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燕
高郵市人民醫院,江蘇 高郵 225600
消化系統腫瘤疾病非常多,如常見的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等[1],在人們現代生活規律和飲食越來越不規律的情況下,發病率也是逐年升高,對人們健康威脅非常大。而消化道系統腫瘤的檢測標志物的定期檢測是有效預防癌癥病變的一項重要手段,在臨床上的應用用于早期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著非常顯著的意義[2]。本文針對50例經過醫院確診的消化道腫瘤患者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研究,結果發現惡性腫瘤患者和良性腫瘤患者結果差異顯著,整理的參考報告如下。

表1 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水平結果比較(Mean±SD)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50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均經影像學、細胞學和病理活檢,確診惡性腫瘤22例,良性腫瘤28例。惡性腫瘤組中男女14:8,年齡48歲-79歲,平均年齡(68.50±2.00)歲,其中原發性肝癌6例,胃癌6例,結直腸癌5例,胰腺癌5例;良性腫瘤組男女15:13,年齡50歲-82歲,平均年齡(70.50±1.50)歲。兩組基線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檢測方法 患者晨起空腹狀況下,抽取靜脈血3 mL,離心率下進行血清分離,在6 h內進行樣本檢測,使用貝克曼公司UniCel DxI 800化學發光儀,使用專用的試劑、質控品;CA125、CA199、CA153均采用化學發光法法檢測,設備為UniCel DxI 800化學發光儀,按照試劑盒說明是進行操作。每次和待檢測樣本同時做6個標本,2個質控標本。
1.3 觀察指標 對比良性和惡性腫瘤患者的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153)、糖類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惡性腫瘤患者的CA125、CA199及CEA均明顯高于良性腫瘤患者(P<0.05),肝癌、胃癌和胰腺癌患者的CA153水平顯著高于良性腫瘤患者(P<0.05),肝癌患者的AFP顯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詳見表1。
腫瘤標志物是人體細胞發生癌變、浸潤或轉移的重要活性物質,在癌變組織中這些標志物水平都明顯升高,在良性疾病中則不會產生或者極微量的變化。任何一種癌癥都有不同的組織和分化程度,同一種癌癥疾病的不同分化程度,將可能由不同的癌變基因控制,所以,對于消化道疾病患者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測,其中AFP、CA125、CA199、CA153等都是非常具有特異性和敏感性的標志物,這些抗原體和非特異性抗原體,在癌病過程中,其診斷的陽性率非常高高,提示有很高的敏感性。
根據學者文獻研究指出[3],CA199對胰腺癌陽性率有著很高的敏感性,可達到90%以上,CA199對于消化系統的腫瘤診斷也有著一定的意義。對于肝癌患者檢測中的AFP指標明顯升高,敏感度非常高,20%的原發性感染患者血清腫的AFP異常;但是,有研究指出[4],AFP異常并不能單獨作為判斷腫瘤的標志。而不同的癌癥在不同分化程度下,由不同的癌癥基因控制。目前,腫瘤診斷的臨床價值非常高,AFP、CEA、CA199等都是抗原指標,對于多種腫瘤都有著很高的陽性診斷率,作為聯合檢測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5]。本次研究中,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的腫瘤標志物水平均異常升高,肝癌、胃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疾病患者中,肝癌患者的AFP水平異常高于其他患者,研究表明,血清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檢測價值非常高,可用于預防消化系統腫瘤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