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席海龍 陳鳳敏 周建



摘 要:該文結合飼料原料價格和畜牧業生產行情,對安徽省飼料行業近5年的總產量和各地市地飼料產量以及飼料各品種的占比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全省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飼料行業;發展現狀;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 F326.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7-0067-03
安徽省是畜牧業大省,2018年全省飼料生產總產量達614.02萬t,工業總產值達205億元,全省肉蛋奶總產達610.8萬t。本研究對近年來安徽省飼料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以期為全省畜牧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安徽省飼料總產量
近年來,安徽省始終把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為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工作來抓,通過深入實施畜牧業升級計劃,使畜牧業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畜牧業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政策體系日臻完善,現代畜牧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飼料總產量持續增長,并維持在610萬t左右。分類別來看,配合飼料占飼料總量的93%左右,濃縮飼料產量呈增長的趨勢,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呈現波動的趨勢。
2 主要畜種飼料產量
2.1 近5年各畜種飼料產量運行特點 安徽是養禽大省,禽業是全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產業,在保障“菜籃子”產品供應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生豬產業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產業,豬肉供應事關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民生。安徽省飼料資源豐富,區位條件優越,交通運輸便捷,發展生豬產業潛力巨大。同時,安徽省水面資源利用效率高,水產供應能力強,但由于受到水產養殖的自身條件的限制,產業發展有所波動。2014年以來,明確安徽省將作為肉牛肉羊主產區和中原肉牛肉羊帶優勢區,肉牛肉羊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
由圖2和3可知,安徽省肉禽料產量最大,其次是豬料和蛋禽料。近5年來豬料和禽料產量呈上升的趨勢,水產飼料產量略有波動,產量變化不大。反芻動物飼料產量雖然不大,但表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這與安徽省的家禽、生豬、肉牛肉羊產業的發展定位相統一,能夠真實反咉出安徽畜牧業的發展趨勢。
3 安徽省各地市飼料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飼料年產量超過50萬t的地市有4個,分別為合肥市、滁州市、宣城市、亳州市,飼料總產量為304.80萬t,占全省總產量的49.6%。以上4個地市的區域優勢和養殖優勢明顯。宣城作為華東地區家禽養殖集散地,禽料產量尤為突出。
4 2018年不同畜種飼料產區分布情況
4.1 豬料產區分布 由圖3可知,全省豬料產量排在前5名的地市依次為合肥市、淮北市、滁州市、阜陽市、六安市,合計占全省豬飼料總產量的67%。安徽皖北地區養殖生豬是畜牧業的常規養殖品種,具有悠久的歷史。合肥地區占據省會城市的優勢,方便飼料原料和產品的生產、運輸,且省會城市獨居科技、人才等資源,飼料生產企業發展較快。淮北、滁州、阜陽、六安作為傳統的生豬養殖大市,地方品種資源豐富,尤其是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戶居多,飼料產品作為養殖場戶的配套,與養殖量呈現同步增長。
4.2 蛋禽料產區分布 由圖4可知,蛋禽料產量排在前5名的地市為依次宿州市、合肥市、宣城市、滁州市、蕪湖市,合計占全省蛋禽料總產量的57%。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靈璧縣、泗縣、蕭縣等地是傳統的蛋雞養殖基地,養殖品種以海蘭褐、草雞等居多,相應的蛋禽料也以宿州地區產量最大。
4.3 肉禽料產區分布 從圖5可知,肉禽料產量排在前5名的地市為宣城市、滁州市、合肥市、亳州市、宿州市,合計占全省肉禽料總產量的69%。宣城地區是安徽的家禽生產基地,擁有較為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質的種禽品種,主要有“皖江黃(麻)雞”、“皖南黃雞”、“皖南青腳雞”以及自主培育的“鳳達1號”蛋雞配套。家禽養殖企業均已走上規模化、科技化、專業化之路,贏得較大的經濟效益,解決了不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應。家禽生產企業之間形成合力,涉及生產、屠宰、加工、肉食食品等,市場效應好。
4.4 水產飼料產區分布 由圖6可知,水產料產量排在前5名的地市依次為池州市、合肥市、滁州市、馬鞍山市、阜陽市,合計占全省水產料總產量的74%。安徽歷來是全國重點淡水漁區之一,僅次于江蘇、湖北,居全國第3位。但到了20世紀60、7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安徽水產業發展緩慢,以致其在全省大農業結構比例中下降明顯,在全國的位次也一再后移。近年來,安徽水產業轉換觀念,提高認識,努力改善水域環境,充分發揮水產業優勢,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力度,發展迅猛,產量得以恢復,并逐年提高。
4.5 反芻動物飼料產區分布 由圖7可知,反芻動物飼料產量排在前5名的地市依次為亳州市、安慶市、淮北市、銅陵市、黃山市,合計占全省反芻料總產量的99%。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對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皖北和山區農村經濟發展、保障肉類市場供給、改善居民膳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等有著重要作用。安徽省強化政策扶持引導,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養殖專業大戶等多元化新型經營主體共同發展,實現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全國重要的肉牛肉羊養殖、加工、供應基地。
5 飼料原料采購價格情況 由圖9~10可知,主要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價格止跌回升[1]。農戶余糧進一步減少,隨著深加工企業需求增加,玉米供應格局明顯偏緊,加之臨儲玉米拍賣底價上調,提振玉米現貨價格;受中美貿易沖突再度升級影響,國內豆粕市場的劇烈波動,市場對豆粕后期信心不足,恐慌性采購刺激豆粕價格進一步上漲;豆粕價格上漲帶動棉粕、菜粕價格止跌回升,棉粕因棉籽青黃不接產量下降,價格上漲;菜粕因比價效應,受豆粕壓制走勢,價格上漲。外盤魚粉進口成本提高,倒逼國內進口魚粉提價,價格上漲。
6 結語
受養殖業行情和產業形勢變化的影響,飼料企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鏈布局。部分以商品飼料為主的企業加大向下游養殖業拓展;部分產能轉為生產自用飼料;部分企業面對養殖風險大、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逐步調整經營策略,實施產業轉型,發展新的業務板塊,個別企業飼料產量銳減50%以上;部分企業為優化產能布局,實現產品結構多樣化,擴大市場占有率,加快收購兼并步伐,不斷做大做強。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