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祥 陳鈺峙 胡焰迪 廖海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先后發生了多起因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而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眾所周知,遵守法律履行社會責任問題是兩面性的,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利潤,也能提高企業成本。目前,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與財務收益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出現了矛盾,既與國家的不同有關,也與分析的現有資料有關。在這種現象下,此篇文章研究第一財經2008年至2013年中評選的企業社會責任榜單中的優秀企業,采取事實驗證的方法,對財務績效受到企業社會責任影響的程度進行分析。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財務績效 ?聯系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路程及它的財務影響力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路程
在20世紀工業大發展后,全球經濟發展迅速,而企業社會責任(Corprate Social Responsiblity,簡稱CSR)這個理念也隨之出現。發達國家將企業的生產基地遷移到發展中國家,隨之出現了勞工雇傭的人權問題、因工業污染引發的環境問題、或人道關懷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引出了CSR。在這樣的背景下,應時而出了許多有關CSR的國際性或本土性非官方組織機構,并很積極的在發展中國家努力推廣CSR理念,預期結果是本土企業或跨國企業的經營理念中包含企業社會責任。
(二)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的影響力
如果企業參加了社會公益或者遵守社會責任,公司的效益會不會有所提高或者企業是不是適合投入,從始至終學者都有兩個不同的想法。歐美大部分國家都已經存在完整的CSR相關基金投資或數據庫,所以以前學者都是先研究國外的資料,分析社會責任對財務效益的影響程度。根據國外資料的分析,多持的觀點是正向影響,此次研究是在肯定正向影響觀點的基礎上,再查看了國內已有的相關研究,研究的主體是國內獲得相關社會責任嘉獎的企業,然后去檢驗社會責任對財務效益的影響程度。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構架
先前學者都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效益的聯系上,但是我國內并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的相關數據庫和投資基金,而且中國公司也很少被作為研究對象。所以,此篇文章的研究樣本就是近些年來獲得官方社會責任嘉獎的企業,分析國內企業的財務效益受CSR投入程度的影響。從2008年至2013年間,共頒發了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評選。是通過四個方面并參考了很多的優秀指標和評量方法才評選出了這個榜單。一是考察公司的治理情況,對董事會的獨立性和公司的透明性進行評價;二是考察企業的誠信度,包含對消費者的誠信、對員工的照顧程度以及創新研發的投入;三是考察社會參與程度,該企業是否有長時間的投入特定議題,并在其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四是考察環境的保護,調查企業是否在環境和節省能源方面有一定的方案。
(二)研究變量
無論是財務效益還是盈利表現上,投資人對公司在運營上最重視的指標中包含EPS;最能廣泛評估企業盈利情況的一項指標是ROE。
一些學者的觀點是資產報酬率ROA與ROE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且還能側面反應公司資產的應用;還有學者認為營收報酬率ROS應當選為評估企業盈利的指標。此次研究的負債比率建立在以風險管理的角度為基礎,來研究公司資本結構中借貸是否受企業社會責任的程度及兩者的聯系。所以,此次研究的因變量是以上變量,研究CSR投入程度對其影響。
對于本文,有三個假設:假設一:上榜公司的財務效益比對比的公司要高;假設二:CSR程度越高,公司財務效益會越好;假設三:同一個公司的CSR在不同的年度成績越進步,財務效益表現也會越好。
三、研究結論
在過去,國內學者多以訪談或問卷兩種形式進行研究。此文章研究的主體是國內的企業財務效益,它的CSR一定程度上以和訊網公布的資料為依據。此研究中唯一的缺點是,和訊網公布的企業社會榜單中沒有排序并且缺乏量化標準,單純的用該榜單來評價一個公司效益情況難以讓人信服。此次研究的研究主體是第一財經公布的企業社會責任榜單,參考第一財經公布的上榜公司,進行一對多的配對方式,一個公司對多個同產業平均的對照公司,來一次進行檢驗。最后所得到的結果符合預期假設并且支持研究假設,與Moskowitez與Pareket和Eibert等正面學者的看法極度相似。并且認為企業投入CRS,可以使企業與其他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更為密切。這樣的做法使企業的成本有所提高,但是因為利益相關者所得的利益大于他們所付出的成本,甚至會通過降低成本來提升企業的效益,此種做法也呼應了Cornell和Shapiro等人的“社會沖擊假設”的說法。
四、研究中的局限及對其的建議
因為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好處于成長時期,第一財經才頒發了六屆企業社會責任榜單,有許多的局限,包括國內大眾和投資者還不是很重視CRS,企業各界也并沒有為此付出太多的努力,對于發展良好,潛力可挖掘的產業,投資人對此的的評估也未將CSR列入參考范圍。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研究探討企業社會責任,也有更多的人去關注,相信終有一天CSR會成為企業努力的重要方向,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注。
在眾多的企業中,投資人在做選擇的過程中,如果參考了近些年了熱度居高不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議題或者行為,分析之后進行投資,經過一段長時間,應該就會達到獲利的結果。在風險管理的角度為基礎,并沒有真實的證據證明公司會因為CSR的程度高低而使融資比例發生變化。所以負債比率不會受公司CSR明顯的影響。一方面,在資產規模的角度看,規模越大的企業所呈現的負債程度會略低,雖然這個推論略缺失信服力 ,但是之后的研究希望在這個方向進行設計與探討。在另一個方面,公司的研發資金是財務報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可以把研發方面的效益作為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公司的治理、企業對外的承諾、誠信與公司透明度這四個方面對財務效益有非常大的影響。其他公益與保護環境這兩方面對公司并沒有大的影響,如果以投資者的角度考慮,這兩部分并不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陳可喜,張暢.研發支出、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8,(27).
[2]李茜,熊杰,黃晗.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J].管理學報,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