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摘 要:目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中央和省市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民營企業對我國的經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民營企業隨著逐漸壯大,日趨完善的內部組織機構正逐步形成,內部審計作為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一部分,影響著民營企業的經營情況,同時能改善企業內部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能使民營企業內部審計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目前仍存在的一些制度缺陷進行分析,直接影響到管理人員的決策和發展,需要加強重視力度。通過分析研究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對策,能夠從根本上真正的發揮其內部審計的作用。
關鍵詞: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對策
在我國對于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研究方面主要是關注于內部審計的發展以及現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所應采取的措施。我國有許多的文獻對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都進行了研究,由于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時間較短,存在著東西部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在企業規模和生產方式上還處于發展中階段,股權高度集中公司治理結構單一,內部審計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制度尚不完善,加之人才缺乏,企業管理上尚不夠健全,使得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存在嚴重的隱患。
一、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組織結構的內部設置不夠合理
民營企業在企業內部機構的設置并不是十分完善,特別是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缺乏,由于是家族企業,許多的重要領導者和決策者的位置都是由信得過的人或親戚擔任普遍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機構。隨著民營企業的不但完善,即使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作為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也認為內部審計工作一般具有兩項基本原則。其一,內部審計工作必須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其二,內部審計具有權威性,兩者缺一不可。在企業的管理中,需要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受最高領導的領導和指揮。當前,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較為混亂,有的審計部門接受管理者領導而與業務部門缺乏溝通;有的內部審計部門設置在財務部門存在不相容職務的未分離現象,沒有起到內部審計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業務側重財務審計并且不夠規范
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側重財務審計,沒有對其他生產環節,出入庫環節進行審計,沒有達到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民營企業審計范圍要擴展影響企業發民營企業的各個環節。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大多數是以事后審計為主的,缺乏事前和事中審計。另外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缺乏嚴謹性以及必要的行業規范,相應的企業自身也缺乏相關的工作準則,沒有規范的業務流程,導致內部審計工作不全面不規范;其次,內部審計流程和程序不規范,沒有正式文件通知進行內部審計,缺乏儀式感,本身是一個單位存在著包容現象,審計工作不夠扎實有效,甚至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因此不能保證審計結果的有效性和內部程序的規范性,更沒有達到權威的審計結果;最后,內部審計工作總重要的是通過審計為管理層在管理其企業時提供很好的管理思路,防范風險的發生,審計結果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
民營企業在人才建設方面有著很大的不足,所有者過多的考慮的是眼前的利益,而在管理理念等方面缺陷比較大。民營企業現在對于人員素質的需求都是只著眼于目前的發展情況,甚至是一人多崗,不具備專業的技術素養和學識,因此對公司未來的成長埋下了重大的人才隱患。特別是從事內部審計的人員,不僅僅是要了解內審的相關資料和方式,更重要的是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具備企業各個部門人員所需的專業知識,如果不熟悉具體的專業操作知識,則在內部審計時不能對企業的各項內容做出正確的評價和分析,也不能起到有效的審計監督作用。因此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理念和意識,將審計不僅僅只停留在賬面上,要更加深入到企業的內部,因此就更應該注重于參與審計的企業人員的素質等方面。審計人員大多數都是從財務部門選拔的,學歷一般較低,知識結構也比較單一,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不足,甚至連基本的計算機系統操作也無法全面處理,因此審計工作展開的難度比較大。同時,內部審計人員的溝通能力也有待加強,大多數人對自己工作重要新的認識還不足,使得審計工作開展難度比較大。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相對較低,其工作態度和積極性難以調動起來,因此也就使審計工作毫無生氣。
二、民營企業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強化組織分工
對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達到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控制的要求,依據各個企業的發展特點,進行梳理設置合理的內部審計的機構,并極力保障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審計的客觀公正性。民營企業規模比較大的,具備公司法要求的,可以實行董事會制度的企業管理模式,設置下屬的委員會,組織內部的審計章程,從而促進各項制度的公允性和合法性;對于規模比較小的民營企業,可以不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但是需要在管理組織的監督下,建立審計小組,對全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規范,從而促進審計工作的開展和各項工作計劃的執行。
(二)對企業進行全面的規范的內部審計
根據民營企業的不同特點設置適合的企業部門,對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要充分地保障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和審計的客觀公正性。機構的設立自然離不開專業的人才進行內部審計,因此也應具備這樣的人才,如果沒有就需要引進或者培養。內部審計的范圍要涵蓋的企業的重要方面,經營審計就是以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為主要的審計對象,評價其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效率,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決策和計劃方案;風險審計,指的是企業對未來經營活動的風險進行檢測和監督的方式,其核心的方法就是計算出各項經濟活動需要承擔的風險系數,從而使其降至最低;績效審計,審計部門需要試圖將管理的職權劃分給管理組織,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的成長和經營。
(三)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經濟論壇 ? ? ? ? ? ? ? ? ? ? ? ? ? ? ? ? ? ?論保險機構的破產 民營企業雇傭的專業審計人才不僅僅是要掌握各方面的審計知識,而且對企業的業務方面的、生產方面的都必須熟悉,流程的熟悉才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審計結果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內部審計人員要了解國家的政策,引進高水平的專業的人才,再就是對現有的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認真落實各項培訓工作的展開和執行。同時,聘請專業的審計人員進行講學和授課,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從而促進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總之,近幾年的高速發展,更是促進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需要企業管理層強化內部審計部門的組織分工,擴大審計范圍,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為民營企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致璁.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問題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
[2]黃淑敏.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
(作者單位: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