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建筑業在我們的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謂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可能地節約資源(包括節水、節能、節地、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從而為人們提供能與自然和諧共處,并且能夠適用高效的利用使用空間的建筑。綠色建筑的使用是現代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主要針對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管理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管理;環境保護;重要意義
1 綠色建筑的基本概述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土地、水資源和材料等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高效、適用的使用空間,這種建筑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從綠色建筑的主要內容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中,全壽命周期包括了建筑原材料的開采、原材料的運輸和加工、建筑工程的建設施工過程、材料的使用、維修和拆除、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改造等所有的環節。在綠色建筑中,綠色建筑的基礎是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減少污染,據悉,在綠色建筑當中,建筑行業的相關部門提出了“四節約一環保”的相關要求,四節約分別是節約能源、節約水資源、節約用地、節約材料,一環保指的是減少污染,保護環境。
2 全壽命周期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則
全壽命周期中的管理系統的內容主要包括了建筑物的前期決策、建筑物的勘察設計、建筑的建設施工、建筑的使用和維修、最后拆除等幾個方面,全壽命周期內的所有內容之間具有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的關系,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都關系到其他環節和內容的質量,這些環節的管理共同構成了一個全壽命管理系統,成立全壽命管理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和延長建筑物的實際使用年限,這個全壽命周期管理系統需要根據建筑物的全壽命周期來制定具體的管理制度。
3 個階段都實施綠色管理以謀求建筑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將全壽命周期管理系統應用到綠色建筑當中,為了使得綠色建筑目標得以實現,不斷的提高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項目的管理效果,需要在實際的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管理當中遵守相應的管理原則,總的來說,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項目工程管理需要遵守的原則有以下幾個方面:系統性原則,全壽命周期管理的系統性原則主要指的是在實際管理當中,需要對綠色建筑當中的能源資源、環境、經濟和建筑本身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讓所有的資源能得到統籌規劃。平衡性原則,在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管理當中,需要對建筑中的項目經濟性、項目實用性和項目的綠色化進行詳細的分析,保證項目經濟、實用和綠色方面的平衡。堅持人本理念,綠色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施工母的就是為人類的生活和居住營造良好的環境。
3.1 指標體系的基礎
經過成本控制和功能分析,利用功能評價系數法得出價值系數,將傳統建筑的價值建立假設確立為V=F/C小于1。進而需要進行價值工程改進,然后進行全壽命周期的增量分析改進,力求達到V趨于1,并略大于1。
3.2 指標體系的構建
3.3 指標體系的計算
本文的指標體系有兩個,一為功能指標體系,二為成本指標體系。在確定指標后,再確定指標的權重。本論文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即確定各層次對象的相對權重,然后再進行綜合,從而得到目標權重的序列。
3.4 各個指標評分
3.4.1 功能指標評價
對綠色建筑較傳統建筑多加的功能指標,采用專家打分法,通過對各功能進行比較分析,對功能滿意程度進行打分,然后將各功能相加得到總分,再用得分總數除以評價人數,得到平均得分值后將功能所得平均得分值除以平均得分值總和得到功能重要性系數。將各功能重要性系數與各功能得分相乘,匯總為該指標功能加權得分,最后比上加權得分總和得到各功能指數。
3.4.2 成本指標評價
綠色建筑成本除傳統建筑的相關成本外,另增加的“四節一環保”功能會導致前期建設產生增量成本。本次研究采取了增量成本分析的方法,從上述的六類一級指標和十三個二級指標計算增量成本。具體操作為由專家根據生命周期增量效益費用比(即增量效益與增量費用的比值)、增量投資回收期(即用綠色建筑工程的增量凈收益抵消增量成本所需要的時間)等經濟指標,對上述提到的十三個二級成本指標采取10分制打分,滿分10分,最高10分,最低0分進行打分。綜上,得到ΔV=(ΔF/ΔC),V=(F0+ΔF)/(C0+ΔC)。
4 全壽命周期項目工程管理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
4.1 決策階段
在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決策階段,要選擇最優化的項目方案,充分地運用綠色、理性的設計思維,嚴格把握科學程序,遵循綠色建筑的設計規范,將環境、經濟、文化、公共政策以及技術等基本的元素融入和滲透到綠色建筑項目的投資和決策當中,從而更加充分提高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的促進人、社會和自然三者之間的和諧發展。
4.2 設計階段
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階段,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要求設計人員要綜合考慮項目設計方案的功能、質量、成本、環境、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處理對設計過程中的組織、技術、經濟以及合同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隨時糾正設計過程當中出現的偏差,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建筑對室外環境的污染、節約建筑資源,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處理好綠色建筑功能與成本、經濟的合理性和技術的先進性等之間的關系,要求綠色建筑在建設施工的過程當中能合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資源和可再生資源,有效利用可循環的綠色材料,不斷的擴大綠化面積,充分地采用雨水的回收利用設施,將新型的給排水系統、節水器具和相關設施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有效地降低和減少建筑物的室外環境污染,更加注重建筑物與環境的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4.3 運營階段
最后是運營階段,運營階段的主要目標是使資源實現最優配置,吸收整個綠色建筑項目在全壽命周期組織、管理、經濟、合同以及技術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和相關經驗,最終實現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項目的優化和和諧管理。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堅持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合理的運用價值分析手段,加強重視綠色建筑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以及構建綠色經濟效益評價框架與相應的指標評價體系,實現綠色建筑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于軍,谷青.價值工程在管理中的應用[J].數碼設計.2017(9).
[2] 楊通文,劉祖容.建筑工程應用價值工程研究現狀及展望[J].江西建材,2018(6).
[3] 周孟祥.運用價值工程提高基建效益[J].基建優化,2016(2).
作者簡介:
黎美玲(1989—),身份證號 23082819890701462X 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遼寧,學歷:本科,職稱 :助理經濟師 ,從事工程管理,項目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