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雯
摘 要:教育改革是目前高職教育面臨的一個全新目標,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體驗,已經成為了廣大教師的一個共同目標。對于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活動來說,實現參與式教學,具有多方面的積極價值,這一點經濟法課程教師需要形成清楚認識,然后通過合理的策略,實現參與式教學。對此,本文首先論述了參與式教學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教學建議,希望能夠為經濟法課程教學起到有效的推動。
關鍵詞:高職;課程改革;經濟法;參與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D912.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9)23-0294-01
經濟法課程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在課程改革的宏觀視角下,對經濟法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通過參與式教學,來重構經濟法課堂,是課程改革背景下經濟法教學實現創新的有效手段。所以,對參與式教學進行研究,對于推動高職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
所謂的參與式教學,其指的就是引導學生參與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當前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明確要求。尤其是在2018全國教育大會的背景下,教學活動要堅決杜絕唯分數的現象,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參與式教學,就符合了當前的課程改革形勢,值得深入運用。參與式教學具有顯著的特點:第一是學生的主體性明確,這和以往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截然不同,學生的主體性明確,這就讓教學活動能夠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第二,學生能夠實現情感投入,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由于地位被動,因此學習投入的情感不足,積極性不高。通過參與式教學,讓學生更大程度參與,投入自身的情感,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正面的積極體驗和反饋。第三,可以強化交流互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可以在參與式教學模式下實現彼此的交流互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但并非一種固定的方法,也就是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學生的教學參與。
(一)構建情境展開經濟法教學
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要實現學生的參與,那么可以通過情境構建這種方法來進行教學。所謂的情境構建,就是結合具體的知識點,構建一個虛擬情境,引導學生融入到這個情境之中來體驗感受,實現教學參與。比如,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有關經濟法的實際案例,將其轉化為一個虛擬的情境,在課堂上通過口述或者是多媒體,將這個情境導入課堂之中。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沉浸到這個虛擬情境之中,體驗情境中的經濟法案例,已經所包含的具體知識。在這個情境中,還可以讓學生彼此交互,甚至教師也可以融入情境,從合理的角度代入情境,和學生一起交流互動,針對經濟法相關知識展開探討,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感。
(二)基于游戲實施經濟法教學
除了情境構建這種教學方法之外,要實現參與式教學,還可以通過教學游戲來實現。具體來講,就是在經濟法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具體的教學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參與經濟法的課程教學。對于高職學生來講,對于游戲普遍還是充滿興趣的,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喜愛的游戲或者是游戲人物來創設經濟法教學游戲。比如,現如今很多學生對于“絕地求生”、“英雄聯盟”等游戲非常感興趣,在經濟法教學中,就可以通過這些游戲中的人物角色,基于某個游戲情境,構建一個課堂游戲,將經濟法的相關知識融入進來。然后,就讓學生代入其中的具體角色,根據設計好的游戲情境,在課堂上展開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對相關的經濟法知識進行學習體驗。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也就強化了學生的課堂參與,能夠加深學生對經濟法知識的理解掌握。
(三)通過實踐活動進行教學
要讓經濟法課程教學落實參與式教學,那么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這個渠道達到具體的教學目的。具體來講,就是要在經濟法課堂上設計對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參與學習。比如,可以設計辯論活動,在課堂上引入一個與經濟法相關的實際案例,從中提煉具體的觀點,讓學生圍繞這個觀點展開辯論,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此外,也可以設計其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在活動中學習經濟法的相關知識。
對于高職經濟法教學來講,需要著眼于課程改革的新形勢,基于參與式教學的理念,通過情境構建、教學游戲以及實踐活動等不同的方法,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創新,讓經濟法課程教學可以順應時代變化,取得全新的發展。
[1]劉欽.實踐情境教學模式下的高職課程改革初探——以“經濟法基礎”課程為例[J].科教導刊,2018(8):105-106.
[2]覃翠愛.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47(11):118-119.
[3]陳林.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