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夏慶 劉禹兵 張宇 黃金麗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顱內動脈瘤采用顯微手術及介入治療的效果。方法:自我院隨機選取58例顱內動脈瘤患者,選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據抽簽法隨機分組,行介入治療的29例患者納入實驗組,行顯微手術的29例患者納入對照組。結果:對比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改善,治療效果明顯更低,P<0.05。結論:顱內動脈瘤采用介入治療的療效顯著低于顯微手術,但是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優。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顯微手術;介入治療
臨床上常見顱內動脈瘤患者,屬于動脈壁瘤狀突出,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進而導致患者死亡。目前臨床上主要利用手術根治顱內動脈瘤患者病情,避免出血風險,包括顯微手術及介入治療[1]。本組研究課題是對比分析顱內動脈瘤采用顯微手術及介入治療的效果,入組58例患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自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臨床診斷、治療的顱內動脈瘤患者中隨機抽取58例,知情同意,根據抽簽法均分患者,29例實驗組患者中,男女比15:14,患者年齡38歲至77歲,中位年齡58.5歲;2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16:13,患者年齡39歲至78歲,中位年齡58.4歲。將2組患者入組數據進行比較,差異不大(P>0.05)。
1.2方法
行顯微手術的29例患者納入對照組: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低氣壓下進行手術,入路點是標準翼點,利用顯微鏡將蛛網膜剪開分離,促使外側裂池、視交叉池將腦脊液緩慢釋放,促使患者顱內壓下降,充分顯露顱內動脈瘤,對腦動脈瘤瘤頸實施夾閉處理,嚴格止血,對夾閉進行檢查,適當后,實施關顱操作,為患者提供抗感染處理。術后,為患者實施腦血管痙攣防治及降低顱內壓等對癥處理,了解患者具體病情,為患者實施早期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持續外引流等操作。
行介入治療的29例患者納入實驗組:術前晚,給予患者鎮靜處理,藥物選擇苯巴比妥或者地西泮,術前,為患者靜滴尼莫地平,用藥劑量是每天20mg,避免患者發生血管痙攣不良事件。給予患者實施全身肝素化抗凝處理及氣管插管全麻,利用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持續沖洗,穿刺患者右側股動脈時,采用Seldinger法,術前,為患者實施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對動脈瘤體形態及大小等基本情況進行確認,合理選擇電解脫鉑金彈簧圈,栓塞過程中,反復實施血管造影,對患者栓塞程度進行充分了解,至引導管造影提示動脈瘤被致密填塞、完全不顯影為止。術后,為患者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每隔12h注射1次,共計3d。每日,為患者實施凝血全套檢查,根據患者病情實施腰大池持續引流或者側腦室外引流,時間在1周至2周。
1.3效果判定[2]
利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判定療效。
輕度缺陷、可正常生活,判定恢復良好;殘疾,可獨立生活并在保護下工作,判定輕度殘疾;清醒、殘疾、不能完全自理,判定重度殘疾;存在最小反應,判定植物生存;無生命體征,判定死亡。治療總有效率=良好率+輕度殘疾率。
1.4統計學辦法
本組研究根據SPSS19.0軟件分析所有臨床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若P<0.05,提示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臨床探討得出,實驗組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改善,治療效果明顯更低,P<0.05。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顱內感染、切口感染、腦積水、腦血管痙攣)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3 討論
顱內動脈瘤患者可利用腦血管造影進行確診[3]。
顯微手術中,夾閉動脈瘤,若術中動脈瘤破裂,可即時將血腫清除,復發率較低,但是,患者療效不夠確切,痛苦較大,創傷較大,術后恢復期較長,因此,隨著球囊擴張及支架技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臨床提出了介入治療,痛苦及創傷均較小,成功率較高,術后恢復速度較快,屬于血管內操作[4],但是,復發率較高,術中存在動脈瘤破裂風險。因此,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時,需根據患者動脈瘤具體情況對治療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本組研究結果: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改善,治療效果明顯更低。
綜上,顱內動脈瘤治療時,需合理選擇治療方法,充分考慮患者動脈瘤基本情況,介入治療療效不如顯微手術,但是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更優。
參考文獻:
[1]陳華瑩. 腦動脈瘤破裂早期顯微手術治療臨床觀察[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9):96-97.
[2]劉天慶,祁小龍,沈東偉. 血管介入與顯微手術治療Hunt-HessⅢ級顱內動脈瘤效果比較[J]. 福建醫藥雜志,2017,39(5):70-72.
[3]孫強,陳磊. 對比顯微手術、介入治療急性期顱內動脈瘤破裂的臨床療效[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3).
[4]姚江偉,李蕓,高波.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與血管介入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比較[J]. 臨床研究,2017,25(2):140-141.
作者簡介:王迪,男,1975年10月出生,大學文化程度,主治醫師,現就職于大慶龍南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