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濤
摘 要:房屋建筑是建筑工程類型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房屋建筑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地基基礎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礎,要想保證房屋建筑的總體工程質量,首先就要從地基基礎施工環節抓起,提高地基基礎施工的技術水平。因此文章重點就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施工要點展開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建設;問題;施工要點
1 引言
近年來,大量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屋建筑的工程質量問題日益凸顯,在導致房屋出現質量問題的眾多因素中,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是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一旦出現施工質量問題,對房屋建筑工程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在進行房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地基基礎施工的安全監管,把控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注意分析影響房屋建筑地基牢固性的各種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地基基礎的穩定性。
2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2.1 保證房屋建筑的工程質量
地基工程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房屋建筑項目施工的基礎,可以說,地基施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在進行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和自身施工技術水平的雙向制約,外部環境因素就是指地基基礎施工的地區氣候以及地質條件等的影響,比如在凍土區進行房屋建筑施工,對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就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提升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水平,保證地基具有足夠的承重能力,還必須將地基的沉陷以及位移等維持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因此房屋建筑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環節,提升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從而保證房屋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
2.2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結構的合理性
一個完整的房屋建筑工程必須具備地基、主體、樓蓋等基本的結構,這些結構之間是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的,在進行房屋建筑施工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從整體上來把握房屋建筑的結構,不能割裂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對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環節進行充分的設計與研究,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整體房屋建筑的合理性。一般要求在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之前,要對地基施工的現場進行嚴格的勘查,包括對施工所在地環境以及其他有可能影響地基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保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過程的可控性。尤其要注意通過對房屋建筑整體重量的計算,對地基的實際承載能力與預計最大承載能力進行嚴格的劃定,為后續的房屋建筑體等的結構施工奠定堅實的基礎。
3 房屋基礎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房屋建筑地基建設地形過于復雜
建筑地基是否較為復雜一般情況下都是當地的地質特征決定。地質和地形變化廣泛而復雜,那么在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有很大可能會被砂土和巖石所困擾,從而使建設工程加大了困難和挑戰。
3.2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事故多次發生
通常情況下會發生事故都是因為對當地的地質和土壤的綜合認識不足,施工過程中施工設計的不合理或不規范,增加了施工成本。
3.3 房屋建筑基礎的隱蔽性強
事故發生后,許多基本建設項目和建筑工地難以處理。大部分都會表現在抗震水平不高,整體的地基不夠穩定,而且一些流土和管涌現象也會導致地基損傷。
3.4 地基建筑事故解決存在困難
基礎設施的作用是基礎性的,通常都在地下,所以本身是隱蔽的。而基礎設施一旦出現了問題,那么通常都不能被很好地維修,建設單位將會造成巨大損失,給建設單位團隊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產生了巨大影響。
3.5 建筑施工中的潛在威脅
建筑的地基建設項目通常是在一個過程完成后由下一個過程來覆蓋的。施工人員很難對其中一個過程是否合乎標準進行檢測,所以潛在的安全威脅不能被及時發現,就造成了整個工程安全的不確定性。
4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4.1 選擇合適的地基基礎類型進行施工
根據房屋建筑實際施工要求以及施工地區的施工條件的不同,需要建筑施工單位選擇合適的地基基礎類型進行施工,在保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施工單位要對的地基基礎工程的實際承載能力進行準確的核算,根據數據結構以及地質狀況選擇合適的地基類型。比如房屋建筑工程的樓層高度較高,對地基的實際承載能力要求也比較高,為保證房屋建筑的總體質量,就要選擇筏形基礎進行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再比如在地基施工地質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為節約地基基礎施工的成本,可以選用獨立基礎類型進行地基施工。
4.2 完善對地基處理的施工技術
在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施工技術就是對地基的處理,針對不同種類的地基,需要采用不同的處理技術來增強地基的穩定性。地基處理施工技術需要注意的要點主要有:①必須要根據地基基礎工程的實際情況、施工環境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選擇效果最佳的地基處理技術,必要時可以采用多種處理技術相結合的方法。②要注意對地基處理技術進行一定的分析與測試,保證施工技術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以下簡要分析強夯法和振沖法施工技術要點。
4.2.1 強夯法
強夯法是地基處理中比較常用的方法,其是為提高軟弱地基的承載力,利用起吊設備,將重錘(一般10-40噸)提升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強大的夯擊能和沖擊波作用夯實土層,使地基迅速固結的方法。此方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這種方法在地基處理中,一定要把握好夯實次數、夯沉量以及深度等要求,這對夯實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對夯實深度進行確定中,需要根據土層實際厚度以及地基的濕陷程度為依據;對于夯實量確定來說,要按照地基結構類型的荷載大小和計劃夯實深度,來確定最為合理的夯擊能。對夯實次數來說,一般需要先進行2-3次夯實,強度降低后再次進行夯擊,來提高地基承受力。
4.2.2 振沖法
地基處理技術中對振沖法的使用,一般有水沖和振動等方法,進行土體加固處理,同時其還可以分為振沖樁法以及振沖的密實法,振沖的密實法一般于砂土地基的處理中使用效果比較好,如果地基的黏粒量低于10%,則就常用此方法,其可以有效對地基液化問題進行消除,降低地基孔隙的密度,從而實現地基密實度的提升,如果其黏粒量高于30%,其土質黏粒量一般比較低,所包含水量也是很少,這種情況就常用振沖樁法進行地基處理,其對粉土地基以及素填土的地基等具有不錯的效果。振沖樁法填充物的使用一般為碎石,后再進行密實度高骨料的加入,從而來提升地基整體重量,并借助振動方式進行地基密實度的提升。
4.3 加強對地基基礎施工現場的勘查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現場的勘查工作是進行地基施工的前提,施工單位必須要重視對施工現場的勘查。地基基礎施工勘查工作主要包括定位、測量、評估、分析等,通過對地基施工現場進行準確的定位,可以從整體上把握該地區的地質環境,將現場的勘查數據與施工設計圖進行比對,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通過對勘測數據的計算能夠準確評估地基工程的穩定性,以上這些環節缺一不可。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基處理是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點內容,其對房屋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有著巨大影響,為了保證地基滿足工程建設要求,就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地基處理技術的選擇,并按照技術要求和規范進行施工,切實提高地基性能,這也是房屋建筑工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李莉.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J].四川水泥,2018(11).
[2] 董軼.當代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18(10).
[3] 陳強.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在現代房屋建筑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