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也賽爾·吾買爾
摘要: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健康養生類電視節目也開始與時俱進,進行了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讓節目更加豐富多樣化,并有了更多的互動環節。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這類節目依然存在質量水平的問題,尤其是在節目內容上的真實性以及節目定位的確立等方面還欠缺一定的方向和目標。很多節目過度的商業化和娛樂化的問題較為嚴重,沒有考慮到觀眾對健康養生信息的訴求,所以當前的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必須滿足受眾獲取健康養生信息的訴求,才能求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關鍵詞:受眾;健康養生;電視節目;訴求
1我國健康養生類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健康方面的意識逐步提高,所以養生市場日漸紅火。就目前我國電視中的健康養生節目現狀講,健康養生類節目良莠不齊,其中有業界良心的節目,同時也不乏渾水摸魚的節目。其原因不難理解,作為剛起步的新型文化產業,沒有統一的有效約束制度,很難從源頭處把控質量。另外,健康養生節目知識結構單一,宣傳力度不到位,沒有樹立節目品牌,沒有做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所以受益觀眾較少,所以在收視方面就顯得慘淡。從整個形式來看,健康養生產業方興未艾,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需要時間的經營,不斷完善優化產業結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2受眾對健康養生類電視節目的訴求
2.1節目需要擴展健康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在健康知識類節目的發展過程中,要根據當前的受眾對象,來拓展和延伸節目的廣度和深度。在這個過程中,其存在的劣勢是節目的受眾——中老年人不能通過網絡獲取節目資源。當前,年輕人對互聯網更加熟悉,并懂得如何獲得這種渠道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老年人這部分人群因為年齡較大,獲取知識的途徑和能力也有限,生活范圍相對狹小,生活模式也比較單一,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對知識的獲取而電視媒體這個平臺,要拓展相應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推動健康養生類電視節目文化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創造更好的文化氛圍。
2.2年輕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開始升溫
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導致疾病逐漸年輕化,亞健康成為普遍現象。因此“城市病”越來越引起年輕人的關注,并開始有意識地調整生活狀態。例如健身館,瑜伽館等體育健身方面的場地備受青年人青睞,在這里青年人可以放松壓力,緩解心理,調整自己的狀態,這對整個人精神面貌都有很大改觀,同時還能預防多種疾病,避免疾病年輕化。另外,戶外活動也在發揮著這樣的作用,出去踏青、爬山、旅游等都促進年輕人的身心健康,沿途欣賞風景,接觸自然,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這也是養生的一個方面,畢竟“生命在于運動”。
2.3中老年人群的比例呈上升趨勢
大部分的老年人對知識的獲取因為年齡問題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對互聯網的認知和了解也有限,因此電視節目可成為這部分人群了解健康養生類只是的最好途徑。在健康養生電視節目中,中老年人通過這電視平臺能夠通過生動形象的節目來接受相關知識和信息。例如:北京電視臺制作的養生堂節目,參加這個節目的現場觀眾都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而且甚至有七八十歲高齡老人參與。節目中各種醫師專家與觀眾對各種疾病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互動來解決老年人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個節目收視率的提升,說明人們對養生類節目有著訴求。
2.4拓展健康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拓展健康知識類節目的廣度與深度。這方面中老年人比較有劣勢。畢竟年輕人在互聯網上獲得這方面的渠道很多,并且很豐富。老年人獲取知識的能力在下降,并且生活范圍小,生活模式單一,這都不利于他們的知識獲取。因此在電視這個平臺上,要拓展相應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從而吸引青年人的目光,得到中老年人的信賴。這些訴求是合理的,不僅有利于大眾的知識獲取,而且助推健康養生文化的傳播,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3滿足受眾節目訴求的方法和措施
3.1應在保證節目真實性的前提下,探索節目的多樣化
健康養生類電視節目應該在保證傳播內容真實可靠的基礎上,追求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保證節目內容的全面和生動,以服務不同的老年受眾,但是也要注意防止過度的娛樂化和商業化。要嚴格杜絕虛假健康養生內容的傳播,注重健康養生類節目的科學性、真實性,以及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3.2促進養生知識的專業化發展
養生知識趨于職業化,邀請國內外專業人士進行講解或現場指導。避免粗制濫造的節目,請一些浪得虛名的醫師,掛以“專家”、“教授”的名頭,只為博人眼球,這樣很不好,損害電視臺的社會形象。在養生知識方面,可以是整體化,全方位,多系列的模式開展,如從“頭講到腳,從內講到外”,整個節目就是養生知識“盛宴”。當然也可以是模塊化講解模式,重點就某一方面,條分縷析,抽絲剝繭,給觀眾一份滿意答卷。另一方面,養生知識不斷拓展,不斷深化。宣傳中醫文化,引進西醫文化。中西合璧,由內而外,治標治本。這才是當代養生類節目的出路,提高節目質量,才能滿足現實要求。
3.3應培養具有健康專業知識的傳播人才
健康養生類電視節目的傳播者不僅要具備一般電視傳播者的專業素養,還應該具備健康養生方面的知識。高校應該專門設置健康傳播專業,培養這方面人才,或者組織該類節目的制作人員進行短期的專業學習,培養高素質的健康傳播人才。在面對老年受眾時,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人應少用專業術語,盡可能通俗、詳細地解釋醫學問題,使老年觀眾能理解節目的內容,以達到服務老年受眾的目的。因為目前我國老年受眾的整體受教育水平程度還不高,過多的專業術語會使他們對節目產生排斥的心理。可考慮用生動形象的模型或者以動漫的數據解讀等形式,以達到講解、教育之目的,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做到從心理、生理上對老年受眾的全方位照顧。
4結語
養生類電視節目市場前景廣闊,是個很好的發展契機。只要人們有這類養生健康方面的訴求,得到電視臺的高度重視,就可以策劃開發出高質量的節目。不難想象,養生文化會在社會上掀起一場學習風,氛圍濃厚。而且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趨于健康,生活質量會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電視養生類節目對受眾傳播影響及問題研究[J].張立庚.新聞傳播.2016(13).
[2]淺談健康類電視節目的發展[J].李寧菲.中國報業.2012(16).
[3]健康類養生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分析[J].王成.新聞研究導刊.2017(03).
(作者單位:新疆電視臺維語經濟生活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