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 徐娜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常規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164例乳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所有患者超聲彈性成像、常規超聲技術檢查,分析兩種檢查手段的診斷準確性。結果:超聲彈性成像的乳腺癌診斷準確率%高于常規超聲診斷準確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進行乳腺腫瘤檢查時與常規超聲檢查相比,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準確率更高,因此在采用常規超聲難以確診患者病情時可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進行診斷,利于提高患者診斷準確率,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鍵詞】常規超聲;超聲彈性成像;乳腺癌;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2
乳腺癌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之首,且隨著經濟水平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1]。臨床上,因超聲無創、簡便其費用低,是診斷乳腺癌的主要手法。本文筆者通過對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164例乳腺腫瘤患者行常規超聲檢查及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研究,深入探究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的作用,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164例乳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39.62±11.88)歲;腫塊直徑0.65-2.70cm,平均直徑(1.58±0.67)cm;病程5-20個月,平均病程(10.24±2.11)個月;46例患側乳頭溢液,63例患側疼痛,20例患側橘皮樣改變。
納入標準:經手術或病理診斷確診為乳腺癌;均為首次就診;體檢或自行觸摸發現乳腺腫塊;患者知情本次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于同一天進行常規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拒絕行穿刺活檢患者;病例資料不完整患者。
1.2 方法 (1)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來自美國GE公司,型號為Logic E9,探頭頻率為9-12MHz。(2)檢查人員:由2名副主任及以上級別超聲科醫生共同完成兩項檢查,并各自作出檢查結果,若檢查結果不一致,可由上級醫生判定。(3)常規超聲檢查:使患者呈仰臥位或側臥位,舉起手臂,使患側乳房、鎖骨及腋窩充分暴露。從乳頭上方起,將乳頭作為中心,按照順時針方向進行縱切、橫切、斜切掃查,探測到病灶后,探查并標記好病灶位置、大小、邊緣情況、形態、回聲、聲影衰減情況、縱橫比、鈣化灶、血流信號及淋巴結情況[2]。(4)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在完成常規超聲檢查后,開啟超聲彈性成像模式,使探頭垂直皮膚,正確加壓病灶區域,分析超聲彈性成像圖[3]。
1.3 診斷標準 (1)常規超聲診斷標準[4]:診斷分良性、不確定及惡性三個分類,將不確定歸入惡性病灶。①良性:病灶形態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無微小鈣化情況。②惡性:病灶有毛刺,形態不規則,周圍回聲高且厚暈,后方回聲衰減,縱橫比在1以上,有微小鈣化,有兩個以上特征的均為惡性。③不確定:具有1項惡性特征或良性病灶超聲不夠典型,無法確定良惡性,歸入惡性。(2)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標準[5]:按照改良五分法分級乳腺腫塊硬度,①1分:病灶完全形變,病灶及其周圍組織呈綠色;②2分:病灶中心及周圍大部形變,圖像中藍色區域與綠色區域接近;③3分:病灶中心形變不明顯,周圍組織形變,圖像中病灶中心區域主要為藍色,但其與周圍組織也可見綠色區域;④4分:病灶未有形變,圖像中病灶呈藍色,周圍組織僅可見少部分綠色區域;⑤5分:病灶、周圍組織均未有形變,病灶呈藍色,未見綠色區域。其中1-3分為良性,4-5分為惡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用()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采用檢驗比較組間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病理檢查,共有111例惡性,35例良性。經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共確診109例惡性(74.66%),29例良性(19.86%);誤診2例惡性(1.37%),誤診6例良性(4.11%)。經常規超聲檢查,共確診100例惡性(68.49%),26例良性(17.81%);誤診11例惡性(7.53%),9例良性(6.16%)。由此可見,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準確率為94.52%(138/146),常規超聲檢查準確率為86.30%(126/146)。超聲彈性成像準確率高于常規超聲診斷準確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浸潤性癌癥之一,其發病率在女性癌癥死亡中僅次于肺癌。為避免乳腺癌發展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患者應盡早確診并治療。因此,臨床已開始重點關注乳腺癌診斷準確率及治療手段。在乳腺癌診斷上,臨床已常規超聲檢查為主要手段,但該診斷局限性較高,嚴重影響了診斷的準確率。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通過患者機體組織硬度及彈性特點獲取彩色編碼超聲圖像,進而判定腫塊良惡性,打破了常規超聲檢查的局限性,更利于乳腺癌診斷的準確性。本文研究中發現,經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患者乳腺癌診斷準確率達94.52%,高于常規超聲檢查診斷準率的86.30%。由此可見,在確診乳腺癌上,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在進行乳腺腫瘤檢查時與常規超聲檢查相比,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準確率更高,因此在采用常規超聲難以確診患者病情時可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進行診斷,利于提高患者診斷準確率,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石磊.常規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對乳腺癌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6):82-86.
魏鳳英,粱杰.常規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8(2):23-24.
傅強,胡文江,鄭瑞蓮,等.常規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腫塊的定性診斷價值[J].影像技術,2015,27(6):21-23.
張娟.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8):66-67.
王菊梅.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乳腺腫塊患者檢查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