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目的:本文對新疆綜合醫院醫療費用增長的趨勢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影響醫療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為遏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提供政策依據;方法:統計2013-2017年新疆綜合醫院相關醫療費用數據,采用結構變動度進行統計分析;結果:2013-2017年引起門診、住院人均醫療費用結構變動最大的項目均為化驗收入,且呈正向變動;2013-2017年化驗收入和藥品收入是對門診、住院人均醫療費用貢獻率最大的兩個項目,貢獻率達到50%;結論: 新疆綜合醫院的醫療費用結構需要調整,著力加強對化驗收入的監管,全方位應用臨床路徑控費工具,持續減少過度醫療,改善醫務人員的薪酬體系,提高醫務人員的勞務技術價值。
關鍵詞:綜合醫院 ?醫療費用 ?結構變動度
隨著人民就醫需求不斷增加,醫療費用也逐年增長,住院費用的高低關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是影響醫患關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或過快增長(以下簡稱“控費”),有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是醫療系統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各家綜合醫院為了有效控費,通過醫療費用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增有減,持續完善的模式,有效推進醫療費用結構性改革工作穩步向前。本文通過對新疆綜合醫院近5年來門診醫療費用和住院醫療費用的結構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找出影響醫療費用增長的主要因素,為合理利用醫療資源,調整和優化醫療收入結構,建立合理控費機制提供科學依據。
一、資料來源與方法
本文數據來源于《新疆統計年鑒》、《新疆衛生統計報表》,研究數據包括:
綜合醫院門診醫療費用:掛號收入、檢查收入、化驗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藥品收入、材料收入、診査收入、其它收入等9項。
綜合醫院住院醫療費用:床位收入、檢查收入、化驗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藥品收入、材料收入、其它收入等8項。


結構變動值VSV=Xi1-Xi0。i代表費用項目序列號,0代表期初,1代表期末。Xi0代表期初第i項費用占總費用構成比,Xi1代表期末第i項費用占總費用構成比。該指標反映各項目在該時期的綜合變化情況,當VSV>0時稱結構變動方向為正向變動,說明某明細費用項目占總醫療費用的比重較期初增加;當VSV<0時稱結構變動方向為負向變動,則比重較期初減少。
結構變動度DSV=Σ∣Xi1-Xi0∣,結構變動度是事物的各構成比在某一時期期末值與期初值絕對差的綜合,可以反映費用內部各結構在該時期的綜合變化情況。
結構變動貢獻率=Xi1-Xi0/(DSV×
100%),該指標表示第i項費用的變化對整體費用結構變動影響的大小。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費用項目的結構變動值及變動度
1、門診人均醫療費用結構變動值及變動度(見表1)
根據門診人均醫療費用的數據分析出,2014-2015年門診人均醫療費用結構變動振幅最大,達2.96%;2016-2017年最低,為1.41%。2013-2017年門診人均醫療費用的結構變動度為4.21%,年均結構變動度為0.84%。
從結構變動方向看:2013-2017年引起門診人均醫療費用結構變動較大的項目有化驗收入、檢查收入和藥品收入?;炇杖刖收蜃儎樱瑨焯柺杖刖守撓蜃儎?藥品收入、檢查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診察收入在2013-2015年呈正向變動;其余年份均呈負向變動。2013-2017年門診人均醫療費用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的有藥品收入、化驗收入,下降的有檢查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診察收入、掛號收入。
2、住院人均醫療費用結構變動值及變動度(見表2)


根據數據顯示,2013-2017年住院人均醫療費用的結構變動度為14.17%,年均結構變動度為2.83%。從結構變動方向看,2013-2017年引起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結構變化較大的有化驗收人、治療收入和藥品收入。檢查收入、化驗收入、護理收入均呈正向變動,說明此三項在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其余均呈負向變動,說明在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一直處于下降趨勢。
(二)不同費用項目的結構變動貢獻率
1、門診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結構變動的貢獻率
從表3可得,2013-2017年化驗收入、檢查收入和藥品收入是對門診人均醫療費用貢獻率最大的三個項目,此三項結構貢獻率分別為35.23%、23.52%、14.77%,累計貢獻率達73.52%。治療收入、手術收入對門診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逐年上升;檢查收入、診察收入對門診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逐年下降;2014-2015年的檢查收入和化驗收入貢獻率急劇下降。
2、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結構變動的貢獻率
從表4可得,2013-2017年化驗收入、治療收入和藥品收入是對住院人均醫療費用貢獻率最大的三個項目,此三項結構貢獻率分別為36.27%、19.89%、18.96%,三者累計貢獻率達75.12%。檢查收入、治療收入對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逐年下降;藥品收入和化驗收入對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居高不下。
三、討論與建議
(一)調整費用結構,控制藥品材料占比
研究發現,2013-2017年綜合醫院的門診和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均呈持續上升趨勢。住院的藥品收入呈負向變動,表明藥品收入占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17年8月31日,全區各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2018年12月28日,全區各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結束了全區公立醫院長期實施藥品及耗材加成的歷史。此舉為有效調整藥品和耗材費用在醫療總費用的結構打下了基礎,也推進了醫療機構加強對醫生使用藥品和高值耗材行為的監督,深入強化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引導醫生合理用藥、科學用藥,有效控制藥品和耗材占比。加強對中藥靜脈注射劑濫用、聯用、混用等方面的科學監管與環節控制也是有效控制藥品和耗材占比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加強費用監管,嚴控過度醫療
本研究從門診、住院人均醫療費用分析可知,化驗收入均呈正向變動,說明此項收入在醫療費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處于上升態勢,同時化驗收入對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均排在第一位,住院人均醫療費用結構中檢查收入呈正向變動,并且貢獻率位列第四位。政府監督部門及醫療機構需要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嚴格規范醫師處方行為,大力推進臨床路徑和單病種管理,從而達到控制過度檢查、過度化驗、過度用藥等過度醫療的效果。藥品“零差價”的全面實施,導致藥品已無利潤,加上各種新型醫療設備的引入,醫院可能開“大處方”以此增加醫院的收入,故而產生過度醫療行為,強化對過度醫療的監控,避免出現藥品收入向化驗收入、檢查收入和治療收入轉移的現象。
(三)調整醫療價格,體現技術價值
擴大臨床路徑病種的范圍,推進DRGs應用,使患者能夠從優質醫療服務中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
本研究顯示,能夠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價值的手術收入、治療收入、護理收入和診察收入對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偏低,門診、住院合計貢獻率均不超過30%。表明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這不僅會降低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影響醫院醫療隊伍的穩定。也會刺激醫務人員尋找其他利益增長點,不利于控費。政府部門需要持續探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及改革,逐步將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醫療項目提高收費。醫療機構應該積極完善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改善醫務人員的薪酬制度,激發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醫務人員回歸看病角色。
(四)引入控費工具,減少資源浪費
本研究顯示,藥品收入和化驗收入對住院人均醫療費用收入的貢獻率居高不下,合計占55.23%。需要運用有效的控費管理工具,尤其對過度醫療的有效管控,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主動引入臨床路徑管理、DRG、單病種醫保支付、醫保控費指標考核體系、核定均費系數等控費管理工具,在控制醫療成本和醫療費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刭M管理工具應用避免了傳統路徑的隨意性,提高了準確性、各種費用、預后等因素的可評估性。擴大臨床路徑病種的范圍,推進DRGs應用,使患者能夠從優質醫療服務中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
(通訊作者:姚曉葉 )
參考文獻
[1] 葉惠青.膽囊切除術后住院費用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3,20(1):38—39.
[2] 楊婷,王玉責,楊波,等.結構變動度在住院醫療費用結構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10,27(1):90.
[3] 楊婷,方孝梅,涂自良,等.醫療費用結構優化對策研究[J].中國病案,2011,12(10):47-48.
[4] 李中凱,潘雯,牛偉亞,等.住院患者醫保費用不合理支出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6,23(1):75-77.
[5] 金萍妹.結構變動度在某三甲腫瘤醫院基本醫療費用構成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2016,20(11):32-34.
[6] 何思長,趙大仁,孫渤星,等.2009--2014年四川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結構變動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6,35(7):66-69.
[7] 葉俊,劉松林,黃長進.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在醫療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藥業,2012,2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