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琪

EMBA即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旨在培養具有高度政治素養、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中、高層管理者。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大部分EMBA項目在管理學科、知識、工具上,已經形成成熟的課程體系,甚至在如今的科技推動之下,大部分EMBA項目開始進行多學科的融合,加之對企業家思想、素質的鍛造,對于凈化中國企業家群體環境、提升和推動企業群體的健康力量起到了積極作用和價值。中國EMBA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彼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國內大學中第一個創辦了EMBA項目,3年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暨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2所高等院校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各院校開始陸續招生。因此,2002年是中國EMBA教育的元年。
在高等教育管理領域深耕二十余年的楊曉燕,已是中國最杰出的高等教育管理專家,這些年來,她見證了中國EMBA教育的起步、發展、轉型再發展,是中國EMBA教育最早的參與者與推動者。2000年,楊曉燕就已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是北大光華EMBA項目最早的參與者之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簡稱:北大光華)是北京大學的管理學院(商學院),北大光華在國家正式批復EMBA教育的前三年就開始創辦,成為第一家開設EMBA課程的公立大學,也是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通過AACSB和EQUIS兩項國際認證,是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GMAC)會員、國際管理學院聯盟(PIM)會員、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AACSB)會員。其本科、學術型研究生、金融碩士、MBA、EMBA、MPAcc、高層管理教育(ExEd)、DBA等課程已獲得國際權威認證,在國內外擁有廣泛影響力。EMBA項目創辦之初,楊曉燕作為創始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全面負責項目運營管理相關工作,她與團隊一起做了諸多創新性嘗試,突破傳統課程所固有的束縛和局限性,不斷尋求國家認可,最終提出了一套完備的EMBA教育模式,成為國家最終批復課程大綱的重要模式框架,促進了中國EMBA教育規模的迅速成型。
2004年,楊曉燕取得了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并受聘為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負責商學院品牌宣傳和招生相關工作,大大提升了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在中國大陸的品牌知名度,擴大了其生源市場,開拓了香港大學在國內招生本科生的先例,其中2007年北京高考文理科狀元都放棄北大錄取加入香港科大商學院,一時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和震動。
2009年楊曉燕重返北大工作,多年的學術深造和專業實踐使其系統全面地掌握了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相關理論,具備了良好的社會經濟調查和組織協調能力。她深諳綜合及部門經濟管理之道,積累了大量的企業運營營銷經驗,聚焦中國EMBA教育,憑借著強大的協調管理能力和品牌運營能力,不斷探索和創新EMBA項目的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競爭愈加激烈的EMBA市場破解了一道道難題,引領著中國EMBA高等教育領域的進步和發展。
2013年,楊曉燕應邀赴長江商學院就職,先后擔任EMBA中心主任、校友事務部主任和助理院長等職務,開始了其在高等教育管理領域的新征程。長江商學院是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并獲得國家正式批準,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為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成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工商管理碩士授予單位”,成立以來一直以“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人文關懷與社會擔當以及創新精神的商業領袖”為己任,致力于通過新視野、新思維、新格局、新境界和新價值取向,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學院,并積極推動與引領新商業文明。任職之初楊曉燕就在EMBA教育制度搭建與實施、管理與運營以及生源保障與維護等方面被寄予厚望。她第一時間更新了科學有效的EMBA課程結構,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課程要求規范運作,為長江商學院EMBA教育項目的后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制定了符合長江商學院現狀的多層次管理制度,在生源不穩定、課程內容不穩定、教學效果不穩定的行業狀況下,通過創新性制度設計使長江商學院的EMBA項目從弱到強,成為了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項目,促進了學院健康可持續的高速發展;此外,楊曉燕還為學院實施了多元化的發展項目,她參與成立了長江教育基金會并指導管理,推動長江商學院和長江校友共同發起助力創業創新者加速成長與成功的創業生態圈,開放聯結遍布全球的長江精英校友網絡,深度聚合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領域的顛覆力量,為引領卓越創業創新者成長為兼具全球視野、社會擔當、創新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翹楚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楊曉燕的辛勤努力下,長江商學院不斷突破發展目標,為高層管理人員提供了系統的管理教育,為中國企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工商帥才,也為中國高等教育管理實踐提供了有益范本。
《讀與寫》——中國教育領域中頗具影響力的優質期刊自創辦以來就見證著中國教育市場的發展。它有獨具特色的案例研究,有深刻敏銳的宏觀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高學術水平科研論文發表的平臺。楊曉燕就是《讀與寫》專業內容的“把關者”之一。多年來,她為《讀與寫》審核了諸多學術稿件,大大提升了《讀與寫》的內容質量,使其憑借優質內容贏得了業界的普遍贊譽。同時,作為教育研究雜志《南北橋》的審稿人,楊曉燕也將自身思想與觀點注入其中,助力《南北橋》服務學術研究,角逐教育市場。
如今,海外商學項目與國內EMBA項目形成激烈競爭、招生情況愈加嚴峻、課程轉型迫在眉睫,在這樣的形勢下,楊曉燕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推動著高等教育管理領域經營思維與方式的進步,在高等教育市場的變幻與沉浮中不斷發揮精英骨干作用,引領著長江商學院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