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
摘要: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及投資者對外投資金額達到1688億元人民幣(65單),同比增長4.8%。中國作為投資大國,一直扮演著投資領航者的角色,尋求更多的海外發展機會。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國,俄羅斯一直是中國公司關注的焦點和主要投資對象之一。近年來,中俄高層次會晤明顯增加,在兩國領導人的幫助下,中俄經貿合作發展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其中包括中國銀行、華為等大型企業。
關鍵詞:企業現狀 對策合作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 (2019) 14-0042-02
一、中國企業對俄貿易現狀
中俄雙方一直相互協作,努力擴大雙方貿易。中國資本越來越多地投向俄羅斯境內,在莫斯科和其他主要城市陸續出現了中國公司,而且經營范圍非常廣。
在2015年的第一期《日報》中報道了一家在俄羅斯的中國企業。記者在采訪中獲得了中國企業如何利用機會、應對俄羅斯市場的復雜挑戰的第一手信息。報道中介紹了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主席蔡貴茹(音譯)女士,她的工作與中俄貿易經濟合作有著長期的密切關系,因此她對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發展情況有最直接的了解。蔡貴茹認為,中俄經濟互補性很強,如果雙方能夠建立互信,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投資機會會很大。
中國企業家已將生產轉移到俄羅斯,計劃在那里銷售他們的產品。這將減少他們的運費和關稅。此外,沿海地區實行自由港制度,對居民提供稅收優惠,簡化海關手續,盡量減少行政障礙。
經濟發展部與中方商定將一些中國企業遷往遠東。這些工廠分為12個行業:冶金、能源、工程、造船、機械制造、建筑、電信、農業、紡織、化學和水泥工業。與此同時,俄羅斯方而向中國企業提出了產品要符合俄羅斯生態標準的要求。這樣,中國企業將在遠東獲得稅收優惠和行政優惠。與此同時,俄羅斯官方正在努力解決遠東地區的基礎設施問題。
盡管中國企業保證可以達到俄羅斯的生態標準要求,但俄羅斯環保人員仍然反對中國企業遷往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認為,中國的部分生產向遠東轉移不僅會增加該地區的環境風險,而且會增加全國的環境風險。遺憾的是,俄羅斯規定的生態環保要求實施極為薄弱,并且在實踐中普遍沒有得到遵守。在商業利益而前,環境立法方面的工作力度正在退化。中國企業在生產中會把有害物質連同污水以及其他排放物排入俄羅斯河流中,會嚴重影響俄羅斯的生態環境。當然,這只是個別俄羅斯綠色和平運動人士的說法。
二、雙方企業的合作障礙和困難
俄羅斯宣布中國為其主要經濟伙伴。專家估計,在6年內,兩國之間的貿易量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兩家來自中國的伐木公司在俄羅斯境內投資,以確保其工廠的木材供應。其中一家公司的代表在報告中闡明,他們最初是把樹木沿河運到邊界的工廠,但兩年后,俄羅斯當局決定關閉邊境站,迫使木材通過一條長達700千米的公路。物流成本的增加,導致企業利潤減少了一半。在猶太自治區運營的Kangbo也而臨著嚴重的問題,主要障礙是嚴格的關稅和俄羅斯對主要技術方而的限制。據公司負責人講,僅僅銷售一臺聯合收割機就需要準備大量的文書。
地方當局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投資所者而臨的挑戰。盡管存在諸多問題,中國人仍參與遠東經濟發展建設,從事建筑、農業、貿易、貨運和酒店業務。中國企業家不愿意雇傭俄羅斯本地工人,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工人的惰性和不良習慣。
既然困難重重,中國企業為什么還要繼續在俄羅斯的投資呢?亞歷山大·拉特金解釋說,在濱海邊疆區建立合資企業對中國企業家來說是很有利的。俄羅斯建筑業和機械業的勞動力較低(與農業相比),能源成本比較低廉,這對能源生產企業來說十分重要。
對俄羅斯企業家來說,他們也而臨著種種合作方而的困難,比如,一些交易無法完成,他們抱怨中國同行過于悠閑,甚至執行力差,特別是在簽訂合同和其他合作協議等方而。弗拉基米爾·普京兩年前也談到過類似問題,他說中國人是困難的談判者。此外,中方對其企業的技術和工藝產品在俄羅斯合法認證方而也有一定的困難。現在,雙方企業家都希望隨著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后,行政程序能夠大大簡化,并能削弱官僚主義。
許多俄羅斯買家經常抱怨中國產品質量不佳,這些問題和抱怨在過去的15年至20年中更加明顯。中國商品質量問題最近確實有所改善,因為向俄羅斯運送數千千米不合格的產品,物流費用很高,并且還要向俄羅斯海關繳納很高的關稅。因此,中國企業不會出售低利潤、低質量的產品。
切爾基佐夫市場的關閉給莫斯科的中國人帶來了許多困擾,這個市場上有著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切爾基佐夫關閉已經三年了,那兒的租金很貴,中低收入買家為主要的消費群體。莫斯科和其他城市仍然需要有規范的、大型的中國市場的進入,以保障莫斯科大眾人群的日常消費。
三、中國企業提升自身份額的對策
1.建立相互信任
從兩國貿易現狀來看,盡管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相輔相成,雙邊關系發展良好,但雙邊貿易額仍然不高。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3年中俄貿易額達到892.1億美元。這只占當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2013年,中國在海外的非金融直接投資達901.7億美元,其中俄羅斯只占40.8億美元。其主要原因是雙方之間的信任機制不完善。首先,中國人對俄羅斯市場狀況仍有許多誤解。許多中國企業家認為,俄羅斯市場充滿了風險和潛在的障礙,投資者得不到可靠的法律保障。一些中國企業家期望在短期內獲得高額利潤,這是最常見的恐懼和失望的根源。信任的缺失給中國在俄羅斯企業的經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和法律風險;因此,俄羅斯的中國商人尋求專業律師的支持,并嚴格保管所有文件,遵守國際商業標準,依法保護自己,避免招致任何經濟損失。
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俄羅斯的法律和規章逐步完善,因此,中國企業也應改變對俄羅斯市場的態度,采用更科學的方法進入市場,深入分析俄羅斯的現狀以及市場情況,以便在適當的行業和方向上進行投資。
2.塑造品牌形象
俄羅斯人習慣于把中國當成低成本商品的批發商,對中國的品牌形象深表懷疑。自切爾基佐夫市場2009年關閉以來,顯然灰色清關這種貿易模式已經完全過時了,沒有任何前途。在雙方的努力下,在莫斯科建立了greenwood商業園(http://www.greenwoodpark.ru/)。這家商業園區的董事會主席蔡貴若將綠色通道稱為俄羅斯和東歐最大的商場,中國制造商在這里推銷自己的品牌產品。蔡貴茹深信,任何企業都能找到適當的商業發展空間。同時,企業不應忘記不斷提高品牌認識和形象的重要性。她說,企業不能無限期地以客戶的名義生產商品,必須創造自己的品牌,找到合適的市場位置,并在自己的品牌框架內發展。
3.抓住投資機會
近幾年,對俄羅斯來說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但關于中俄經貿合作的前景,這也是最有利于投資的年份。為了避免盧布貶值造成的損害,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商業聯盟會根據時間和環境采取必要的行動,并打算通過增加對俄羅斯的投資促進雙邊合作。
中國企業利用一個方便的時機,增加對俄羅斯固定資本的投資,并在以前由美國和歐洲品牌擁有的俄羅斯市場上占據份額。此外,眾所周知,制裁迫使俄羅斯加強農業發展。在此背景下,中方可以擴大與俄羅斯的農業合作,使俄羅斯開始向中國出口食品。
俄羅斯工商會下屬的中俄商業理事會也打算進一步協助中國企業家在俄羅斯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但是,正如其主席鮑里斯·蒂托夫所指出的那樣,這里需要懂中國語言和中國法律的專家,而中國人則需要培訓懂俄語的法律專家。
四、成功案例
1.進軍俄羅斯醫藥市場
俄羅斯制藥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中俄制藥企業正在加強合作,發展前景廣闊。中國制藥企業只有成功進入俄羅斯制藥市場,才能實現穩定發展。為此,必須選擇適當的市場開發戰略,并利用各種有利的機會和場地。
2001年,哈爾濱制藥公司在俄羅斯注冊了頭孢唑林注射藥品標準,成為中國第一家在俄羅斯成功注冊的制藥企業,直到2011年年初,該公司在俄羅斯成立的第一家制藥廠才開始正式投資。
與消費者健康有關的藥品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保證藥品質量是每個制藥企業的社會責任。后者必須堅持以質量為基礎的成功戰略,絕不能以低價向俄羅斯市場推銷劣質產品。2014年,俄羅斯制藥廠采用歐洲質量標準,這意味著中國企業要進入俄羅斯藥品市場,就應該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保證質量,提高中國藥品的價值比例,才能提高在俄羅斯藥品市場的競爭力。
國內最大、最具權威性的藥品進出口機構是中國醫療衛生產品進出口商會,該商會還研究特殊產品的發展,組織商品銷售計劃,根據俄羅斯企業的發展戰略,從而能夠組織許多雙邊國際互動,為俄羅斯制藥企業的貿易投資創造條件。
2.中國卡車將在濱海邊疆區裝配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Sumotori集團公司和中國YuboAutomotive公司合資的“一汽”品牌卡車組裝企業YuboSumotori將啟動適用于俄遠東地區條件的重型自卸車身組裝線。第一批卡車投資者在2017年第二季度投入市場。公司第一年將生產多達2000輛faw卡車。faw卡車是一種礦用自卸卡車,是在城市的建筑工地和街道上高速運行的通用專業技術型卡車。工廠將生產四種型號:6×4.8×4自卸汽車、6×4汽車發動機、6×4加油站。項目第一階段的外國投資總額為2800萬盧布,這包括創造5.2萬個就業機會。10年內,各級預算的稅收總額將達到8. 677億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