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
國際變局的核心是人的變化,而中國最大的活力是打破常規的創新。中國有一群不怕失敗,敢于去拼搏、去創新的創業家,他們用不懈的堅持在國際上展現了中國企業家的精神面貌,而他們的努力也是中國未來發展最強勁的動力。
今天國際變局最關鍵的是中美關系,所有涉及到我們安全問題的情況都會涉及到中美之間的博弈,尤其是一些全新的國際領導人的變化,對國際變局影響非常大。比如美國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后,中美之間摩擦不斷,包括軍事摩擦和貿易摩擦。
而產生這種摩擦的根本就是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忌憚。近些年,中國的爆發太快,威脅到了美國的國際霸主地位。
雖然今天的中國不管是在高科技、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專利開發方面都不如美國,但從量變到質變總有一個過程。從原來什么都沒有,不可能一下子到什么都領先,中國現在正在完成一個積累,正在向全新的領域推進。中美摩擦從表面看是貿易之爭,實際上是科技之爭、主導權之爭、國運之爭。
對中國來說,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2006年我們對外貿易依存度占國民經濟的64%,今天已經占到33%。如果中美貿易戰發生在10年前對我們的影響更大?,F在雖然我們的貿易總量越來越大,但是占比越來越低,這是因為內需在強勁增長。
貿易戰期間,中美雙方對各自的缺點都了如指掌。中國經濟學者憂慮中國的現在,現在的股市、現在的中小企業、現在的資金都非常困難;美國經濟學家憂慮美國的未來,雖然現在看來經濟上漲不錯,股市不錯,但是將來怎么辦卻是未知。
就今天中美沖突看,不發生當然最好,但發生在經濟領域,總要比發生在政治、軍事領域好。政治較量與軍事對決,往往就只有你死我活,而經濟沖突、貿易紛爭,利益可多可少。在經濟領域,中國手中的牌也較多,回旋空間較大,利于形成“中國不輸就是贏,美國不贏就是輸”的結局。
較量是抵達新平衡點的最有效的路徑。與美國搞好關系,不是通過退讓,不是通過提供好處,要通過我們政府的較量,關稅的較量,政府各部門如商務部、外交部的較量,和其他更多有形和無形的較量達到新的平衡。
經歷了五千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依舊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