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玲,韓耀東
1.武漢中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73)
2.武漢中人瑞眾汽車零部件產業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73)
汽車是由眾多的零部件組合而成,其中底盤件是車輛的主要組成部件,而底盤上又包含眾多其它零部件,比如前、后橋兩大重要部件。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并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其中后橋是汽車底盤上的關鍵制件之一,它是連接車輪與車身的機構,對車身起支撐和減振的作用。主要是傳遞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并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后橋可以按多種形式來劃分,總體上主要分為兩大類,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獨立懸掛可以簡單理解為,左右兩個車輪間沒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一側車輪的懸掛部件全部都只與車身相連。而非獨立懸掛兩個車輪間不是相互獨立的,之間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從結構上看,獨立懸掛由于兩個車輪間沒有干涉,可以有更好的舒適性和操控性。而非獨立懸掛兩個車輪間有硬軸連接物,會發生相互干涉,但其結構簡單,有更好的剛性。扭力梁式懸掛相對于獨立式懸掛舒適性要差一些,但結構簡單可靠,也不占空間,而且維修費用也比獨立懸掛低,所以扭力梁懸掛多用在小型車和緊湊型車的后橋上。扭轉梁式懸掛的結構中,兩個車輪之間沒有硬軸直接相連,而是通過一根扭轉梁進行連接,扭轉梁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扭轉。但如果一個車輪遇到非平整路面時,之間的扭轉梁仍然會對另一側車輪產生一定的干涉,嚴格上說,扭轉梁式懸掛屬于半獨立式懸掛。圖1所示為某車型扭轉梁后橋的基本構成。

圖1 扭轉梁后橋構成
根據車型的不同,扭轉梁后橋的尺寸和形狀會有些差異,但基本形式和功能相同,在車輛運動中,總成制件有嚴格的強度和安全指標要求,為避免疲勞斷裂,沖壓件不允許出現沖壓凹接口,焊接部位焊縫質量要求非常高,制件的孔和面是裝配孔或裝配面,精度要求較高,其尺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車裝配和整車的質量性能。由此可見,后橋橫梁的質量、尺寸直接影響汽車后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沖壓工藝的設計,決定了該制件的生產經濟性、批量生產的質量穩定性以及生產效率的高效性。本文僅就后橋橫梁的沖壓工藝分析和模具結構方面,進行簡單介紹。
后橋橫梁如圖2所示,材料S500MC Q/BQB311-2009,料厚3.95±0.15mm,該制件材料強度較高,板料較厚,成形壁厚有嚴格要求,制件的型面、焊接邊線、孔位均有要求,必須滿足后續機器人總成焊接和總成尺寸要求。其中型面、焊接邊線要求穩定,確保機器人焊接時,焊縫不偏移,制件焊接變形穩定,沖壓毛刺≤0.2mm。

圖2 后橋總成及橫梁圖片
初步分析的工藝方案是:①沖孔落料完成毛坯落料;②翻邊成形;③整形;④修邊沖孔側沖孔;⑤沖孔側沖孔切槽;⑥修邊側修邊,具體工序圖如圖3所示。
(1)落料沖孔。將塊料用外形定位,沖出2個工藝孔和一個防反孔,用于后續工序的定位使用;兩側4處修邊,是為了解決制件法蘭面成形時兩個型面的交接過渡問題,事先修出過渡邊線;兩端的修邊,主要是解決制件成形后,角部正修邊和側修邊交刀困難的問題,預先修出一部分邊線,同時對塊料的兩端邊線進行修邊,保證邊線的一致性,后續有定位作用。
(2)翻邊成形。制件用孔和防反孔定位,翻邊成形為產品需要的形狀。
(3)整形。用工藝孔防反孔定位,將成形的工序件整形到制件需要的精度要求。
(4)修邊沖孔側沖孔。用工序件的U型和外形邊線定位,防反孔防反,沖出部分底面孔和部分側面孔,沖部分孔的原因是因為工序件的孔距太近,模具強度不夠,需要間隔孔位沖孔。
(5)沖孔側沖孔切槽。制件底面的圓孔和長圓孔定位,沖壓所有上工序未沖完的孔,同時一次性沖出4個半圓槽(總成焊接時,與高壓管配合的部分),一次沖壓完成,相對尺寸較好保證,制件一致性好,有利于后續的焊接過程。

圖3 沖壓工序圖
(6)修邊側修邊。由于在底盤件成形的過程中,材料的邊線存在不整齊,更主要的是成形過程中,邊線附件存在一定的成形內應力缺陷,所以,需要進行一次完整的修邊,將邊緣處隱藏的缺陷部分全部切除,確保底盤件的強度和安全性。
(1)首先按照初步工藝方案對制件的成形過程進行CAE模擬分析,具體結果如圖4所示。
從成形過程分析,制件的側壁及法蘭面有明顯的起皺現象,需要對成形模具的凹模型面進行更改,改善其成形時材料的變形趨勢。
(2)在凹模的入口處,對型面進行修改,使材料流向分布均勻,防止材料嚴重起皺,具體結構如圖5所示。
(3)模具型面修改后,再次CAE分析成形過程,具體結果如圖6所示。
從分析結果看,材料起皺明顯變小,而且變得平緩,沒有材料堆積的情況產生,通過整形可以消除皺紋。
(4)制件的回彈情況分析,具體結果如圖7所示。

圖4 CAE分析報告

圖5 凹模型面更改圖

圖6 改善后的CAE分析報告

圖7 成形回彈報告
從分析結果看,制件底部最大回彈量1.227mm,側壁最大回彈量2.760mm。此件一次成形到底的最大回彈不超過3mm,不需要側整模來整治回彈,下一步進行回彈補償和計算的工作。模具設計時,需要根據回彈量修正模具的型面尺寸,補償回彈量,另一方面,通過整形消除回彈并使局部圓角達到圖紙要求。
(5)材料厚度變化情況分析,具體結果如圖8所示。
從分析結果看,局部由于產品造型和工藝布置,局部翻邊多料有增厚趨勢,最大厚度4.3mm,最小料厚3.5mm,但整體不影響制件精度,外觀可接受。
(6)綜合CAE分析的結果,初步制定的成形工藝方案是可行的,后續制件的沖孔修邊,對制件的成形幾乎沒有影響,而且沖孔修邊的尺寸比較穩定,能夠滿足制件技術要求。

圖8 成形時材料的厚度變化報告
模具結構圖如圖9所示,本制件的生產由6副模具組成。

圖9 模具結構圖
(1)沖孔落料模。僅對局部進行修邊,不需要對全部邊線落料,沖裁力小,節約原材料,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模具結構簡單。
(2)翻邊成形模。相當于簡單的U型壓彎模結構,孔定位,有防反裝置,氮氣缸頂料,避免了氣墊壓力不穩定的問題,制件質量更穩定。采用壓彎成形工藝,與拉伸工藝相比,工藝路線簡單,材料利用率高,模具需要TD處理。
(3)整形模。對成形不到位的型面進行整形,消除回彈和起皺現象,并校正圓角部分的尺寸,上模采用氮氣缸頂料,模具需要TD處理。
(4)修邊沖孔側沖孔模。主要是沖出底面上的大部分孔(包括定位孔)和兩端的圓弧邊線以及側面的部分孔,側沖孔要求兩側的力量對稱(兩側沖孔數量相等),避免模具受力不均而啃刃口。
(5)沖孔側沖孔切槽模。主要是沖出底面上的剩余的孔和側面剩余的孔,側沖孔要求兩側的力量對稱(兩側沖孔數量相等),同時還要側切槽(與高壓管配合焊接的4個半圓槽),沖槽凸模需要克服反側力,避免模具受力不均而啃刃口。
(6)修邊側修邊模。主要是將兩側的成形邊線進行一次修邊(正修邊);將兩側的U型側面進行局部側修邊(橫梁兩端的側面,共4處),修邊凸模需要克服反側力。
整副模具設計的要點:模具結構緊湊,材料利用率高,工序合理分解,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模具的定位、防反措施以及沖壓反側力考慮周到,表面TD處理,模具工作部分大多采用鑲塊結構,節約了模具的制造成本,易于維護和更換,對厚板料、高強度板的沖壓非常有利,生產的制件穩定性好,整個生產過程順暢、穩定。
該副模具經過調試,最終確定了毛坯尺寸,整個調試過程比較順利,而且與計算分析的結果基本一致。最終滿足產品要求,而且整個后橋總成疲勞強度合格,具體沖壓件實物如圖10所示。經過一定批量的生產驗證,模具工作過程穩定,制件尺寸準確,壁厚較均勻,外觀質量好,該模具目前已經投入批量生產。通過本制件的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解決了厚板料、高強度板底盤件的生產問題,為類似制件的開發提供了借鑒。

圖10 最終成形件實物
沖壓工藝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制件的成形性、成形質量及調試周期等,模具結構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模具制造、維護成本以及生產過程的可靠性和便利性。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模擬技術能為厚板料、高強度板底盤件成形模具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本文通過底盤件成形工藝的計算分析、模具設計的詳細描述,對底盤件成形模具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