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嬌 伍小敏 馬亞寧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收治高血壓腦出血病患應用認知干預與康復護理對其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方法:76例研究病例均取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組,針對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38例)和觀察組(認知干預+康復護理,38例)在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展開對比。結果:在原始數值相近前提下,觀察組HAMD、HAMA分值在干預后低于對照組,SF-36數值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臨床收治高血壓腦出血病患,加強認知干預與康復護理,確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優(yōu)化生活質量,于病情康復與預后改善大有助益。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認知干預;康復護理;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高血壓腦出血屬常見神經內科疾患,雖現今醫(yī)療技術進步使該病死亡率大幅降低,但因此所致的運動與語言障礙等仍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苦楚。針對患者在此情況下產生的焦慮、抑郁情緒,臨床護理不再僅局限于病情護理,而將備受重視的認知干預與康復護理融入其中,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促進病情康復[1]。本文即針對認知干預與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并作文詳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76例研究病例均取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并結合CT、MRI影像學檢查予以確診,存其他重要臟器病變及精神障礙者不予采納。隨機分組,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38例)男女比例21:17,年齡42~72(55.4±5.9)歲;觀察組(認知干預+康復護理,38例)男女比例22:16,年齡41~74(56.1±5.4)歲。兩組基線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甚微(P>0.05),具客觀可比性。本研究獲我院倫理協(xié)會審批且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參照組所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為圍繞疾病與醫(yī)囑而行的病情監(jiān)測與對癥護理。觀察組在此之上予認知干預與康復護理:①認知干預:通過角色扮演將高血壓腦出血疾病知識、心理問題、營養(yǎng)支持以及并發(fā)癥處理等內容予以直觀呈現,加深患者認知;與患者于安靜室內單獨交談,通過問答形式獲悉其認知偏差,予以針對性糾正,并為其布置認知家庭作業(yè),強化認知轉變,使之回歸正常、平和心態(tài);為患者播放輕音樂舒緩心情,放松身心。②康復干預:患者生命體征趨穩(wěn)即可循序漸進的開展患肢關節(jié)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定時進行患肢關節(jié)按摩,術后3周即可自站立平衡訓練、家人攙扶下短距離行走漸過渡至獨立行走。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tài):在護理干預前后針對兩組患者抑郁、焦慮等心理狀態(tài)分別予以漢密爾頓抑郁/焦慮量表(HAMD/HAMA)評估,獲取分值越高,抑郁、焦慮越嚴重。②生活質量:即參照SF-36生活質量量表針對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予以評估,100分為滿分,最終獲取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tǒng)計分析 選擇SPSS22.0軟件行研究相關數據處理,HAMD、HAMA評分等計量資料表達均采用(),數據檢驗為t。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抑郁、焦慮改善情況相較 如表1示,兩組HAMD、HAMA初始值相近(P>0.05),干預后均呈下降趨勢(P<0.05),但觀察組下降幅度更大,較對照組數據更低(P<0.05)。
2.2 生活質量相較 經量表測評統(tǒng)計,觀察組SF-36平均分值(76.95±9.82)分,參照組(60.58±8.66)分,數據相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積極治療之后殘留的精神與肢體運動障礙需要較為漫長的時間去修復,而焦慮和抑郁為患者常見的精神心理衛(wèi)生問題,貫穿于康復全程。認知理論認為,個體的認知過程在情緒與行為中起決定作為,積極正向的認知方可給予正向情緒反饋。文中健康知識宣講改變以往單向傳授的方法,而采用更為生動直觀的角色扮演,將疾病相關知識、營養(yǎng)支持、常見心理問題以及并發(fā)癥處理等予以細節(jié)呈現,使患者有更為深刻的認知,有利于治療依從性與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此外,通過對患者不良認知的糾正及行為訓練,可緩解并穩(wěn)定其情緒狀態(tài);音樂療法則可促進患者機體內皮質醇與多巴胺釋放,從生理機制改善焦慮與抑郁情緒,效果更佳。康復指導則使患者肢體得以適當活動,并在反復運動中提高相應部位的大腦皮質活動能力,促進周圍非損傷區(qū)域的功能重建,優(yōu)化康復效果,提高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示,在原始數據無較大差異情況下,觀察組HAMD、HAMA分值在干預后均較參照組低,SF-36較參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臨床收治高血壓腦出血病患,加強認知干預與康復護理,確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優(yōu)化生活質量,于病情康復與預后改善大有助益。
參考文獻
王曉欣,張銀環(huán),趙麗芳.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的全面護理與康復狀況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