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軼麗
摘要: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筆者認為,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我們需要讓學生在課后成為積極主動學習者。再有,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叛逆性,其實是因為他們的青春活力得不到釋放。我們如何才能讓初中英語成為學生愛好的學科呢?我們如何才能讓初中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生成內在的感悟呢?筆者認為就需要改變“復制式”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本文中筆者就對此就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實踐活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能夠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教學模式,我們的教學效果會更加理想。如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雖然有限,但是,我們要為學生留出合作交流的時間,為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如初中學生的好奇心極為豐富,但是,對于英語知識學習的好奇心卻并不很強,基于此,筆者建議,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時,我們要注意展現(xiàn)學科優(yōu)勢努力的吸引學生。在我們改變了關注點之后,在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成為了教師的合作者,教學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才能實現(xiàn)這種教育效果呢?筆者認為,我們還需要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融入實踐探究活動。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一、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1)促成了課程改革。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改革成為了各個領域的常態(tài)。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也是如此。在我們將實踐活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后,可以發(fā)現(xiàn),它首先實現(xiàn)的就是“促成了改革”。事實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現(xiàn)階段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倡導學生采用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jīng)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且當今外語教學研究領域的重點也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由“如何教”轉向了“如何學”,即充分重視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和促進者。
(2)增強了教學活力。如何才能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成為主動性的學習者呢?筆者認為就需要增加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活力。課堂學習被認為是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主要途徑。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用同樣的進度向學生傳授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巧,這不僅束縛了學生的個性,還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人本主義強調學習中人的因素和“學習者中心”理論,讓學生自由學習;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
二、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1)合理設置活動主題。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做到“井然有序”。那么,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建議,我們要給實踐活動一個優(yōu)化的活動主題。因為學生對于課題感興趣,因為學生可以參與課題的探究,因為學生感受到課題的推進,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如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綜合實踐活動時應做到既涵蓋初中英語課本中所囊括的單元話題,又貼近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社會生活,使學生能從那些真正有教育意義和有興趣的活動中獲取知識,從而獲得關于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lián)系。要避免單一的從學科知識體系出發(fā)進行活動設計,并且讓學生也參與到活動主題的設計中,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豐富課程學習資源。在有了課題之后,我們還需要關注學習資源的豐富。有了課題,學生就會擁有學習分享,能夠圍繞課題進行積極地建設,而有了學習資源作支持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活動變得“飽滿有形”。
(3)優(yōu)化評價體系。初中學生相比其他學段的學生更在意他人的評價。作為初中英語教育者,我們要注意借助學生的天性實施教學活動。用評價規(guī)劃學習的方向,給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提供動力。基于此,將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樹立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中心的多元評價觀。既重視終結性評價也重視形成性評價,不但要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實際運用能力和活動結果,還要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和活動中的點滴進步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表現(xiàn);既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要注重同伴間的互評,更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4)專家指導和學校支持。教師是教育活動中最活躍的教育元素。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讓初中英語教師先成長起來。事實上,將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初中英語教學是一線英語教師根據(jù)初中英語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所創(chuàng)設的。而理論水平不足是一線教師的短板,若課程專家能指導一線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思考,則將有助于提高一線英語教師的理論研究水平,探索理論研究與實踐互動的新機制,使得初中英語教學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此外,英語教師創(chuàng)設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學校應盡力為英語教師創(chuàng)造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有利條件,加大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投入力度。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時,我們要注意讓學生在其中發(fā)揮出主動性,讓英語知識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愛好。那么,如何才能實現(xiàn)這種教學目標呢?筆者認為,就要將實踐活動融入英語教學。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將更多的教育元素融入學生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盧莉.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驗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08).
[2]鄭紅蘋.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內涵、特點及實施[J].課程·教材·教法,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