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加快了流行音樂的傳播速度,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流行演唱教學作為高等院校音樂藝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高等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對此,本文首先從新媒體時代概述入手;其次分析現階段新媒體時代發展對于高校流行演唱教學的具體影響;最后給出提高高校流行演唱教學模式改革路徑的有效措施,為新媒體時代下培養更多優秀的音樂藝術人才。
【關鍵詞】數字視頻媒體;新媒體時代;流行演唱;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關于新媒體時代概述
(一)數字化視頻成為新的傳播主體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和改變,特別是數字化視頻媒體的出現給傳統電視視頻媒體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隨著互聯網新媒的時代的到來,快速、便捷的數字視頻媒體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傳播主體,受到社會大眾的一致認可。
(二)后電視媒體時代的來臨
近年來,隨著現代互聯網數字視頻媒體的飛速發展,使得新媒體產業的受眾人群基數不斷擴大,得到了各個年齡層次群體接受和認可。互聯網數字視頻媒體的興起,使得傳統的電視媒體不論是在到達率,還受眾人群范圍都在逐步縮小和下降,進而導致后電視媒體時代的到來。
(三)網絡數字視頻的市場價值日益凸顯
目前,隨著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崛起,戶外數字媒體開始逐步滲入和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便利、快捷的傳播形式和多元化的傳播模式受到不同年齡階層觀眾的認可和喜愛,從而促使其商業市場價值不斷提升,不論是大型商場,還是地鐵、公交站點隨處可見數字新媒體的傳播痕跡,凸顯出網絡數字媒體產業巨大市場價值潛力。
二、現階段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高校流行嚴重教學模式的具體影響
(一)流行演唱代表者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
與傳統的電視媒體產業相比,互聯網數字新媒體的興起給流行音樂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各類與流行音樂有關的節目在近幾年更是不斷涌現,帶動著大眾對于流行演唱的關注程度大幅提升。網絡數字視頻作為新媒體時代下信息資訊的主要傳播方式,許多大型綜藝類、選秀類節目都是通過該平臺來傳播給大眾,并逐步得到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認可和喜愛。例如,2018年橫空出世的中國限定組合男子偶像組合ninepercent就是通過愛奇藝平臺播出的大型偶像真人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選拔出來的,話題討論量第一的蔡徐坤更是全民制作人投票PICK的方式作為“C位”出道,成為萬千觀眾追捧和喜愛的對象。再如優酷視頻在2018年推出的流行音樂創造類節目《那就這樣唱》,通過配對組合表演的形式為觀眾呈現出流行演唱視聽魅力。由此可見,流音樂演唱符合新時代互聯網數字媒體傳播的發展需求和趨勢,
(二)數字新媒體時代對流行音樂的發展的推動性作用
根據有關的調查顯示,近幾年,通過網絡視頻平臺推出的各類流行音樂節目層出不窮,促使著流行人員的受眾人群由之前的年輕觀眾逐步擴展到各個年齡層級,成為大眾普遍喜愛的音樂類型。現代流行音樂具有多種不同風格的演唱形式,如抒情、搖滾、嘻哈等類型,這種多元化的呈現形式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逐漸走入觀眾的視野中。例如,騰訊視頻推出的流行音樂偶像養成類節目《明日之子》,通過網絡平臺,多位平民偶像進入觀眾的視野,如毛不易、周振南、馬伯騫等,激勵更多的觀眾接受和了解流行音樂。再比如,愛奇藝平臺推出的嘻哈類型的音樂節目《中國有嘻哈》,一經播出就成為大眾熱議和討論的話題,將原本受眾群體較小類型的音樂傳播給更多的觀眾,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嘻哈音樂的魅力所在。
三、提高高校流行演唱教學模式改革路徑的有效措施
(一)把握發展趨勢,不斷推陳出新
在新課改成果不斷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大高校開始逐步轉變流行音樂的演唱教學,尤其是專業藝術院校,更是抓住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推陳出新,開展了多樣化的流行音樂精品課程,并通過流行演唱教學將更多的聲樂演唱技巧傳授給學生,從而為他們將來更好地步入流行音樂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某藝術類專業院校為了提高本校音樂專業的發展,決定將每年的五月份定為校園音樂節,在校園內開展舉辦多種類型的音樂主題活動,同時鼓勵和歡迎其他院校的團體、學生參與到音樂節當中,進而推動流行音樂不斷發展。
(二)注重學生流行演唱舞蹈能力的培養
隨著數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各音樂類型的節目層出不窮,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演唱機會的平臺。高校作為音樂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需要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流行演唱舞蹈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不僅能夠得到與更多優秀學生切磋的機會,而且可以得到專業老師的指點,這為他們將來更好地走上音樂道路積累更多的舞蹈演唱經驗。
(三)做好流行演唱教師團隊的打造工作
為了促進流行演唱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一些高校開始結合本校的發展實際,召集和組建專業的流行演唱教師人才組成流行演唱教師團隊,并通過開設多元化的流行演唱教學活動,將更多流行音樂的演唱技巧以多樣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流行演唱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在高校流行演唱教師團隊中,對教師人才的選拔時不僅需要其具備過硬的流行演唱專業素養,同時還需在科研上不斷地創新教學形式,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例如,某藝術類高校在打造本校流行演唱教師團隊的過程中,聘請某著名流行歌手作為本校的客座教授,并通過選拔方式挑選音樂專業素養過硬的教師組成本校的流行演唱教師團隊,采用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更多的流行演唱知識傳授給更多學生,進而促使該校的流行演唱教學實現了質的飛越。
(四)致力培養社會發展需求的雙向型音樂人才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雙向型音樂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廣,對此,需要高校在音樂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不僅注重對學生的演唱表演能力培養,同時也要加強學習對其他與音樂有關領域的接觸,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雙向型音樂人才。例如,某高校在音樂專業教學過程中,在確保學生掌握和學習流行演唱知識的基礎上,開設了錄音制作、詞曲制作等專業課程,將該校的學生培養成為綜合型全面發展的音樂人才,經過一年的努力,該校整體教學質量較之前有了明顯提升,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新媒體產業的不斷發展,為流行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高校作為流行音樂人才培養的重要搖籃,需要在實際的流行演唱教學中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推陳出新,不斷地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注重和加強對學生流行演唱舞蹈能力的培養,同時做好流行演唱教師團隊的打造工作,進而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雙向型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杰.對當下流行演唱教學模式的成因分析及改進建議[J].北方音樂,2018(14):67-68.
[2]任海蘭.高師流行演唱教學現狀之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6):189-190.
[3]邵帥.論新媒體時代流行音樂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報業,2017(8):193-194.
[4]王晶晶.流行唱法教學革新之我見[J].大眾文藝,2013 (5):75-76.
作者簡介:范維(1986—),女,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講師,研究方向:流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