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文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論文首先指出新形勢下網絡工程專業的現狀,面臨課程體系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適應性不足、實踐教學不能很好支撐理論教學等問題。然后以合肥學院網絡工程專業為例,提出以“能力輸出”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新思路。通過幾年的有效執行和實施,取得了較大的改革成效。
關鍵詞: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能力輸出;以“學生”為中心
Reform of Network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Li Zhengma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fei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601)
Abstract: Aiming at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Firstl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s pointed out, which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adequate adaptability of curriculum system to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inabi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to support theoretical teaching. Then, taking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of Hefe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which is guided by ability-oriented and student-centered.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he reform has achieved great results.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bility-oriented; student-centered
網絡工程專業旨在為互聯網及相關經濟產業發展培養高質量的網絡工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設置該專業占比達到了95%[1]。但是隨著以互聯網為核心、“互聯網+”為基本特征的新一輪經濟與產業革命的來臨,網絡工程及其人才需求內涵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網絡工程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及其產出與新需求之間出現明顯的不一致。
1、現狀
1.1課程體系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適應性不足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主要面向生產、管理和服務等一線的高級專業人才,目前的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培養機制對培養目標的適應性較差,未能立足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對課程體系進行合理、完善的規劃與設計,難以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2]。主要原因是不能以“能力輸出”為導向,形式上是應用型,內涵上還沒有從傳統以學科體系為主導的大學辦學思路上轉變過來,套用它們的人才培養方案、教材和人才培養模式等。
1.2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
應用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的技術應用與實踐能力培養上有著理論教學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傳統實踐教學以學科體系為中心,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注重學科理論的系統性、連貫性和完整性,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實踐教學基本上是理論教學的一種驗證和補充,不符合應用型人才所強調運用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2、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思路
合肥學院網絡工程專業于2006年開始招生以來,堅持“以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以面向學生工程應用創新能力提升為目標,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持續加強專業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
2.1以“能力輸出”為導向,組織實踐教學活動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本科教學是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3],即以“能力輸出”為導向,這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運用理論知識程度給出了明確的說明,而不是“了解” “理解”、“掌握”等詞匯。實踐教學是運用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對理論教學的有力支撐。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實踐教學活動所承擔的畢業要求達成任務,從實踐教學課程占比、類型設置、教學環節和實施要求等方面考慮,具體落實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培養的目標。
2.2以“學生”為中心
與以“教師”為中心強調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不同的是,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協作式、討論法、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建構學生的知識結構。合肥學院多年來堅持模塊化教學改革,打破傳統實踐教學體系框架,根據專業能力要求,整合實踐教學內容。而且不斷探索、打破常規,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4][5]。
2.3 重視實踐教學
在處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時,必須根據專業要求具體對待。首先,對于課程內的實驗,不能作為理論教學的依附,減少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比重。另外對于集中實踐,加強與企業聯系,通過工程項目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上可以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3、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3.1多層次設置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課程
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要求必須運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經過分析、建立合適的模型,并綜合考慮多方面的技術、工程等因素。而實踐教學是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重要手段,因此面向能力培養重構實踐課程體系。網絡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并逐步提升和加強。具體包括了課內實驗(初級層次,多個專業知識點綜合運用)、課程設計(中級層次,多門課程綜合運用)、工程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論文)(高級層次,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另外,實踐教學課程所占總學時的比重為28%。
對于課內實驗,主要是緊密結合本課程專業知識領域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綜合技能的教學內容,一般與理論課程同步進行。改變以前驗證理論知識性為主的做法,在實驗形式和內容上進行改革,加大綜合設計性實驗比例。
課程設計,以獨立開課形式,一般2周時間,綜合單科或多門課程理論內容中多個知識點,是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中級應用,要求有綜合運用技能的能力。引入工程項目,把需求明確后,以分派任務書的形式穿插在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
工程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論文),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的高級層次。不局限于某幾門課程的知識點,而是以校企合作模式為主,堅持校企共同培養的原則,與企業深度合作,采用項目驅動的方式,真題真做。首先在選題時候,和企業一起引入實際案例,并按照規格擬定任務書派發給學生,在任務執行過程中,企業老師全程參與指導,并同步參與進行中期和答辯安排。
3.2 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改革
借助于教學信息化,建設MOOC課程與虛擬仿真課程,推動課堂教學革命。采用“翻轉課堂”,結合任務驅動、企業研討、項目組實戰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 引入“學習負荷”(課內教學+自主學習)。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管理,自主學習按“任務驅動”方式。在具體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督促學生分析問題,研究相關內容,學習新的技術,幫助他們掌握實驗的技術和方法。評價方式多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顯著提升。
依托本系卓越IT工程師俱樂部,學生根據年級、興趣和特點加入各創新實驗室或老師產學研團隊,以參與項目開發、學科競賽、職業認證等形式開展多層次的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以第二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際訓練中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并在工程實踐中考慮社會、環境、倫理、道德等問題。
基于模塊化理念,引入10周的認知實習學期,實現學生對社會、專業和自我的認知。采用創新工場模式,與本地大型IT企業合作,將企業課程引入認知實習的專業學習過程。教學融入真實場景,實現實踐教學和真實項目的融合,在實際案例中將基本原理與工程實踐結合,明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結論
在全面深刻理解實踐教學的作用基礎上,合肥學院網絡工程專業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主要抓手,建立了一套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機制。近年來,通過持續的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培養了一大批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創新型網絡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升造學生比例逐年升高,2018年有三位同學因為學科競賽成績突出,被英國雷丁大學錄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施曉秋, 侯勝利, 勵龍昌. 面向新經濟的網絡工程產教融合、多元協同育人模式構建與思考[J]. 中國大學教學, 2017,9:39-44.
[2] 施曉秋, 蔣宗禮. 依據標準 強化內涵 提高網絡工程人才培養質量[J]. 中國大學教學, ?2016,1:30-35.
[3] 蔣宗禮 主編. 培養計算機類專業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8.7.
[4] 蔡敬民 主編. 基于能力導向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構建[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12.9.
[5] 邵一江,劉紅. 基于能力導向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構建——合肥學院模塊化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 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23(4) :58-63.
作者簡介:
李正茂(1973-),女,安徽肥西,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網絡與信息系統、信息安全.
基金項目: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2017mooc318,2018jyxm1105),合肥學院質量工程項目(2017mooc004,2018hfppkc06,2018hfsjjd08,2018 hfxg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