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波
摘 要: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文學家、詩人、詞人燦若群星,但因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著名的女作家卻渺若晨星,而南宋時期的李清照就是一個成就突出、風格多樣、特點鮮明、內容豐富的詞作家。一千多年來,其含義雋永、表達柔膩、感情愁絕的文學作品深深地打打動著我們。
關鍵詞:淺談;李清照;詞作;特點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出生在山東一個官宦之家,父親為北宋文學家李格非,母親王氏身出名門,自幼生活在詩書禮儀的文學環境之下,沒有宋朝傳統“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自少便有詩名。優裕的家庭環境加之自己的聰明才智又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使李清照在詩、詞、散文都有所成就,但最擅長的還是詞。她認為“詞別是一家”,在藝術上有它的特點,要求協音律,有情致。自創“易安體”,開宋朝“婉約之風”,詞作獨樹一幟,贏得后世極高贊譽。
一、李清照詞的內容特點
1.早期詞作的清新明麗
這個時期李清照性格活潑開朗,思維開放敏捷,年少時期家庭濃厚的文學熏陶以及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使她的詞作清新活潑,充滿各種生活情趣。《點絳唇》是她天真爛漫的少女生活的生動寫照,詞中“秋千”、“纖手”、“露”、“花”、“薄汗”、“輕衣”,將春日清晨中秋千上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的少女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整首詞將少女的羞澀嬌態、天真頑皮、可愛無邪描繪的非常逼真,讀之使人感覺清新明麗。再如《如夢令》描繪了藕花深處的歸舟和灘頭驚飛的鷗鷺,活潑而富有生趣。又如《怨王孫》的“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也在輕快節拍中傳達出作者開朗愉快的心情。還有《鳳凰臺上憶吹簫》《一剪梅》等小詞,都是抒寫閨情的名篇。作為一個婦女作家,在詞里揭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流露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喜愛,這在當時違反了封建社會為婦女所規定的教條,因此她的詞當時被斥為“五顧藉”、“無檢操”。現在看來,這正是她前期詞思想價值之所在。年輕時李清照無疑是幸福的,詞作清新柔美,形象溫婉可嘉。
2.后期詞作的愁苦哀怨
從靖康元年起,李清照連續遭到國破、家亡、夫死的苦難,過著長期的流亡生活,寫出的更多哀怨愁絕的作品,如《菩薩蠻》、《念女嬌》、《聲聲慢》等。這些詞主要表達她個人的不幸遭遇,情緒比較消沉。“瘦”與“愁”的形象的詞很多。“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雪清玉瘦”、“新來瘦”等;“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怎一個愁字了得”、“一種相思,兩種閑愁”、“薄霧濃云愁永晝”等,讓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作者的個人形象以及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還有如“故鄉何處是,忘卻除非醉”(《菩薩蠻》),“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念奴嬌》),“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添字采桑子》)等,都表達了南渡初期許多離鄉背井、骨肉分散的人共同感受。《永遇樂》“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更是含蓄而深沉地表現她對現實的不滿和關心。
3.率性真切的豪放灑脫
李清照雖為女性,但是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沒有名門閨秀的封建傳統和扭捏,反有一股男子浩然之氣和膽識,其少婦時期所做《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所描寫的“沉醉”、“興盡”暗指女詞人飲酒且酒醉,女子的這種行為在封建社會時期絕對是不被允許的,尤其是在書香門第、官宦之家,由此可以看出女詞人雖為人婦,但卻像男子一樣飲酒且醉酒。“晚歸舟”、“誤入”、“爭渡,爭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非常有膽識的少婦,晚上醉酒誤入荷塘深入,卻又不知如何劃槳離開的豪邁形象,將詞人的任意灑脫,隨性而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勒了出來。又如《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中詞尾“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達了詞人渴望乘風而去,去蓬萊仙山尋找精神慰藉,“九萬里”、“三山去”氣勢磅礴,詞人豪邁的氣度躍然紙上。還有《夏日絕句》“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用項羽的故事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二、李清照詞的藝術特點
1.情景交融,融情于物
通過描繪景物,借景抒情,渲染心中情緒。如《聲聲慢》,作者通過五個層次的景物描寫來渲染愁情:首先通過氣候的反常多變,寫煩悶難熬的心境;其次借助“淡酒”“晚風”來渲染愁情,并通過酒力敵不過風力,顯示出愁情的無比深重;再次由過雁引發對故土家園和往昔夫妻伉儷生活的追懷,表現作者家破人亡的痛苦;接著又通過滿地堆積憔悴的黃花自喻,抒發昔盛今衰、身世變遷之嘆,突出作者晚年孤苦無依的凄涼心境;最后通過梧桐細雨對心靈的敲擊,將愁情推向高潮,引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絕望呼告。整首詞無一寫愁,卻處處是愁。這種情景交融,融情于物的意境營造是李清照晚期詞作日益成熟的體現。再如《武陵春》以舴艋輕舟反襯心情的沉重等。《一剪梅》“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將其當時“形單影只”孤獨的自己與天上“雙宿雙飛”的大雁進行對比,寂寞苦悶的心境油然而生,躍然紙上。“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寥寥數語,將濃的化不開的思念心情融入到“落花”、“流水”之中,柳眉剛舒展,心頭又翻騰的意境映入眼簾。
2.清新明麗
年少時期家庭濃厚的文學熏陶以及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使她的詞作清新活潑,充滿各種生活情趣。《點絳唇》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性作品,是她天真爛漫的少女生活的生動寫照,詞中“秋千”、“纖手”、“露”、“花”、“薄汗”、“輕衣”,將春日清晨中秋千上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的少女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見有人來”,突然這位玩的“薄汗輕衣透”的少女意識到園中有人闖入,顧及到自己現在形象不符合封建禮教標準,于是“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即顧不得穿鞋,直接穿著襪子害羞的急急忙忙的往閨房跑,連頭上金釵掉了都不顧得撿起來。但是這位調皮的少女急急忙忙跑到門邊之后突然意識到這樣非常失禮,于是假裝“把青梅嗅”,以掩蓋自己方才的失態。整首詞將少女的羞澀嬌態、天真頑皮、可愛無邪描繪的非常逼真,讀之使人感覺清新明麗。
3.敏感細膩
作為一位女詞人,李清照心思細膩,情感表達多用曲折而非平鋪直述的表現手法,這種特色在她不同時期的詞作中都有所體現。《念奴嬌?蕭條庭院》詞中“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表面上看似詞人以酒消遣,打發無聊時光,但是緊接著“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通過對“被涼”和“香消”這種細膩的生活細節的描寫,詞人心中多少相思,多少無奈,多少對離情苦悶都曲折的表達了出來。
4.深婉含蓄
晚年時期的李清照,遭受生活重創,精神極度痛苦,這個時期她的詞作深婉含蓄,多表達身老異鄉、國破家亡的沉痛悲戚的心情。《永遇樂?落日熔金》本是“中州盛日”的元宵節,對于詞人來說卻是“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作者現在身在異鄉,山河破碎,家人難團聚,面對外面熱鬧非凡的元宵節,不敢直接面對,不敢去外出游賞,只能將自己獨自留在孤寂之中。作者運用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深婉含蓄的表達了在熱鬧的元宵節內心卻無比傷情,對親人的思念,對故國的哀傷。又如《清平樂?年年雪里》:“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初春時節“兩鬢生華”的詞人感嘆“難看梅花”,雖沒有抱怨生活的不盡人意,但一種深沉悲涼之情卻油然而生。
李清照作為北宋時期我國最杰出和最有影響力的詞壇女詞人,其一生多才多藝,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詞章,贏得后世極高贊譽,在我國文學領域具有極高地位。尤其是李清照的詞,后世稱其為“易安體”,在南宋詞壇獨樹一幟,開婉約之風,展示了她獨特的情懷和學識才華,為我國古代詞壇不可多得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