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佳
【摘要】沈陽市把發展養老服務業作為保障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和信息化的支撐作用,養老服務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目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為沈陽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養老服務 ?體系建設
一、沈陽市養老服務業現狀概述
沈陽市于2015年4月制定了《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該《意見》針對當地養老服務業發展實際情況,借鑒先進省、市成功經驗和做法,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土地規劃、投融資、財政補貼等方面對全市養老服務業政策進行了完善。按照《意見》相關要求,還制定出臺了《關于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的通知》《關于做好養老服務機構相關補貼的通知》《沈陽市社區(居家)養護服務機構基礎服務規范》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成為引導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依據。
沈陽市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納人《全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發展規劃(2013-2017年)》和《沈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并在《沈陽市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提出對省、市重點支持的養老服務業項目、養老產業園區項目給予補助或貼息。研究編制《養老設施布局規劃》,優先安排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積極推進利用空閑廠房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二、沈陽市養老服務體系相關問題
(一)養老服務業發展不均衡
城鄉分布不均衡。從養老機構城鄉分布上看,城鎮養老機構占比77.16%,農村養老機構僅僅占比22.84%;從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上看,城鎮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79.75 %,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僅為18.7%。與城鎮相比,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相對薄弱,服務項目相對單一,服務環境有待提升。
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發展不均衡。從床位人住率上看,全市公辦養老機構人住率達到100%,甚至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民辦養老機構人住率大多不足50%,這也反映出民辦養老機構的經營困境。
(二)社會力量參與程度不高
養老服務業前期投人大,回報周期長,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等相關制度不完善,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未被完全釋放。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設施和服務場所建設幾乎都是由各級政府建設完成。一些居家養老服務基礎性服務工作大都由政府工作人員從事,同時缺乏足夠的能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以及有實力的能夠發展壯大養老機構的民營企業。
(三)養老管理和服務人才匱乏
一是管理人才和專業護理人才短缺。目前,沈陽市民辦養老機構大多是投資者即為經營者,所有權和經營權尚未分離,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管理團隊尚未形成。二是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不高。康復技師、營養師、醫師、護士、社會工作者、高級護理人員等技能人才嚴重短缺。三是養老服務人員收人水平低、流動性大,護理操作人員缺口巨大。
三、完善沈陽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議
(一)政策鼓勵多方力量興辦養老機構
政府應深化混合所有制經營方式,通過承包、合資、委托運營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的加入,參與經營管理公立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促進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和集群化發展,努力建設一批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政府應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養老服務業準入制度,積極鼓勵民間資本興辦養老機構,形成多元化社會力量共同興辦養老機構的局面。通過稅費優惠、資金補貼等扶持政策,對于民辦養老機構政府更應給予財政支持。如通過床位補貼、就業補貼來進行財政幫扶;設立援助基金、創業貸款等提供民辦養老機構融資支持;提供免征營業稅收等優惠政策;減免養老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加大養老服務人員的素質建設
大力推動職業院校與醫藥院校的協作辦學,實施養老服務社會工作者的職業資格和績效考評制度,規范崗位職責,加強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培養機制建設,重視并提高養老服務隊伍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養。鼓勵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考試合格發給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加強與大專院校、衛生院校的聯合協作,對現有養老服務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服務意識、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認真實施專業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科學界定居家養老服務中職業社會工作者的崗位和職責,加強對社工專業人才的吸納與培養。同時,加強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創建多層次多形式的養老保障體系
積極完善養我市老服務體系建設,調動社會各方主體參與,形成由家庭、社區、養老機構、其他社會成員等組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建立養老呼叫中心,與社區機構相連接,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多層次服務保障體系,實現“政府公共服務到位、養老服務和產品充足、老年人生活幸福”的養老服務目標。同時,政府應盡快發展養老服務配套產業的發展,這是養老服務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政府要積極鼓勵企業開發、生產老年人需求的商品,進行嚴格監管。醫療保健對老年人異常重要,沈陽市專門服務老年人的治療照料機構、康復機構等機構很少,且條件較差,因此,政府應加快發展老年醫療保健產業,滿足老年人醫療保健需求。
(四)打造 “智慧沈陽”建設
目前沈陽市養老服務管理分散,政府、社會、服務機構、以及社區等各自為政,各部門都只提供各自的養老服務,養老服務信息互相封閉,缺乏規范統一的數據庫、養老服務信息化服務平臺尚未建立,沈陽市養老服務資源尚待有效的整合優化。打造“互聯網+社保”及“智慧沈陽”建設。打破各自為政、信息互相封閉的狀況,逐步轉向跨部門、跨領域的協同互動、信息整合和資源共享,構建跨部門共享長效發展機制;信息化建設要嚴格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劃”原則。建立一致的技術標準,數據錄入要采用統一規范,利用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建立統一的養老大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加大社保卡的發放力度,促進發卡地區、持卡人數的不斷增長,提高人們的現代化、信息化意識。
基金項目:課題編號:lnccybky201804,項目名稱:沈陽市社會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