差、認識不足等問題,我們數學教研室的集體備課在實施過程中的形式化、低效化、教條化現象也日益嚴重,往往是有名無實,流于形式。
1 集體備課在我校數學教研室所面臨的現狀
現狀一:集體備課成了 “一言堂”。
集體備課要求同學科、同年級的老師坐下來,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研究。這個研究可以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從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但是在我校數學教研室,由于學生來自的地域環境不同、專業不同,加之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即使是同年級的教師,面對這樣極大差異的學生,也很難做到統一教學內容。因此,數學教師集體備課時,往往是教研室主任或主備課人一講到底,其他老師連聲附和,導致集體備課活動實質上變成了個人演講。
現狀二:集體備課成了“聊天會”。
無論是領導還是教師,對于集體備課活動的期望值不高,集體備課活動沒有定時定點地開展起來。導致我校數學教研室在組織集體備課活動時,只能見縫插針找時間,教師也很難準時到位;即使人到齊了,也是各干各的事,或者就像在開聊天會,白白浪費時間。
現狀三:集體備課成了 “大雜燴”。
由于高職高專教師的工作量較大,除了常規的教學工作外,很多老師還要參與系部的教學管理工作,所以我校數學教研室在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時,為了快速完成備課任務,節省時間,有時人為的將一冊書拆成幾部分分攤給幾個組員去完成,然后大家互相抄一抄;或者干脆集中起來復印好,每人發一份,既省時又省力。這樣分攤、拼湊的做法雖然大大“減輕”了數學教師的備課壓力,但打亂了數學教材的順序和整體思路,忽視了各專業學生的差異性,也大大違背了集體備課研究探討的初衷。
2 有效發揮集體備課作用的對策
1) 學校能確立集體備課的活動制度和評價制度
由于學校的備課活動都是由系部各教研室自己安排開展的,如果學校沒有相關的管理制度,集體備課活動幾乎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學校首先要把集體備課看作是學校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去對待,制定出相關的考核評價體系,使大家形成習慣,強化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使集體備課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
2)教研室能規范集體備課活動的程序
一是提前確定課題和主備課人,以及時間和地點。在教研室主任的安排下,每月確定一到兩個研究要點,要求每位參加備課的教師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為集體備課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主備課人則設計好“初案”。
二是定時、定點集體研討,使它從“共案”過渡到“個案”。這個環節要求主備課人以說課的形式講述自己的教案,然后要求參加的教師人人發言,集思廣益。在教師們共同探討下,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完善,形成了暫時的“共案”。緊接著每位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和補充,使教案成為具有實踐性的“個案”。
三是教學實踐。二次備課的“個案”是否可行,就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進行考證。因此,教師之間應提倡互相聽課,從而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四是課后交流、反思。交流時,切不可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則,而是要各抒己見。最好是大家都填寫一份聽評課記錄表,讓每位聽課的教師對每一個課堂環節進行評論,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不斷進步。對于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反思教學行為來提高教學能力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五是保存資料。對這個集體結晶的成果,備課記錄不僅是為了展示成果,而是要保存資料,進行資源共享,供以后研究和參考之用。
3)教師能正確認識集體備課的真正內涵,明確職責分工
教研室主任要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要擔當集體備課活動內容整體規劃和任務分配的工作,要協調好成員的備課工作,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時刻注意引導問題的討論方向,及時將問題進行記錄。組員要正確認識集體備課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積極參與討論研究,以無私的心態來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智慧。
3 對我校數學教研室集體備課提幾點建議
1)集體備課活動要遵循七個原則:合作性、實效性、研究性、創新性、統一性、超前性、完整性。
2)集體備課時教師要樹立四個意識:合作意識、整體意識、超前意識、反思意識。
3)集體備課須處理好三個關系:個人鉆研與集體討論的關系、備課與試講的關系、骨干教師領路與培養新教師的關系。
4)集體備課要克服四種現象:“一言堂”、“聊天會”、“大雜燴”、“集體剽竊”。
5)集體備課要避免流于形式:
A.雖然定時定點,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東拉西扯聊一通,白白浪費時間。
B.雖然有集體備課活動記錄,但無實質性內容。如只是羅列知識點,過于粗略,純粹應付學校檢查。
C.雖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夠深入,質量不高。如:一位老師主備、主講,其他老師不愿意參與,個別老師留一手;一位教師備好后,不進行討論和研究,其他教師用,坐享其成……
D.盡管研討比較充分,形成了一體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課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4 結論
俗話說: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備課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只有搞好集體備課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集體備課是集眾人智慧,采眾家之長,加強集體備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益,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吳永軍.新課程備課新思維.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2]惠宜慧.職高集體備課之我見.中等職業教育,2011(20).
(作者單位:德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