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發展農村政治、經濟、文化、衛生、教育等多個領域就成為了新時期國家工作的重點,要想打造出產業健康發展、適合百姓居住的鄉村,不僅需要國家的大力扶持,同時也需要當地自身有拼勁和干勁,借助國家發展農村的大好政策,響應國家的號召,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力發展新型農業,使鄉風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實現多個領域的發展,進而吹響鄉村振興的號角。本文從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入手,分析如何在鄉村振興視域下建設美麗鄉村。
關鍵詞:鄉村振興;視野;美麗鄉村;建設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數量龐大,農村面積廣闊,黨和國家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國家治理的重點。在習近平主席為中心的領導下,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并且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的發展描繪了美好的愿景。2018年全國兩會提出了打造美麗鄉村的思想,指出要進行農村的機構改革,制定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這些治理理念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指引和推進作用。在習近平主席新時代特色思想的下,建設美麗的鄉村無疑對我國政治和經濟的整體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也必將讓農村進入到全新發展階段,面對重大的歷史發展機遇,要把建設美麗鄉村作為農村發展、國家復興和百年中國夢實現的重要戰略。
一、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
自從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如何去發展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會不會替代美麗鄉村建設,二者在農村發展中是怎樣的關系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不過可以明確的是,村振興戰略不會替代美麗鄉村建設,我國首先提出了美麗鄉村建設,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補充和升華,可以在基層建設中相互融合,進而促進我國農村的大發展。
首先,鄉村振興戰略將美麗鄉村建設進行了延續,是一脈相承的關系,可以在新時期下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早在2013年,習近平在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行動中首次闡述了“美麗鄉村”思想,之后由于農業部將這一思想總結并且推向全國,而鄉村振興戰略是在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下,致力于解決農村發展的瓶頸問題,心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期盼,進而努力構建出宏偉藍圖的偉大戰略部署。因此,基于發展農村的層面來講,二者出于同樣的目的。隨著國家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在新時期“三農”發展框架也得以基本建立。
其次,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階段性的戰略安排,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的關鍵環節。鄉村振興戰略要成為我國新時期開展“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總抓手,對制約農村發展的體制、政策進行相關的完善和必要的廢除,然后圍繞農村的發展確立新目標、提出新要求、設定詳細的步驟,把內涵和建設內容明確。具體待美麗鄉村的建設環節,在不同的建設階段根據遇到的不同問題要靈活處理,不可脫離實際、偏離方向,所以打造鄉村的“美麗”不會停歇,也沒有盡頭。
再次,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制定的發展戰略,而建設美麗鄉村是制定發展戰略的出發點,二者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體現出互補和相互促進的關系。國家緊密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陸續制定了具體政策和發展的有利舉措,可以發現這些政策起到充實美麗鄉村的建設的作用,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升級版本,也描繪了發展的美好藍圖。同時,二者都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為方向,借助農業科技讓農民生活質量更高,工作更有底氣,共同投入到農村的大發展中,將農村建設成安居樂業的家園。
第四,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建設美麗新農村分別是自上而下的動員和自下而上的探索,二者的結合是為了建設新農村,也和國家的戰略部署不謀而合。國家在發展農村各項事業的過程中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其中包括了對制度的改革和對政策的調整,讓農民享有更多的權利,進而通過行政手段解決基層問題和市場發展問題,只有解決這些瓶頸問題,才可以更好調動農村各方面因素,共同參與到農村建設中,進而打造出農村發展的大好環境。建設美麗鄉村關鍵在于對基層的創新創造,然后讓基層的群眾認可,再進行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的改造,進而讓社會形成共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
最后,要想建設美麗鄉村就要服從鄉村振興戰略安排,這是由于鄉村振興戰略是更加完善的理論和思想方針,所以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抓手。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大部署,到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鄉村振興已然成為本世紀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不論從發展農村還是社會大發展的角度講,都要立足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推進農業與工業、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動衛生、教育、保險等領域的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今后的鄉村發展也要把20字要求作為方針,譜寫農村發展的新篇章。
二、如何在鄉村振興視域下建設美麗鄉村
首先,從愿景建構的角度講,可以從產業美、村莊美、人文美和生活美四個方面闡述,具體說來:
農村的發展要實現產業美,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也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還要注意文化創意發展,農村需要實現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打造出創意化、精細化和體驗化的產業,加強農業和其它產業的結合發展。此外,產業的發展打造出品牌價值,不論是陜西省白水縣的蘋果、黑龍江省五常市的稻花香大米,還是山東省金鄉縣的大蒜,在發展本地特色產業和綠色農產品的同時,也要樹立品牌,讓產品有更多的附加值。
農村的發展要實現村莊美,我國鄉村地區不僅有豐富的物產,還有秀麗的自然景色,所以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要保護和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和景觀。同時,要切實做好生態治理工作。要把生態保護擺在優先位置,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此外,建設農村要科學管理,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要加強運營和管理,讓每一項政策的執行都做到透明公開,讓群眾參與到農村建設中,保護群眾的切身利益。
農村的發展要實現人文美,在我國農村地區有諸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傳統文化,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在建設鄉村經濟的同時保護和發展這些文化。同時,還要關注如何實現鄉風文明,要大力發展教育,宣傳健康的思想,凈化鄉村風氣,共同構建和諧的生活環境。此外,還要大力發展文化特色,鄉村需要形成濃郁的文化氛圍,讓群眾在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中提升體質、陶冶情操。
農村的發展要實現生活美,這是建設美麗鄉村的終極目標,也是為了讓農村的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可以通過大力推廣機械化農業種植、規模化禽畜養殖、管理土地、道路新建、革新村莊等方式,讓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使農村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更加平衡。
其次,從現景呈現的角度講,需要農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好工作,包括政府層面、設計層面、文化層面和生態層面,具體說來:
在政府層面需要繼續打好脫貧攻堅戰,縮減農村貧困人口,同時要在全國建設美麗鄉村,推出省級、縣級等各級試點,讓具有產業優勢和農業發展特色的強鄉、名村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作為普通村莊,更加需要得到政府的幫助,加強資金投入,加強產業發展,提供就業崗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設計層面要尊重農村經濟發展的差異性,突出發展的特色和重點,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在我國很多地區都存在千村一面現象,究其原因在于布局好設計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要把尊重差異性作為核心,比如體現出每棟建筑的個性,呈現出農產品的優勢,或者展示出每個村落的特點。
在文化層面上要突出文化自信,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經濟和生態建設,還要培育農村當地群眾的文化自信,當地政府要把文化建設作為檢驗建設美麗鄉村成效的重要指標。在今后的農村建設中要保護好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筑,切實做好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同時注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在生態層面上,農村的建設要少打擾生態,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生命共同體,大力進行退耕護岸林還草,保護好天然林、濕地、水生態環境,在農業發展中減少農藥使用,在禽畜養殖中減少添加劑和抗生素的使用,進而減少藥物殘留,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同時要保證村莊良好的發展環境,在規劃農村的過程中,要避免進行現代化建設造成農村資源的破壞。
最后,從遠景展望上講,建設美麗鄉村和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加強基層工作,重視環境保護、發展綠色產業、實現群眾增收,具體說來:奮斗在農村基層崗位和一線的工作者,自身要有奉獻精神和實干精神,始終心系群眾的利益,要讓群眾對廣大基層干部認可,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戰斗力。
要想重視和加強環境建設,需要群眾把整個鄉村群眾都當做自己的大家庭,讓群眾記住鄉愁,共同維護良好秩序,要建設綠水青山,也要實現村美人和。近年來,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都開展了菜園革命、能源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讓農村的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觀,也顯著提升了群眾的生活質量。
發展綠色產業也是推動鄉村生態振興的關鍵舉措,通過農家樂、綠色采摘等途徑讓很多地區依靠鄉村旅游成為新的增收點,讓綠色產業大有可為。同時,在綠色產業的帶動下,餐飲、交通等多個行業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在發展鄉村綠色產業的過程中,要堅持一村一特色,比如特色休閑農莊、特色鄉村酒店、特色民宿等。同時,要利用這個契機促進就業,并且為旅游志愿者、科技工作者提供駐村幫扶的機會。此外,要發展相關產業,堅持綠色、有機、健康的理念,始終把無害化生產和品牌經營作為營銷戰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這樣也為游客提供更多的選擇,刺激消費,實現當地經濟的發展。
實現群眾增收,首先要做到群眾的脫貧、避免返貧,當地政府要引領項目扶貧,讓貧困人口通過勞動換取回報。同時,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興建學校、完善醫療環境,建設農副產品商店、垃圾收集站、咨詢服務中心,通過這些舉措會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接待能力,進而擴大扶貧成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現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在于農村建設,農村有最廣泛群眾基礎,農村的發展潛力也是巨大的。隨著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展開,今后要以更明確的目標和有力的舉措推進農村產業升級、實現農民增收,讓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一起建設國家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崔勝男.鄉村振興視野下的美麗鄉村建設[J].奮斗,2018,580(24):26-27.
[2]高吉喜,孫勤芳,朱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譜寫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J].環境保護,2018,46(7):11-15.
[3]魏玉棟.鄉村振興戰略與美麗鄉村建設[J].中共黨史研究,2018(3):14-18.
[4]張佳麗,王塞鴻,段欣怡.鄉村振興視角下美麗鄉村建設研究——基于西南地區的美麗鄉村考察[J].鄉村科技,2019,205(01):69-71.
[5]彭建華,馮琳,何希德,等.鄉村振興視角下的美麗鄉村建設模式與啟示:基于京冀14個美麗鄉村的考察[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06):33-37.
[6]盧卉,蔡青秀.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美麗鄉村整治規劃——以廈門同安區竹壩管區美麗鄉村整治規劃為例[C]//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
[7]邢慧斌,席建超.旅游扶貧視角下特困區新型“美麗鄉村”建設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3(6):112-117.
[8]佚名.鄉村振興視野下建設鄉風文明的思考[J]. 法制博覽,2018(24):256.
作者簡介:
澹豐霞(1979.2-),女,河南商丘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鄉村旅游,旅游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