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梅
摘 要:社會大眾廣泛參與形成的文化表現形式就被稱為群眾文化,群眾文化的參與主體是社會大眾,群眾文化凸顯出娛樂性和教育性功能,它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主要休閑活動方式,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中,彰顯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和審美趨勢。通過科學開展群眾文化建設,能夠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社會大眾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視野,推動我國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然后論述了群眾文化的發展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群眾文化 建設意義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24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在全新歷史時期之所以要牢牢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探討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眾文化建設與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密切相連,它是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社會大眾作為市場經濟建設和現代化發展的主力軍,為我國經濟運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群眾文化建設能夠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內涵,滿足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普及宣傳。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
1.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我國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包括了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等5個方面的建設,這5個方面相輔相成。發展群眾文化對我國經濟建設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的領略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所形成的獨特文化內涵,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通過舉辦多種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能夠帶動區域內的相關經濟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建設,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2.滿足群眾的精神追求
群眾文化在建設過程中會舉辦多種多樣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內容能夠吸引廣大群眾全方位的參與,放松群眾身心,釋放工作壓力,同時還能夠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精神品質。更好的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提高社會大眾的精神素養,道德水平,促進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凝聚。另外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還能夠進一步宣傳我國的傳統民俗文化,促進社會大眾更好的掌握和了解中國傳統歷史文化。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
1.注重提高群眾文化管理水平
在新形勢下要想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就需要在較短時間內營造一支專業素質較強,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管理隊伍。不管在任何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依然是廣大人民群眾,但基層人民群眾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對群眾文化的建設開展存在諸多的不了解,如果不能妥善做好群眾文化管理工作,勢必會對基層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產生影響。為此就需要定期對群眾文化管理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對管理工作隊伍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責任感,保障基層地區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能夠更加有序穩定的開展。
2.了解群眾文化建設現狀
在廣大基層地區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著投入較少,活動場所有限,保障欠缺,工作隊伍不穩定,設施薄弱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群眾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完善相應規章制度,強化資金保障、設施投入,以此來滿足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3.堅持將傳統文化融入群眾文化建設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加大,國外的一些文化,在我國大肆流行傳播,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不斷滲透沖擊年輕人的思想,我國傳統文化越來越被年輕人所遺忘。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增強社會大眾對中國傳統民俗歷史的了解,加深群眾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發展對策
1.營造良好的群眾文化氛圍,開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屬于一種偏向意識形態的主流表達形式,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需要為群眾文化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在實際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從多個層面來塑造群眾文化形象,創新群眾文化表達形式。地區負責文化建設的相關文化部門,可以從打造文化陣地方面入手,開展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對社會大眾進行文化教育,與社會大眾構建一個和諧友好的互動關系,在此基礎上應該盡量吸引社會各個階層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注重開展與農民群眾、老年人、婦女兒童相關的主題活動,將群眾文化滲透到各個領域當中,確保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實效性。
2.創新群眾文化內容,夯實群眾文化建設力量
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逐步轉變過去傳統的文化建設模式,以迎合當前不同階層對精神文化的不同需求。不管從社會的發展演進狀態來看,還是從人們的需求變化情況來看,文化都屬于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群眾文化活動一直安于現狀,勢必將會被時代所淘汰。為了保障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就需要立足實際,結合現階段群眾的實際精神文化所需創新群眾文化內容,保障群眾文化建設的與時俱進。廣大基層地區文化部門可以鼓勵群眾開展自主創新,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充足的空間、資金、設備保障,以滿足群眾文化的時代發展要求。
3.創新群眾文化載體,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說白了就是一種社會大眾廣泛參與的文化表達形式,主體依然是廣大群眾,為此就需要我們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增添個性化活動內容,改變過去傳統單一的活動形式,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新穎性和多樣性,從而滿足不同群體人的文化需求。利用節日開展群眾文化是一種很好的載體,不同節日開展不同的群眾文化,不僅能夠為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活動形式,還能夠更好的向社會大眾宣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社會大眾文化素養。對于民族地區,為了保障各個民族的參與積極性,還需要將一些優質的民族文化活動常態化舉行,結合地區民族風格和文化特色創新文化表達形式,創設文化品牌,有效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立.試析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與方向[J]. 農家參謀. 2019(2).
[2]李海平.關于鄉鎮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J]. 大眾文藝. 2019(5).
[3]童靜. 新時期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研究[J]. 農民致富之友. 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