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人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已經逐日提高,而這在對生活環境的追求主要便體現于一些居民小區的小廣場以及城市廣場的建設中。而廣場的建設中綠化以及雕塑又較為重要,本文便以雕塑在城市廣場的設計應用為例,進行討論。
關鍵詞:雕塑;城市廣場;設計
前言:在一個廣場的整體設計中,雕塑的設計占有很大的作用。而成功的雕塑還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標志物,就像人們提到兵馬俑就會想到中國西安,提到自由女神像便會想起美國紐約。一個成功的雕塑會提高整個廣場的知名度,讓景觀顯得更加有內涵。而雕塑要與環境相結合才能將它的美發揮到最大,因此雕塑的設計便顯得尤為重要。
1.廣場雕塑的建造背景
1.1城市化的需要
在如今這個時代,許多鄉村在逐步地城市化,大量的高樓大廈代替了曾經的平房,許多含有傳統氣息的老城區都改造成為了較為現代化的新城區。而在這些地方城市化的同時,許多供人們散步以及活動的廣場也隨著人們的需求建立了起來。這些廣場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城市的整體綠化美觀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改善了城市空間形象。而在建立廣場的過程中,廣場的設計以及管理便顯得尤為重要。若是廣場的設計以及管理不恰當,便會使政府投入的大量資金白白浪費。而在對于廣場進行設計時,許多設計師都會選擇在廣場中適當地放置幾個設計好的雕塑,來提高廣場的整體美觀程度。這便是廣場雕塑的建造背景之一。
1.2人文發展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百姓對于城市的關懷意識逐漸變強。而許多相關的政府部門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走出古老的深宅大院更好的在市民面前展示他們的能力,將城市建設的更好。而在城市的整體上看來,許多政府會選擇“破墻透綠”,也就是將沿街有花園的房屋中實心的圍墻拆除,造成鏤空的墻,使其中的綠化透出來。這將以往的比較封閉的空間改造成為了開放式的環境,而在實際上,它反映地是人們看待城市建設觀念的改變。而在此之中,雕塑作為一種人們對于藝術的理解、一種展示城市形象的特殊藝術形式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的發展以及歷史可以反映不同時期的人們對于美的不同追求并且記錄了城市的發展過程。可以說雕塑不僅具有裝飾美觀環境的作用,還在人文發展中,起著承載歷史、反映人們審美變化的重要作用。
1.3城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民文化的興起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國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提高。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環境也逐漸有了一定的追求。而從近些年來許多廣場的建造便可以看出,人們對于公共場所的需求還是較高的。人們需要這樣一個能夠在其中與更多人一起活動、飯后閑逛的地方。因此,對于廣場的需求便很明顯。政府也在此過程中,投入更加多的資金于廣場以及公園的建設之中。在建設廣場和公園的過程中,雕塑的建造就很重要了。雕塑可以增加一個公園或廣場的美觀程度,并能吸引一部分游客進行拍照留念,提高知名度。并且在美觀程度上,也能滿足大部分市民的審美要求。
1.4新的通信、娛樂、購物方式的興起
目前我國的網絡技術發展的速度也很快,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許多的行為方式都發生了改變。相比于以往,人們更多地在網上進行交流以及購物等。這些都使得在現實中的一些娛樂方式受到了沖擊,例如從前在飯后,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廣場或花園閑逛,而如今,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在網絡上進行娛樂。這就使得廣場以及花園的使用率變低,政府需要提高廣場以及花園的吸引力。可以在此過程中,將廣場以及花園的公共設施建設的更好,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新增一些比較美觀,比較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的雕塑來吸引市民。在提高花園和廣場的吸引力的過程中,建立雕塑便成為了順理成章的結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雕塑建造的需求。雕塑可以通過豐富的功能、美觀的形象和多元化的活動來吸引市民。
2.雕塑的設計要點
2.1增加雕塑的可參與性和體驗的豐富性
在設計雕塑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雕塑的可參與性和體驗的豐富性,讓雕塑能更好地與人們形成一個互動。考慮到這個因素,設計者要先充分地對人們可能會在廣場以及花園進行的活動進行考慮。可以利用建造的雕塑,對人們進行有效地引導,例如在一些進行運動的地點建立一些帶有運動標識的雕塑,人們看到這些與運動相關的雕塑便會參與到與運動有關的活動中去,并且還可能會誘發更多其他層次的活動。在設計雕塑時,設計者應先對于廣場以及公園的活動進行親身體驗,身臨其境才能更好地設計出人們所喜愛的雕塑。除了可參與性,雕塑的豐富性也同樣不容忽視。雕塑的種類不能過于單一,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對于雕塑的審美一般都是有差異的。設計師應該注意雕塑的適用年齡層,在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地點設計不同的雕塑。
2.2雕塑更加多元化、能體現文化內涵
雕塑設計時,設計師還需要考慮雕塑的多元化以及它的文化內涵。
雕塑的多元化主要體現于人們對于廣場以及花園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需求。例如,有些雕塑能夠增加整個廣場以及花園的整體知名度,這類雕塑一般會設計地更加具有儀式感,要結合更多美學元素以及能夠體現當地特殊的元素來設計雕塑;而還有一些雕塑是供小孩子們玩耍、讓小孩子們開心,這類雕塑在設計時就要融入更多的動畫元素,增加雕塑的趣味性。而在設計這些雕塑的同時,也要結合觀賞人群的身體素質的需求,可以在孩子以及老年人活動的場所的地面相應地設置一些防滑材料,并且設立一些能供人們休息的座椅。一個成功的雕塑,還應該具有相應的文化內涵。不同地區的文化不同,設計者可以在設計較為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時,融入更多的具有當地特色的元素,使設計出的雕塑更加具有文化內涵,提高整個廣場以及花園的知名度。
2.3與生態環境更好的結合
在雕塑建造的過程中,與周圍的生態環境相結合也是很為重要的一點。一般來說,設計者想要使雕塑更加具有真實感和親切感便可以利用雕塑周圍的自然的生態環境例如一些花壇、草木作為裝飾,使雕塑與周圍環境結合一體,增加雕塑的整體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裝飾的自然之物的大小要設計合理。這些草木的大小應該根據人平視的角度以及距離來設計,在這些因素適當時,這些草木能發揮至最大的效果,增加觀賞者的親切感,使雕塑更加具有生機。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草木與雕塑的色彩搭配,不同風格的雕塑所配的草木顏色也應該有一定區別。設計者可以通過利用草木顏色以及整體背景顏色的差異,給觀賞者造成一定的視覺沖擊,以此來突出雕塑的效果、吸引人們的視線。除此之外,設計者還應該分析在廣場以及花園活動的人們的心理狀態,設想人們對于場景布置的期待。換位思考,將雕塑以及周圍裝飾的草木設計地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更加有活力。而根據不同年齡層對于草木的審美不同,也可以設計不同的搭配方式,盡可能地使雕塑能夠滿足各個年齡層的需求。
3.結語
如今雕塑在廣場中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而將這些雕塑設計地更加符合當前人們的審美并且增加廣場以及地區的文明程度就是相關企業目前應該重視的問題。使設計出的雕塑更加具有特點,并能更好地與生態相結合,使我國雕塑的設計及制作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陳為幫世紀之交對我過城市規劃的幾點思考[J].閉城市規劃,2001.
[2]劉平,初嘉騰,馬斌等.營造宜人的城市空間陰規劃師,1998.
作者簡介:
龐宇(1984-)男,漢,碩士研究生,設計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講師,公共藝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