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容 李黎 楊越 鄧天鵬
摘 要:實施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對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為大學生今后創業打下基礎?;ヂ摼W+創新創業項目有利于降低創業成本和創業門檻,對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互聯網思維,釋放個體潛能,實現個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離不開高校精心的組織與管理、大學生和教師的付出與投入和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等。進行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運作路徑的實踐和探索研究具有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
前言:
在中國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選擇互聯網+創新創業的模式將越來越普遍。高校的大學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他們長期接觸互聯網,具有互聯網的思維,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能力。大學生創業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影響重大,據《2017年互聯網創業群體調查報告》指出青年80后90后是創業的主力軍,30歲以內的創業者高達78%,而且未來創業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又簡稱為“大創計劃”,2012年,國家出臺了《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批準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 年建設項目的通知》兩項重要的政策文件。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力扶持,2012年開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簡稱“大創計劃”,為在校生提供了創新創業訓練實踐平臺。政府、社會和學校多方助力大創計劃,既有專項資金的支持,又有設施、場地、師資和相關制度的支持。大學生實施大創計劃項目將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研究大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創新創業遇到的問題,提出有效可行的實施方案,對今后大學生進行互聯網+創新創業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一、提高意識,加強創新創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和實踐訓練
(一)提高創新創業意識,樹立團隊“團魂”。
創新創業的意識對大學生創業成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為創新創業意識是強大的內核驅動力,是創業者素質系統中的第一個子系統。大創計劃的項目組成員都應該具有強烈的創新創業的意識,也就是他們應該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或者團隊的創業需要、創業動機、創業興趣和創業理想。團隊成員之間需要有效的進行溝通和交流,整個團隊的要對創新創業的計劃和方案達成一致的共識,團隊要有共同的創業價值認識、志同道合、團結互助和信任理解的“團魂”。創業者還應具有商機意識、轉化意識、戰略意識、風險意識和勤奮敬業的意識。除了大學生自身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訓練外,高校應承擔起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任務。高校要積極的落實國家的各項政策和教育改革措施,加強創新創業的宣傳與基礎知識指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意識,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內涵和意義。
(二) 提高創新創業知識素養和創業技能
互聯網創業具有創新性要求高、多元化、前期成本低和衍生性強的特點,互聯網創業門檻較低,創業環境更公平,但與傳統的創業模式相比,互聯網創業更加的殘酷。如果項目沒有創新性,以及創業者對“互聯網+”創新創業準備和認識不夠充分,依然很難取得成功。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網絡技術知識、金融知識、企業運營知識和管理知識都比較欠缺,也缺乏項目規劃、清晰的判斷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公關社交能力。大學生不但要通過學校的課堂學習,還要課余通過各種途徑自學,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通過交流學習、社團活動、企業鍛煉、社會實踐和創業大賽等活動鍛煉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不斷的積累創新創業經驗,提升自身的創業技能。高校也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創業教育。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對市場和項目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對方案要進行風險的評估和多方的認證,在這些過程中鍛煉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
二、基于高職大學生的特點,為大創計劃做充分的準備
(一)克服高職大學生實施“互聯網+大創計劃”的現實困境
1.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雖然國家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但普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依然比較淡薄。首先應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使學生了解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了解創業的概念、要素與特征等,使學生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高職學生相比于本科學生在吃苦耐勞、自主意識、創造性及文化素養等方面普遍較差,在實施大創計劃過程中難度更大。但應充分發掘高職學生的優勢,例如動手能力強、思想活躍、團隊協作能力強等,需要高校積極的采用“導師制”,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克服缺點,充分發揮優點,團隊充分配合,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培養創業精神。
2.加強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高職學生嚴重缺乏創業所需的專業知識、經營管理、創新思維、創業思維等綜合知識與技能。前期,大學生應積極的參與學校組織的創新創業的知識培訓與實踐活動,多參與各類科技講座和社會活動等,在知識層面和實踐技能方面多學習與鍛煉積累。在互動中,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決策等綜合能力。也要多與專業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明確自己的創業目標,為之后大創計劃的順利展開做知識儲備、能力儲備、人力資源儲備和創業心理等方面的準備。
3.高校加強創新創業的教育力度。高校教育在積極的進行教育改革,積極開展各項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應為大創計劃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創業孵化基地、師資、資金和場地等各方面的支持,大力的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充分調研分析,選擇合適的課題項目
大學生創業者缺乏社會經驗和項目訓練的經驗,對“互聯網+創新創業”認識不夠充分,準備不足,過分追求“互聯網+”的形式,忽視了創新的本質,難以在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方面得到提升。同時,選擇合適的課題是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需要做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大學生通常忽略了創新創業的殘酷性,未對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根據自身的特點,主要是現有的資源,例如專業知識領域、技能特長、團隊人員構造、資金來源和周邊環境需求等具體的情況,選擇適合團隊的課題進行項目的訓練。 選題的難度應適中,能較好的體現學生理論分析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開展的選題項目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可行性和實際應用價值。
三、整合資源, 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創業平臺
互聯網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基礎設施,大學生要加快學習互聯網知識,充分認識互聯網環境下的線上資源,多方了解和收集現有的國家輔助互聯網創業的平臺資源,除了合理利用“大創計劃”的項目基金支持外,要充分發掘政府、企業和學校的優惠政策與支持。 通過互聯網強大信息資源,整合政策、技術、資金、人才、服務和市場等創新創業資源,有效的與項目進行資源的對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除了網站,互聯網+大創計劃要注重市場需求和服務質量,應注重PC客戶端、手機APP、微信等載體的開發與應用。項目實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大學生多方面的考慮與實驗,基于互聯網的具體特性,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和開發技術,是對大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的有效鍛煉。
四、實施“導師制”,指導、輔助和監督項目的實施
項目指導教師的任務和職責是非常重要的,是整個項目實施的引路人,也可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師要精心的指導和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創新突破。在學生進行項目調研分析,查閱文獻資料、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際問題的解決等方面,教師的引領非常重要。指導教師要全程的對項目訓練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實施方案的制定、項目實施等方面要把好關。同時教師的吃苦耐勞、專注敬業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高職大學生有正面的影響作用,高職學生在克服困難、意志力等方面較為薄弱,教師的優良職業素質對學生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加強團隊的管理和項目的運作
大創項目注重的是大學生的能力培養,重在參與的過程。在以團隊的形式展開實訓鍛煉,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領導決策能力等。只有協調好內部的矛盾,合理的分工合作,加強了團隊的管理,項目才能順利的完成。團隊應注重過程的記錄,例如工作日志、會議記錄討論、導師指導記錄、進度報告、財務管理和項目運作等內容的記錄,也要在訓練過程中不斷的反思與認證,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反饋與解決。高校應提高過程中的監控力度,促進大學生積極鍛煉、自主創新和推進項目的順利進行,避免虎頭蛇尾的現象。
結束語:大創計劃項目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互聯網+大創計劃有利于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樹立互聯網思維理念?;ヂ摼W+時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式嚴峻,國家極力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一項集知識應用、實施執行和管理經營為一體的復雜系統工程。通過大創項目的實施,學生可通過整合所學的專業知識,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國輝,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踐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10):76-77.
[2]周浩,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選題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173-174.
[3]胡貝貝,王勝光,任靜靜. 互聯網時代創業活動的新特點——基于創客創業活動的探索性研究[J]. 科學學研究,2015,(10):1520-1527.
[4]Bin Hu,Qianqian Luo. College Student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Internet Plus”[J].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8,394(3).
[5]涂艷蓉,丁曉旭.指導教師如何有效參與大學生創新活動[J].現代交際,2013(1):209-209.
[6]Lei Sang. Evaluation Model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Regional Development[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3634(687).
[7]鄭紹春,淺談如何發揮指導教師在“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中的作用[J].航海工程,2008,37(4):172-174.
作者簡介:
郭容(1985-),女,四川宜賓人,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制造教學與實踐.
[基金項目]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81296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