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匯豐銀行希望通過這場活動,進入社區及老年群體之中,與《新天地》雜志社通力合作,為老年朋友提供金融教育相關的志愿服務,讓社區的老人們學習到了很多書本里沒有的財商知識,為老年朋友提供了切實的支持和幫助。
8月31日,由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發起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老年剪紙藝術交流會”成功舉辦,活動為期兩天。此次老年剪紙藝術交流會,旨在通過剪紙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豐富民眾生活,為祖國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活動現場集結了北京地區60多位資深老年剪紙藝術家,從千余幅各剪紙社提交的優秀作品中選出近二百幅精選剪紙作品,主題內容分為贊美祖國和中華民俗傳統紋樣兩大部分。
前來參與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光明日報十大編輯謝香,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社總編輯楊鳴旭,中國文化藝術協會理事、手工剪紙工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團花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張鳳琴,首都軍歌嘹亮合唱藝術團副團長張琪,首都軍歌嘹亮合唱藝術團獨唱演員海燕、劉建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高源,北京市通州區康養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起明,北京市匯豐銀行客戶主任田亦宣,好想你棗北京市大客戶經理楊雷,山東濟寧市非遺木刻傳承人劉志新,校場社區書記蘇礪。
萱草苑創始人王維昌,望京西園三區剪紙班代表王志華,喜花緣剪紙社社長周慧巖,西城廣外街道市民學校剪紙班負責人李秀敏,樂齡剪紙班班長胡明琪以及長橋皓月剪紙班班長李天麟等剪紙藝術社團代表與負責人參與本次活動。
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主題分享中,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總編輯楊鳴旭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70年,也是我們在座的各位藝術家前輩們共同見證的70年,更是中華兒女拼搏進取,勇于攀登的70年。“引領老人快樂生活”是《新天地》雜志的辦刊宗旨,這也是今天舉辦這場活動的初心所在,用民間傳統藝術形式,與大家同樂,祝福祖國。
中國文化藝術協會理事、手工剪紙工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團花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張鳳琴表示,中國剪紙藝術源遠流長,新時代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今天的展覽,以歌頌祖國輝煌成就為主題,通過剪紙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和歌頌,使剪紙這門古老的藝術與新時代的脈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剪紙人獻給國慶的一份厚禮。
作為活動贊助單位,北京市匯豐銀行客戶主任田亦宣表示了對藝術活動的大力支持與熱愛,并為來賓們介紹了相關業務。
望京西園三區剪紙班代表王志華與大家分享了剪紙班班長王國蕓的心得與體會,她說道:“這里不分男女老少,人人拿著一把小小的剪刀,精雕細刻地剪出精美的作品。剪刀之下繁花似錦,作品之中愛意濃濃。”
萱草苑創始人王維昌表示,剪紙社秉著傳承民間剪紙技藝、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宗旨,無償傳授剪紙技藝。2010年被評為“首都市民學習品牌”,曾多次受邀參加釣魚臺春晚、建設學習型城市國際會議、外交部駐華使節春節聯歡會等活動。希望更多的人喜愛剪紙這門技藝,并表示在2021年將進行紀念建黨100周年的剪紙藝術展覽。
在主題分享后,王維昌向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社贈送剪紙作品,以表感謝,光明日報十大編輯謝香、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社總編輯楊鳴旭接受作品。
在現場熱烈的氛圍下,此次活動開啟了“現場剪紙大賽”。眾多資深剪紙藝術家們在現場秀出自己的一雙巧手,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為我們展示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韻味與魅力。
與此同時,歌唱家首都軍歌嘹亮合唱藝術團獨唱演員海燕、劉建為現場精彩演唱《軍人本色》《中國脊梁》。70年歲月如歌,用歌聲祝福祖國,唱響新時代。
陜西書畫院院士、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建法為祝福祖國創作了兩幅畫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高源現場點評,并獻上書法作品《一剪開天地》。
隨著比賽結束,評委們為優秀獎、二等獎、一等獎的獲獎隊伍頒發精美獎品。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社總編輯楊鳴旭為參賽選手頒發“《新天地》剪紙達人證書”。
此次活動的驚喜環節,是由匯豐銀行提供的精美禮品。分別由首都軍歌嘹亮合唱藝術團副團長張琪、北京市匯豐銀行客戶主任田亦宣和光明日報十大編輯謝香抽取了幸運觀眾。(杜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