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富
【摘要】當前社會逐漸趨向于信息化發展,隨著我國綜合科技水平的普遍提高,已進入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大數據時代。為了促使相關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在檔案管理方面應加強措施,對有關數據應進行保密,從而保證信息不會隨意泄漏,保障了個人的信息安全。因此,在對檔案進行安全保密工作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防范意識,不斷思考信息化檔案管理的工作流程,為當前信息化社會提供保障,促進社會科技進步奠定基礎。
【關鍵詞】檔案管理 ?安全保密
一、如何加強檔案安全保密管理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不斷升級,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化系統,并被廣大群眾所依賴。但凡事都有利弊兩個方面,信息化手段可以工作帶來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如果管理系統出現問題,其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為了能夠促進信息化技術更好的發展,運用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檔案保密工作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前提。相對于傳統的檔案安全保密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在傳統檔案管理模式上進行改革與創新,保證在對信息進行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促進信息化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運用一定手段找出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檔案管理工作模式。
(一)遵循屬性,精細管理
社會保險服務中心作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門,管理的檔案主要是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及居民養老檔案,這些都是關系到單位和個人的切身利益的重要資料,所以檔案工作的主要職能就是尊重歷史、保持檔案的真實完整性,在確保檔案安全的前提下,為單位和個人提供有效、便捷的檔案應用服務。但在這一過程中,應提高警惕,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完整。另外,應針對不同的檔案信息進行規整、分類,采用分級管理的方式確保信息的安全。因三類檔案資料種類較多,管理起來程序較為復雜,應合理安排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將工作細分化,以此達到對檔案資料的精細管理,確保管理過程中每一環節都能順利開展。
(二)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在檔案管理的工作當中,為了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準確,除了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管理外,對檔案保管人員的要求也要相對嚴格。因檔案信息中涉及到的資料過多,如果因個人疏忽的原因導致相關信息泄漏或遺失,嚴重的情況下對單位和個人造成一定損失,從而影響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工作和我們政府部門的整體形象。因此,針對檔案安全保密環節,應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意識到這些資料的重要性,保證在工作環節中能認真對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
(三)完善制度,引進技術
為了確保檔案工作順利開展,確保信息的安全、可靠,除了要加強管理人員的保管意識,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外,應制定更加健全的安全保密制度體系,只有在相關制度的控制下,對檔案的保密性工作才能得到順利開展。另外,檔案部門應結合日常管理的工作需求與特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從而促進人性化發展,促使檔案保管工作更加有效運行。除了要制定相關檔案管理制度外,檔案部門應不斷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手段,利用現代化技術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體系,確保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從而提高檔案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改變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不斷尋求適應現代化發展的保管策略,促進檔案部門的全方位管理手段,確保檔案信息在合理的管理方式下能得到更好的儲藏。
二、信息化檔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相關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斷被人們所依賴。不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過程中,信息化技術已離不開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謹慎性的工作,為了更好確保其相關信息的安全,利用當下相關技術設備,將信息技術與檔案保管工作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安全、有效的管理。
(一)改進管理手段
檔案相關管理人員,不僅要對檔案資料進行保管,還要合理安排資料的采集、安放以及交接工作。在開發和使用信息化管理檔案時,要注意檔案信息變更的痕跡留存,經辦人員登錄系統、變更信息等操作都需要進行系統自動記錄,并將這些信息設定為不可修改,以規范工作人員的操作規范,從而確保在這些環節中對檔案信息的安全、保密性,防止資料泄漏產生帶來的影響。
(1)加強檔案資料的安全管理。在檔案部門中,面對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單位和個人,對此應當對使用檔案群體有明確的服務范圍。屬單位職工檔案的,可以由持相關介紹信的單位人員進行查詢應用,本人確需查詢的也應持單位出具的介紹信息,否則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檔案服務。對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居民養老等獨立檔案對象,可以提供本人身份證進行查詢。
同時,在對檔案進行保管時,應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有序監管,防止信息外泄,從而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首先,檔案部門應針對重要檔案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在制度的標準下執行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保管意識,使其認知到檔案信息的重要性;其次,在實施檔案管理工作時,應對其資料進行分類并設有專人進行保管,增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確保檔案的保密性;最后,對檔案資料應進行定期檢查,避免突發情況的發生,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加強檔案傳遞期間的安全管理。一般情況下,在檔案信息所處的位置不發生變動的前提下,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是較為平穩的,對檔案的管理工作也能持續、穩定的進行。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除了正常的檔案調轉工作外,還避免不了因有關聯單位或上級政工、組織部門抽調檔案使用的情況,如職工退休、干部考察、政治審查等工作,這時檔案就會出現外借,離開管理者“視線”的問題,針對這種現象,應盡量避免檔案脫離檔案室,除重要的檔案查閱確需調出使用外,一般的檔案應用建議在檔案室內完成,可以通過檔案部門出具材料證明的、可以在閱檔室實現查檔的就無需提取檔案,如職工退休、材料政審等。檔案資料畢竟不屬于個人產物,因此,即便要對檔案進行調出使用,也需要明確相關部門進行接管工作,確保檔案資料在轉移過程中的安全。
因此,管理人員應提高警惕,確保在檔案資料轉移過程中的安全,增強對檔案信息的安全保護意識,做好對檔案資料的保管工作,促進檔案管理整體工作的有效運行。
(二)創新技術手段
在當前檔案的管理工作中,不斷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借助計算機等信息工具,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不過,利用這一手段進行檔案管理也存在一定風險,除上述說的人為更改檔案信息內容需要系統進行留痕記錄外,還有計算機相關程序被病毒侵入,導致檔案資料丟失、泄漏的風險,將嚴重影響檔案保管工作的正常開展,這對檔案管理部門來說將是致命的損失。因此,在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同時,應不斷挖掘出更多方法,加強系統安全管理,做到經常備份,切實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
(1)不斷更新加密技術。為促使檔案信息能夠得到更好的安全保護,在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中,運用互聯網中的加密技術,有利于管理人員更好的開展工作,從而對相關數據進行控制與監管。另外,為了防止病毒入侵導致相關信息泄漏的情況發生生,運用加密技術將有關數據資料轉變成亂碼的形式進行保存。更有效提高了對資料的安全防護,有利于管理人員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在進行對檔案信息的管理工作過程中,應不斷探尋新的方法,在現代科技水平的基礎上,與人為控制管理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對其有關信息進行加密保存,確保檔案資料能夠得到妥善處理,從而增強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帶動檔案部門信息化發展。
(2)不斷加強防寫技術。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有關資料進行仿寫的功能也不斷加強。為了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在運用互聯網工具對其進行儲存時,可將工作人員權限分為應用權限、管理權限,在應用模式下,資料無法進行修改,只能對資料進行閱讀,沒有辦法進行保存或是改寫,需要修改內容的,需要有管理權限的部門負責人進行授權修改,以此加強對檔案資料的保密性管理工作。雖然,在軟件開發設計時可以設計為應用和管理兩種權限,但相對于我國而言這項技術仍有待加強,在原有的模式上運用更多手段進行創新,使其防寫功能更加強大,為檔案信息保管工作做出工作,從而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促進我國信息化發展水平。
三、小結
我國經濟仍在發展,對相關信息的保密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了保障國家利益不被侵犯,防止個人信息泄漏,應認真對待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在當下社會背景下,根據國家相關制度的要求,不斷完善檔案部門相關管理制度體系,增加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相關人員的保管意識,確保其安全保密性。另外,為了適應當今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求,采用將信息化技術與管理方式相結合的方法,不斷創新各種技術手段,利用計算機加密技術對檔案進行安全管理,與相關部門共同配合的前提下做好社會保險檔案保密工作,促進檔案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白楊.做好檔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的研究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8,(12).
[2]劉婧.淺談加強檔案保密工作的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7,(18).
[3]林曉娟.淺析保密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技術,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