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盛勇 萬丹玲 劉念 劉浩 秦成 劉偉
摘? 要:自動監測是當前地表水水質監測的主要手段,在實時監測發布水環境質量信息和污染預警預報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做好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管理工作,是環境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基本要求,是及時準確發布水質自動監測數據的重要保障,從而為客觀評價水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水質自動監測;質量保證;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X832?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7-0187-02
Abstract: Automatic monitoring is the main mean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publishing of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pollution early warning and predic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representativeness, accuracy, precision, compar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timely and accurate release of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monitoring data. Thus, i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objectively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refl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quality assurance; quality control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是生態環境監測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準確測取數據、科學解析數據、綜合利用數據,是生態環境監測的內容,而質量保證和控制則是使監測數據具有準確性、代表性、可行性、精密性和完整性的主要保證[1-3]。發展、完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控制措施,是生態環境監測走向現代化、標準化和科學化的具體要求。
1 水質自動監測發展趨勢
水質自動監測技術發展迅速,并且向多因子和有機污染物、生物毒性監測等方面發展[4,5]。就監測手段而言,生態環境監測的發展主要是利用現代IT技術和先進儀器儀表,進行自動化和現代化的監測。目前先進國家的自動化監控程度非常高,基本上做到自動采樣、自動分析、自動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傳輸,同時將一些新技術用于環境監測,如應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3S技術,實施實時監控和數據傳輸,并用計算機進行一系列的聲、像、圖、文等多媒體方式演示等[6,7]。
多年以來,我國水質監測工作以屬地開展手工監測為主,很多基層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常年在一線奔波勞累,人力物力成本高,自動化監測能力和預警水平十分有限。對此,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等十六字方針,要求提高重要水體、水源地、源頭區、水源涵養區等水質監測能力與預報預警工作水平。全面整合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以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環境監測體系,大大減輕地方的勞動強度和經費負擔。通過連續自動監測、數據實時共享和發布,為開展水質預警奠定基礎,為及時防范水環境風險,有效應對水污染事故提供科學支撐。
2 水質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現狀
質量保證是指開展一系列有計劃、有系統的行為,以滿足規定的監測數據質量要求,是整個監測過程全面質量管理,保證數據有效性程序的總體。質量保證是一套質量管理的體系文件。質量控制則是為充分表達質量要求而采取的作業活動,是科學管理的有效方法,是獲得準確數據的重要環節,也是用于環境監測過程的各種控制方法,以保證監測質量而執行的具體操作。質量控制包括內部質量控制和外部質量控制。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就開始推動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形成了相應的規范。發展到近年來,隨著技術水平和監測實力的快速進步,特別是IT技術廣泛應用,現代化的監測技術手段給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8,9]。水環境質量監測作為先期開展自動監測的要素環節,其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十分需要提高和完善。
環境監測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是真實、準確反映環境狀況的重要依據,是環境保護科學管理與決策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先后出臺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3 水質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內容
從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視角出發,為了使數據能夠更加準確反映水環境現狀,預測水質污染發展趨勢,就要求監測數據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準確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從具體的質量管理要求來看,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分別包括一定的條件和措施。
3.1 質量保證基本要求
3.1.1 前期性保證
前期性質量保證是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始,也是在水質監測之前就應實施的質量保證。它包括對監測技術人員素質、實驗環境與設備、檢測分析方法以及方法的確認、各種化學試劑、標準樣品和檢測樣品的前處理等等準備工作。前期性保證也是一種預防性控制方法。
3.1.2 對監測人員素質的質量保證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一個有機整體,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最容易受到監測人員的素質的影響。技術人員水平高低可能直接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目前,現代化儀器設備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人員的技術判斷和經驗技巧等方面,仍然十分重要,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監測人員在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持證上崗后,還特別需要在誤差理論、計量知識等方面具備一定程度的認識,并積累相當多的工作經驗,以保證監測過程的有效性。
3.1.3 對實驗所涉及設施和環境條件的質量保證
設施和環境條件是為保證監測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而建設的相應硬件設施。具備了合適的儀器和設備,使用是否合理也能決定實驗的成功與否,所以需要對儀器設備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才能有效地保證設備的準確度。儀器的工作環境也十分重要,大多數精密儀器設備對室溫、濕度等環境條件有嚴格的要求,實驗室通常采取配備空調、通風櫥等設備設施進行保證。
3.1.4 對標準物質和化學試劑的質量保證
實驗室必須配備專人負責標準物質和化學試劑的保管,并做好入庫出庫登記手續,以確保試劑物品的有效和安全。在監測分析開始之前,一定要檢查所用試劑藥品是否在有效期內,避免造成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上的浪費。
3.2 質量控制主要措施
為保證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將質量控制體系中的空白樣測試、平行樣品測試、標樣核查測試以及加標回收測試等各種手段,充分運用到自動監測質控監管系統中,增加完善相應的功能單元,建立完整的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體系。
3.2.1 質控樣溶液和周核查溶液在線測定
對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單項或多項參數進行質控樣品在線核查,主要是通過現場或網絡遠程操作,設定質控單元采取質控樣、周核查樣供儀器進行質控和周核查分析,根據質控分析結果、周核查分析結果與相對誤差要求,判定儀器是否正常。
3.2.2 平行樣品的在線核查
通過現場操作或者網絡遠程對水站進行單項或者多項參數空樣核查時,質控單元可根據操作指令啟動相應程序,控制儀器對樣品杯中剩余的水樣進行二次測試,同時根據分析結果、誤差規定進行評價,進而生成質控報表。
3.2.3 超標樣品的核查
水站管理方根據簽訂的年度地表水水質責任目標任務限值,設定各水站儀器系統自動監測最高限值,當數據濃度超過設定最高限值時,系統指令啟動留樣工作,同時根據預先設定的超標倍數范圍,有選擇性地進行質控測試、平行樣測試、標準樣品核查測試,對超標數據進行判定、確認和有效性標識,必要時自動發送水質預警信息。若判定不合格,對監測數據進行無效性標識。
4 結束語
環境監測是保護環境的基礎工作,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環境監測數據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為了加強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的管理,確保水站長期穩定運行,及時準確地發布水質自動監測數據,發揮水站的實時監控和預警監視作用,應按照統一領導、明確職責、密切配合的原則做好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梁郁基.我國水質自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4):93-94.
[2]趙利娜,楊波.淺談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質量控制體系[J].上海水務,2015,31(03):50-53.
[3]張曉燕,鐘睿,戴肖云.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8(08):30-31.
[4]檀冀博.水質自動監測技術在水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4):78.
[5]劉偉,黃偉,余家燕,等.中國水質自動監測評述[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05):131-133.
[6]王玲玲,董韶妮.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環境與發展,2019,31(03):142+144.
[7]周湘婷,潘海婷,吳文暉,等.第三方運營模式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質量管理方法研究[J].綠色科技,2016(02):48-50.
[8]羅雄標.地表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及運行管理解析[J].化工管理,2019(11):48.
[9]黃曉容,王祥炳,李清芳,等.地表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及運行管理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6,41(09):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