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珍
【摘 ?要】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新課程的全新教育理念也在迅速發展,初中音樂也開始了適應新課標的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同于文理科教育的領域,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的教育,充斥著藝術性的美妙濃厚氛圍,因此致力于音樂教育的教師們需要對適合學生們的初中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思考。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音樂 ?教學模式 ?創新思考
音樂是一種藝術,反映著現實的生活情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感知到新的東西,那是一種藝術的美。中華民族有傳承文化的責任和美德,學生們也擔負著這樣的一個使命去傳承音樂藝術文化。以往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落后,時代在進步,教育也得跟進,順應新時代的要求,跟從新課標的腳步,讓學生多元化發展,實現全面化提高的目標。
一、培養興趣,激發創新意識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教師要把激發學生興趣貫穿于音樂教學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宜過多地講解或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限定框框條條,這樣會扼殺學生潛在的創造力。為此,我們應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讓學生有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和探索的余地,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進行創造。如上音樂欣賞課,就要注意兩點:一是要變“靜”為“動”,在欣賞課上,教師常常強調安靜地欣賞,安靜地思考,可是這些“安靜”往往讓音樂不再美妙,而成為學生的催眠曲。所以,我們必須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在教學《跳竹竿》時,整節課以“跳竹竿”的音樂活動貫穿始終,我帶領學生在樂聲中跳起充滿民族特色的竹竿舞,學生在具體的音樂活動中,領略和加深了對民族風情的理解;二是變“被動”為“主動”,探究學習是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搜集和處理信息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教學《啊,香格里拉》時,我在上一節課就布置作業,讓大家了解藏族,能夠說出這個民族的特點、風土人情等,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加深認識,讓學生變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去了解,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強化表現,鍛煉創新能力?
音樂表演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地演唱、演奏的能力,以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讓學生受到美的愉悅和熏陶。
1. 落實識譜教學。新課標要求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實踐告訴我們,識譜要與演唱、演奏、鑒賞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要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尤其是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歌曲和樂曲識譜,也可以借助樂器演奏來識譜。
2. 重視表現教學。其一,演唱歌曲是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形式。歌唱技能的練習應結合演唱的實踐活動進行。我們要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培養群體意識及協助、合作能力。還要指導學生不僅學會唱,而且掌握正確的歌唱要領及一定的歌唱技巧,從而去表現歌曲的情感,使歌唱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其二,器樂演奏教學也是表現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參與演奏的過程,能夠使同學們產生成就感,客觀上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能動性,從而促使他們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及全面提高音樂素質。在這樣的學習動機下,把握住學生的這種學習心理,以此來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其三,課外藝術活動是音樂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責任擔任此項任務,讓學生在課外藝術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表現自我。課外活動要以音樂審美教育為核心,重在提高學生感受、體驗、理解、表演、鑒賞、評價音樂等能力,使他們具有分辨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鼓勵創造,培養創新思維?
音樂教學中開展音樂創造教學指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作音樂的活動。實際上,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我們應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于各個教學領域,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要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同一個練習,可能有多種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重處理方法;同一首樂曲,可能有很多種理解。所以,應該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即興拍出或敲出一段節奏;即興式體態律動創作,如學生利用聽覺和身體動作,把所感受到的音樂的情緒、速度、力度等,即興地表現出來;即興式旋律創作,如讓學生即興唱出一段自編的曲調。這些方法都能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學習音樂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新課標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三大方式外,還有體驗、模仿等適合音樂學科的各種學習方式。音樂教師不能單一或形式化地使用教學方法,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要鼓勵學生大膽探討、相互合作、解放思想,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張揚個性,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 高科名.新課標之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探討[J].電影評介,2010(2).
[2] 呂淑艷.新課標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分析[J].吉林省行政學院,2013(5).
[3] 鄭一飛.新課改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創新之我見[J].時尚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