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力系統中,電力線損能充分反映電力系統運行是否正常,結構是否穩定。線路損耗率與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關。因此,為了有效地降低線損程度,電力線損的精益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施系統線損管理,及時發現系統線損的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確保電力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系統線損管理問題,提高線損管理的整體水平,降低線損程度。
關鍵詞:電力;營銷精益化;管理;建議
1 線損導致原因
1. 1 抄表出現問題
抄表問題是線路損耗異常的主要原因。在過去的電力營銷工作中,基本上采用了人工抄表,不僅自動化程度低,而且不能滿足現代電力需求。隨著用電量和用戶的增加,電力營銷技術也得到了升級改造,手動抄表技術已逐漸轉變為電能表停表采集系統的抄寫技術。雖然轉錄效率可以提高,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現場檢查,不能提高整個信息審核的質量,這也會造成一些用戶無法及時發現儀表的異常使用,從而影響正常用電。另外,抄表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也影響著抄表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目前電力企業抄表人員存在的責任心不足、抄表問題不重視等問題,導致無法準確估計和計算線路損耗,給電力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影響。
1. 2 營配信息問題
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電力消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力營銷除了要及時處理內部工作外,還應及時調整電力的負荷問題,以提高整個電力營銷線損精益管理水平。然而,理論上的電力營銷工作與實際的電力營銷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將導致許多問題無法及時解決,使得具體分布的信息和數據往往與實際工作不匹配,使得實際線損統計和理論分析存在不準確性。
1. 3 技術水平問題
在電力營銷過程中,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力線損。然而,在電網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沒有及時計算和考慮線路的總體結構和總體布局,這會導致線路的設計與實際情況不匹配,從而影響到整條線路的損耗。同時,線路管理的不到位、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等問題也會導致線路出現問題時無法及時進行線路維護和更換,影響線路損耗率計算的準確性,影響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1. 4 用戶用電結構的變化
雖然在實際的電力營銷工作開展過程中,不能保證每個月的抄表情況都是相同的。但是,就針對當前我國電力企業中的抄表工作而言,當用戶的電力使用情況存在著一定的變化時,其實際工作的系統并沒有得到及時變更,工作人員往往以口頭的形式通知用戶,這樣會導致交接人員和用戶之間不能形成很好的溝通,從而影響工作人員無法實時的對用戶的用電情況作出及時調整,無法實現對用電用戶電力使用情況的全面監督與核查。
2 電力營銷線損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 1 加強電力營銷的管理工作
①為線路、臺區貼標簽,確定目標值和責任人。②開展線損異常閉環處置。③做好基礎資料與現場清查工作。④開展分線、分臺區線損實時監測。實現線路、臺區的線損“兩個比對”。⑤做好抄核收管理工作。⑥加快低壓集抄安裝覆蓋使用。⑦做好用電檢查、防竊電工作。⑧做好營銷稽查工作。加大違規用電查處力度和線損異常處置跟蹤力度。⑨做好電子化移交工作。⑩開展管理線損幫扶,做好縣局現場幫扶工作。
2. 2 加強檢查和計量工作
為了提高電量計算的準確性,應及時發現電力營銷問題中所出現的線損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維持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有效地開展對電力系統的后期維護工作。此外,相關的電力企業還應定時對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及時的監控、檢查和維修,這樣就能及時發現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對其及時維修和更換。為了加強檢查和開展相應的計量工作,還應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這樣才能促進相關檢查工作和計量工作的有序展開,以此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安全性,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2. 3 加強對配網結構的改善
配網結構也是影響線損出現異常的主要原因。因此,應不斷對配網結構進行完善,促進整個電力系統的良好運行,從而有效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中,為了改善配網結構,應首先根據實際的工作情況和工作強度的需要將供電半徑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最大程度地縮短電源和負荷之間的線路,從而實現線損的最低化。此外,對于線損比較嚴重的線路,應對其進行及時更換,將線損降到最低,從而不斷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了促進電力系統的有效運行及不斷降低線路的損耗,還可選擇合理的變壓器,減少荷載對變壓器的影響,從而不斷延長變壓器的使用壽命。
2.4推進線損系統應用
推進同期線損系統深化應用,同步開展臺區線損治理,加強采集運維閉環管理,建立采集業務監控體系,實現采集失敗表計的及時消缺,夯實線損管理基礎。該公司強化同期線損管理系統在反竊電工作中的應用,依托一體化電量與線損管理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智能化在線計算日、月線損,加強對高損臺區的系統數據監測、分析,以系統的分析結果為導向,有針對性地現場排查電量異常用戶,有效地堵塞電量“跑、冒、滴、漏”現象,提升反竊電管理能力,做到精準降損。
2.5加強員工積極性和技術水平建設
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是影響電力營銷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應首先提高工作人員的觀念意識,促進管理人員加大對電力營銷工作的重視,提高整個電力營銷線損精益化管理水平。此外,為了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可采取一定的獎懲機制,通過資金的獎勵來提高工作人員對工作的重視程度,促進相關電力營銷工作的有序展開。電力企業還應建立和健全相應的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吸收培養機制,這以提高專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質,從而將線損降到最低,以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用戶的用電安全性。
3 結語
為了提高電力營銷線損精益化管理水平,首先按照同期線損管理 “過程更嚴、指標更細,目標更高”的新要求,結合電力公司內部模擬市場實施方案,從管理和技術方面入手,加大線損管理力度,抓好降損節能工作,將線損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分解下達到各專業部門,將責任和壓力傳遞到一線班組和個人,確保線損工作落實、穿透到末端。
參考文獻:
[1]韋宇虹.電力營銷線損管理技術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16) :206 +248.
[2]王愛夫,徐曉明. 電力企業營銷問題及營銷思路探討[J].中國高新區,2017(17) :231.
[3]郭永強,高峰,賈海鋒.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電力企業營銷管理創新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