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社會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也加快了國有企業的運作,不過現在多數國有企業已經意識到內部控制建設是構建現代化企業機制的需求和貫徹執行政策的保證,便于企業做出正確決策,不過由于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經驗缺失,會計信息審核力度不足,以及各種信息考核機制不完善等各種因素影響,導致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出現一些問題。本文主要以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措施為主要內容,從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價值、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和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對策幾個方面進行闡述,探討國有企業如何建立好符合自身要求的內部控制體系。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風險控制意識 ?審計機制
一、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價值
在國有企業內部管理中實施內部控制,對于國有企業發展和運作具有積極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價值具體展示在以下幾方面:
(一)構建現代化企業機制的需求
基于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下,要結合現代化企業機制需求運作,實現自主運營和發展,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對國有企業實際運作中各項業務和事項進行分析,涉及全體員工。構建規范化自我約束內部控制機制體系,確保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崗位均能按特定的目標相互協調地發揮作用,最終實現公司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因此,構建和實施科學化內部控制機制,是企業合理約束的有效對策,是符合現代化企業機制發展的基本需求。
(二)便于企業做出正確決策
國有企業運行中,所有決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都關系到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重大決策是國有企業興衰的關鍵。要想保障決策精準,就要在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中,對決策事項進行充分論證分析,在兼顧全面發展基礎上,時刻把握國有企業業務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對國有企業內部重大業務事項進行決策,還具備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的使用都要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通過,使得國有企業決策更加高效和精準,防止決策出現盲目性,減少工作風險,避免決策失誤出現。
(三)貫徹執行政策的保證
為全面貫徹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認真落實國資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要求,按照“必要、可行、實用、有效”的原則,制定合理化內部控制機制。
二、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健全
內控的合理實施要有一個好的控制環境,控制環境就是對整個國有企業進行創設,對內部存在的各項業務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對于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具有一定價值。內部控制構建屬于一項非常系統化的工程內容,國有企業中的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經理及各職能部門需要共同參與,對于各項職責和義務進行合理分配,而目前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始終保持傳統管理思想和意識,內控還主要集中在財務的監督執行上,這樣的內部控制環境難以保證制度的執行,難以避免內部控制無法合理落實。
(二)風險意識有待加強
目前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為了加快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開展了金融投資業務、借貸擔保等相關事件,各種投資的增加,使得國有企業在發展中需要面臨更多風險和問題。國有企業經營期間缺少風險預測意識,再加上并未成立風險管控機制,將使國有企業面對風險無動于衷,不知如何應對,采取對策不夠合理,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是災難性破壞,嚴重則會導致國有企業被收購,甚至影響國有企業直接融資能力和外部信用評級,
三、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改進對策
(一)對國有企業內控環境進行治理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因素有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企業文化以及人力資源政策等,治理內控環境首先要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設定合理的治理結構,企業組織架構改進要聽取上級領導和企業內部員工的意見,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決策審批。董事會是最高業務執行機關,最高決策機構,監督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內部控制要注重國企員工個人素質以及道德品行提升,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充分發揮和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國有企業人員工作效果更好,辦事效率更快,為國有企業贏取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朝著國有企業戰略性目標發展,使得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
(二)構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企業董事會以及相關高層機構要不定期對固有企業內部控制的進行系統化考核,針對審核結構系統分析,制定符合國有企業發展的方針和政策,為內審人員提供全面的內外部環境,對企業層面和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有效性進行分析評價,內控部門一定要掌握內部基本情況深入分析,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對企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財務和業務風險進行預測和分析,采取規范化策略進行解決,上級領導同意后方可實施制定的計劃。內審對各個部門進行合理考核和評價,不同部門之間合理分配完成工作任務,進而可以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
(三)提升財務風險內控能力
事前防控。國有企業自身一定要具備自我防控意識,對于所有決策執行前期都要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進而分析出現風險的真實原因,結合具體情況指定預防對策,使得國有企業決策能夠順利執行下去。事中防控。在運作期間也要強化自身防范意識,做好預算以及核算檢查工作,避免因為漏洞和疏忽導致財務風險出現,以及法律允許范圍內制定規范化規章制度,對財務風險進行及時防控,從而可以達到良好效果。事后防控。財務風險并不是只出現在前期和中期,事后也會出現很多風險,所以工作結束后需要對事后采取合理化防控管理和監督工作,吸取以往工作經驗,做好防控工作,防止實際工作中出現不必要風險,為國有企業贏取更多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從內控的目標來講,為使得國有企業運作更加嚴格和具體,資產安全,財務信息更加準確,還可以提升運作經濟效益,實現戰略性目標,就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國有企業有效加強實施內部控制可以更好的調節社會主義市場秩序,以確保穩定的、健康的國民經濟向前邁進,實現企業自身發展,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孟祥.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現狀與對策[J].納稅,2018,12(35):151.
[2]彭世榮.煤礦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中國經貿,2017(10).
[3]徐崇欽.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優化措施[J].經濟師,2017(11):278-279.
[4]張桂紅.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優化措施之我見[J].財會學習,2018(1):250-251.
[5]趙好沖.國有路橋施工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現狀及措施研究[J].會計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