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生產力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上來,致使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呈現了一個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學校與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當下教育事業的發展潮流,尤其是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家長和學校強烈的要求對學前教育進行的改革,通過使用音樂教學法,來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學前的教學過程中使用音樂教學法,就需要學前教育教師除了要具有專業性的學前教育知識、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的精神外,還需要掌握包括音樂、舞蹈、鋼琴等在內的綜合性的素質能力,用這些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然而在這些綜合性的素質能力中最主要的還是考察教師的音樂素養,因為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從而促進幼兒的飛速發展。本文就四大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的應用進行深刻分析。
【關鍵詞】四大音樂教學法;學前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力水平快速提升,與之相符的學前教育也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使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在教育體系中,音樂教學極為重要,音樂教育可以增強幼兒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幼兒興趣的關鍵。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應該大力實施音樂教學法,從當前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出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教學方式,以此促進幼兒的發展。在此大背景之下,為了使當前教育適應現在的歷史潮流,幼兒老師就必須要找出適應潮流的方法,大力促進幼兒的進步。與此同時,學前教育的老師要具備專業的精神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還要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學前教師一定要具有彈琴、唱歌、跳舞、表演等內在的綜合音樂表演能力,老師用自身的素質對幼兒進行教學,從而促進當前教育的發展。
一、四大音樂教學方法的含義
四大音樂教學法主要是指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以及鈴木教學法。其一,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羅茲認為,人們的感情都是從音樂中獲得的,所有的感情都是通過人身體的動作來表現的,在人當中,包括有情感的與分析音樂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音樂中,鋼琴和長笛等音樂不是幼兒學習的起點,而是人體的活動體態。其二,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何達伊的教學法主要表現在唱歌和使用民間的傳統音樂。其三,奧爾夫教學法。主要表現在一切都從小孩子出發,通過小孩的親身體驗和實踐,主動去學習音樂。其四,鈴木教學法是一種母語音樂教學法,從幼兒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對音樂的熱情。
二、四大音樂教學法的方式
首先,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運動教學。是指跟著身體的自然規律,表達對音樂節奏感的真實反映,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用于年級較小的幼兒園和年齡比較小的小兒班。第二是聽音訓練。聽音練習主要表現在對一首歌曲進行訓練的練習與歌曲的教唱,從而培養幼兒的聽音和有助于歌曲的記憶,尤其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歌曲進行練習演唱和模仿,對小孩子進行音樂熏陶。第三是即興創作。就是幼兒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音樂樂器進行自由發揮。
其次,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主要體現在歌唱教學和結構配合教學與歌曲練習以及手語教學。歌唱教學主要表現在小孩子聽歌曲和學習歌曲為主,開始從小三度練習唱起,再以五音階段為主,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從二個小節到四個小節。結構配合教學是指在老師放歌曲的時候,自己跟著老師的節奏打手板的方式進行教學。
第三,奧爾夫教學法。主要體現以各種各樣的民謠作為基礎教學素材和注重幼兒的演唱和模仿。
第四,鈴木教學法是指一種母語的教學方式,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潛力,給孩子放一些音樂,創造一些音樂情景,刺激孩子對音樂的感染力。鈴木教學法主要是以拉小提琴為主,主要是訓練孩子的專心程度和培養孩子的敏感力,增加孩子對音樂的熱情。
三、在學前教育中應用四大音樂教學法
在當前教育活動中,以四大音樂教學中的奧爾夫教學法為例,說一下音樂教學法在教育中的應用。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核心思想
在四大音樂教學體系中,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種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奧爾夫對這個觀念進行了講述。什么是原本性,簡單來說,原本性就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原始的日常以及最開始的起點,是最開端的一種特點。那么,奧爾夫原本性的音樂又是什么?它不單單是一個獨立的音符與五線譜,而是由動作和舞蹈以及語言相聯系在一起的東西,它主要是強調學習者必須親身參加社會實踐,一去感受,一去創作,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音樂和舞蹈相結合產物,非常適合應用于幼兒教學,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利用四大音樂,把幼兒的創新思維激發出來
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是極為重要的。音樂課程與其他的專業課程相比有一種特殊性,音樂課程相對自由,很容易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喜歡。其他專業的學科在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方面都是通過對一些事物的了解和學習以及模仿之后,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創作。但是,在音樂課程中是通過自身對美的感受進行創作,是發現美并記錄美的一個過程。在音樂課程中,音樂所涉及到的題材是非常廣泛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例如像是一些音樂和舞蹈等,這些都是幼兒創新性思維的重要來源。因此,幼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幼兒創新性的思維能力,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學習理論知識又能夠很好地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性思維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學前創作音樂小作品的時候,音樂中的音符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因此,幼兒在創作音樂作品時需要將音符的變化更好地進行掌握,以此把幼兒的創新思維激發出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學。其二,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所以對音樂的掌控也不一樣。具體表現為,同一種聲音在不同幼兒的耳中是不一樣的,相應的創作方式手法也是不一樣的。在實際的學前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們的音樂作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幼兒針對這些作品進行討論,以此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使幼兒在學前教育中全面發展。
(三)在學前教育中的意義
在實際的學前課堂教學中,音樂的學習和掌握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孩子們心情好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音樂增添了樂趣,跟著音樂抒發自己愉快的心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音樂排解心中的不滿,通過聽音樂讓自己心情愉快,從而促使幼兒的快速發展。所以說,音樂對人們情緒的調節有著重要作用,使用音樂教學非常重要。對于學前班的孩子來說,小孩子往往都是非常喜歡音樂的,因為小孩子是好動的,在播放音樂的時候,就喜歡跟著歌曲唱唱跳跳,所以,幼兒教師就可以在學前課堂中使用音樂教學的方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實際的幼兒課堂中,幼兒老師可以將一些知識隱藏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的形式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鍛煉大腦,更好地開發幼兒的音樂能力和審美能力以及為幼兒以后的音樂發展做鋪墊,讓幼兒快速地成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中受到了很多家長的重視。音樂教學法是一種培養孩子和心理特征的教學法,通過使用音樂教學法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激發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中使用音樂教學法,可以與孩子很好地溝通,與孩子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28.
[2]王晗,李芬芬.四大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實踐研究-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3]白艷.修文、四大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幼兒教育與職業,2017(32):22-25.
[4]陶卓嘉,劉文玉.論四大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中的實踐性[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2):97-100.
[5]欒曉梅,李煜鑫.四大音樂教育體系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陳曉婷(1991-),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研究方向:音樂教學。