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供電所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線損是其重要指標。在其管理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降低線損,減少線路無功負荷的輸送,實現無功負荷的平衡狀態。而在線損管理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線損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對線損管理造成嚴重影響。電力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能源,隨著城市供電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供電所的經營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而線損率作為衡量供電所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加強鎮級供電所線損管理可以為鎮級供電所經濟建設發展做出保障,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工作經驗,對鎮級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措施做出以下探討。
關鍵詞: 鎮級供電所;營銷過程;線損管理
前言:在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供電行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而線損率作為衡量供電所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對于鎮級供電所而言,若是想要更好地提升營銷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發展,做好線損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由于線損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系統的工程,因此有必要對鎮級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措施做出深入研究探討。
一、線損的涵義及分類
在電能輸送和分配過程中,電網中各個原件所產生的電能損失和功率消耗稱之為線路損失,并簡稱為“線損”。在鎮級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線損電量統計主要是通過供電量和銷電量的差值體現,而這個差值在總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又可稱之為線損率。從鎮級供電所營銷管理角度分析,線損可以分為理論線損和管理線損兩種類型。其中理論線損主要是指技術線損,是鎮級供電所電能輸送和配電過程中,因供電設備參數所產生的線路損耗,這種損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相關的技術措施,從而將技術線損降到最低。而管理線損則是指鎮級供電所電網實際運行過程中由其他原因造成線路損失。要降低管理線損的現象則主要從管理的角度上出發, 重視各方面管理,才能有效消除管理線損的問題。
二、線損的原因與影響因素
2.1電阻的影響
在配網系統中,電動機、導線以及變壓器等電器都有電阻,會影響著電流正常傳輸,若是傳輸電能中可以克服這些電阻,則必然會產生很大的損耗,最后造成線損,這種線損就是電氣設備電阻帶來的影響。
2.2磁場的影響
在改變電壓中,變電設備需要改變磁場,而在這個過程中一系列設備運作必然會有做功生熱現象出現,損耗了電能。
2.3其他影響
其一,竊電問題的影響。各大行業對于電能量有著高的需求,所以在平日生活生產中,用電成本日益加大,占有比例逐漸加大。因此造成很多不法商販企圖繞過電能表來進行接線,私自變更了之前的接線方式,造成電力的計量裝置難以對所用電能進行計量,這種非法竊電行為不但影響著電能系統的正常運作,而且還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損耗。
其二,缺乏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我國用電需求大,因此需要很多電線設備的鋪設,但缺乏合理的、有效的規劃布局,在電網維護也缺乏科學的管理,進而造成出現了很大的線路損耗。其三,配電網線路與設備有缺陷。很多電氣設備因為質量不過關,在逐漸增加用電量中會出現超負荷情況, 再加上缺乏合理規劃線路,最后造成逐漸加大了線路損耗。
三、影響線損的主要因素
(一)線損率與供電量關系因素
由于線損率與供電量及負荷電流關系十分密切。當供電線路的供電量非常少時,固定損耗遠遠高于可變損耗,線損率最高;但是當供電量增加到某一定值,固定損耗就等于可變損耗,線損率達到最小;隨著供電量的繼續增加,固定損耗開始小于可變損耗,線損率就隨著供電量的增加而增大了。當線路運行的固定損耗幾乎等于可變損耗,供電量達到這一特定的值,該線路的實際線損率相對較低。可見供電量值的大小決定線路的損耗程度。
(二)營銷管理帶來的損耗
主要表現為抄表核算的差錯損失、電能表輪換和效驗工作上的疏忽造成的損失、季節性臨時用電以及無表用電帶來的損失、“人情電”與“關系電”帶來的損失、用戶竊電與違章用電造成的損失等。
(三)配網管理因素
在線損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配網管理。隨著電網規模日益擴大,電力企業加大了配網設備的改造力度,增強了電力設備的技術水平,但是在配網管理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線損管理造成影響。首先在配電設備中,依然是人工作業; 其次由于過長的線路距離,并且有著較多的 T 接點,較大的電力半徑,使配網無法經濟高效運行。最后,一些配網在運行過程中,依然使用高能耗變壓器和電能計量裝置,并且線路存在著絕緣老化問題,使配網管理缺乏完善性和科學性, 對線損管理的工作造成影響。
四、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線損管理措施
(一)盡量采用三相供電
根據規程要求,配電變壓器出口處的負荷電流不平衡度不應大于 10%,低壓主干線及主要分支線的首端電流不平衡度不應大于 20%。負荷不平衡長期運行會對電力設備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因此在分配負荷時嚴格做到這一規定要求,定期進行三相負荷的測定和調整工作,使變壓器三相電流接近平衡,這是無需任何投資且十分有效的降損措施。
(二)規范用電管理,修補營銷管理上的漏洞
(1)完善抄核管理制度。必須做到嚴格例日抄表,嚴禁“估抄、漏抄、錯抄” 等現象發生;同時,應加強抄表核算工作質量,嚴格核算異常工單處理閉環,將核算異常數據充分應用到線損管理工作中,進一步提升線損管理工作水平。
(2)加強用電稽查管理。依法嚴厲打擊竊電、違章用電等違法行為,堅決杜絕“人情電”、“關系電”等腐敗行為,一直都是供電企業開展降損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3)規范電能計量裝置管理制度。嚴格開展計量裝置輪換和效驗工作,重點規范電能表和互感器的周期輪換工作, 及時淘汰落后產品;對電能計量裝置的故障輪換,應及時做好電量電費的退補,減少營銷管理上的漏洞。
(三)降低配變能耗
配電變壓器的電能損耗是主要問題,在加強線損管理, 降低線損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降低配電變壓器的電能損耗。首先要用低能耗的變壓器代替高能耗的變壓器。其次停用空載的變壓器,在減少線損的同時也節省了電力資源,促進了電力企業的經濟發展。
(四)定期核算管理
線損核算是線損管理的基礎工作,好的線損核算方法, 可以及時正確地反映出被核算區域內的綜合線損、純技術線損、運行狀況、用電動態、收支盈虧情況,同時還可以監察一些如用電比例是否失調,是否有竊電、漏電的現象,線路是否經濟運行等不正常的指標。
(五)合理安排檢修
制定科學有效的計劃檢修管理方案,降低臨時檢修率, 根據線路和主變壓器等設備的運行情況,尤其是過載情況, 同時要錯開系統高峰時期,保障檢修時段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減少重復用電,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加強線損管理,降低損耗。
(六)積極開展營銷信息“五統一”治理活動
對照全所 10kV 配電變壓器掛靠關系,對SG186 營銷系統數據進行逐一清理。通過扎實做好營銷系統客戶基礎信息清理工作,同時做好線損統計基礎資料的清理,切實做到客戶用電現場、營銷信息系統、客戶檔案、供用電合同及抄表卡信息的“五統一”。
小結:在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供電行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而線損率作為衡量供電所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做好線損管理是提升供電所營銷經濟收入的重要手段,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鎮級供電所邁進發展,強化鎮級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措施研究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閆春香.淺談關于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措施[J].電子界,2018,(04):92-93.
[2]姜婧.關于供電所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措施探討[J].低碳界,2017,(23):111-112.
[3]林道明. 海口供電局臺區線損競標精益化應用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